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Dpr2及Noda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Dpr2 mRNA、Nodal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Dpr2及 Nodal蛋白的表达。生存率统计采用 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比较采用 Log-Rank检验,预后分析采用 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 Dpr2 mRNA的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0.0015±0.008 vs.0.004±0.0004,P<0.000),Nodal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0091±0.0014 vs.0.0048±0.0014,P<0.000)。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而言,结直肠癌组织中Dpr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01),而Nodal蛋白表达则增加(P<0.001)。同时,结直肠癌中Dpr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无关,结直肠癌中Nodal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经生存分析及 Cox 风险模型显示,Dpr2及Nodal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Dpr2/Nodal通路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肿瘤形成及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共7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5例,中位年龄61岁.发病部位:胃41例(56.94%),小肠24例(33.33%),结直肠6例(8.33%),食管1例(1.39).主要临床表现依次有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CD34、SMA、DOC-1、S-100阳性率分别为98.61%(71/72)、70.83%(51/72)、34.72%(25/72)、100.00%(18/18)、5.56%(4/72).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姑息性手术,其余70例均完整切除.21例行伊马替尼治疗,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9%、79.54%、53.69%.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使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15~52岁;4例有胎便排出延迟病史,11例自幼儿期有间歇性便秘、腹胀史;14例钡剂灌肠可见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的典型表现,6例行肛门直肠测压均未引出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所有患者均经术中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4例行Soave术,4例行Swenson术,8例行Rehbein术,5例行改良Duhamel术。术后排便功能良好。结论慢性便秘史、钡剂灌肠和肛门直肠测压是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主要诊断依据,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肿瘤的生长需要新生血管的维持,肿瘤血管的生成需要血管内皮细胞的参与,包括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作为Ras/Raf/MEK/ERK途径是该网络信号的核心,本文就MAPK/ERK信号通路中各环节与肿瘤血管新生的联系做一综述,进一步研究其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做出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明确诊断39例(48.75%),误诊41例(51.2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54例行小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术,26例行姑息性手术或改道术;20例患者行术后化疗。结果1例患者术后因肠瘘、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无其他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84%(44/63)、41.27%(26/63)、22.22%(14/63)。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一旦确诊应尽可能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2.50、7.50、15.00μmol/L);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2.50、7.50、15.00μmol/L)分别处理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以DMEM‐F12培养基,加入0.10%二甲基亚砜(DMSO)的培养基分别作为对照,通过细胞划痕试验,定向迁移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来检测不同的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水平、垂直和定向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0.1%DMSO对内皮细胞的迁移无明显影响,其作用后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与DMEM‐F12单独作用无明显区别,说明小剂量DMSO作为LY294002、PD98059的溶剂不影响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功能;应用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PD98059处理后,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受抑制,且随着抑制剂浓度增高而增大;LY294002与PD98059组比较,前者迁移距离更小,细胞迁移数较后者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PI3K/AKT和MEK/ERK信号通路均能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水平、垂直和定向迁移,且与抑制剂浓度呈正相关;PI3K/AKT信号通路对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比MEK/ERK信号通路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Src蛋白在伊马替尼继发性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IST中除c-kit基因二次突变外伊马替尼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手术切除留存标本,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过程中出现继发性耐药,但因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接受二次手术的GIST患者19例,继发性耐药GIST二次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行kit基因常见突变位点检测,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Src及p-Src蛋白的表达,以20例术前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的GIST及25例未治疗直接手术GIST分别设为阳性及阴性对照,并分析其基因与蛋白差异.结果 耐药组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者17例,(其中4例同时合并外显子13突变,1例外显子17突变,2例外显子14突变,2例外显子18突变,此9例患者第一次手术标本均为单独的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外显子9突变2例.阳性对照组中c-kit基因原发突变者20例,其中17例外显子11,3例外显子9突变.阴性对照组中c-kit基因原发突变者25例,其中18例外显子11突变,7例外显子9突变.Western blot发现Sr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在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耐药组中分别为0.50±0.05、0.54±0.04及0.5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rc蛋白的表达在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耐药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23±0.02,0.31±0.01及0.61±0.02,耐药组中p-Src蛋白表达较阳性及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与此同时阳性对照组p-Src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rc蛋白表达的平均A值在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耐药组分别为0.45±0.03、0.71±0.02及0.73±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rc蛋白表达的平均A值在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耐药组分别为0.21±0.01、0.40+0.02及0.72±0.01,耐药组中p-Src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亚组分析显示无基因二次突变的患者Src蛋白和p-Src表达与二次突变组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区别.结论 Src蛋白磷酸化可能在c-kit基因二次突变以外的GIST耐药机制中发挥作用,p-Src蛋白检测能为GIST的继发性耐药提供新的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分正常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0.1%DMSO),实验组分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LY294002及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组PD98059(实验组设4个浓度梯度),比较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在不同抑制剂浓度(2.5、5、10、20μmol/L)作用下在Matrigel胶上管道形成的情况,6h后观察并取每个孔上、下、左、右、中5个区域中的图片,测其管道形成的总长度,每组均设3个复孔,数据以均数依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中正常组与DMSO组两者管道形成总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6±0.26)mm比(4.17±0.18)mm],而实验组管道形成总长度较对照组都有明显减少(P〈0.05)。其中LY294002浓度在2.5、5、10、20μmol/L管道形成的长度分别为(3.08±0.51)、(2.65±0.24)、(2.02±0.18)、(1.08±0.13)mm,而PD98059管道形成的长度分别为(3.39±0.18)、(2.98±0.12)、(2.53±0.18)、(1.88±0.12)mm,随着浓度的增加,管道形成长度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Y294002与PD98059相比,在相同浓度下,LY294002管道形成长度较PD98059减少(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及ERK/MEK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的管道形成,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升高,管道形成能力进一步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能力比ERK/MEK信号通路抑制剂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手术后显性肠瘘与隐性肠瘘的相关临床特征,探讨隐性肠瘘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肠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腹腔引流物的性状分为显性肠瘘组(n=50)、隐性肠瘘组(n=30),对比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原发病的手术部位、病人的合并疾病、病人的肠瘘相关临床症状、肠瘘后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治疗方式、病情转归、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探讨、分析隐性肠瘘独特的临床特征,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结果 隐性肠瘘组与显性肠瘘组在性别、年龄和原发病的手术部位、合并疾病以及肠瘘相关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淀粉酶、血胆红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心静脉压、尿比重、红细胞压积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性肠瘘与隐性肠瘘两组病人影像学检查及引流物中淀粉酶[(3 988.0±1 912.0) U/L与(105.2±49.3) U/L]、胆红素[(220.4±122.0)μmol/L与(69.1±40.3)μmol/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肠瘘组病人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3例出现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2例出现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病人均痊愈;隐性肠瘘组病人初期均保守治疗,其中4例在治疗过程中转化为显性肠瘘,二期行手术治疗,2例后期分别出现DIC、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病人均痊愈.隐性肠瘘病人的住院时间[(13±8)d]明显短于显性肠瘘病人[(27±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性肠瘘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分型与显性肠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可转化为显性肠瘘,具有独特的临床特性与转归,在临床上需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肠粘连形成过程中,测定分离粘着肠管之间的牵拉力,探讨不同大小的力牵拉肠管所致的肠壁病理学变化.方法 7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n=10)构建肠粘连模型,分别测定肠粘连形成后第1~7天分离肠管之间粘连的牵拉力,动态分析其变化.另取正常肠管分别加载不同的力于肠管两侧进行牵拉,检测不同的牵拉力所致肠管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术后第1~7d分离大鼠肠管间粘连的牵拉力分别为F1(58.672±13.286)g、F2(83.260±10.066)g、F3(103.280±16.389)g、F4(121.330±17.643)g、F5(145.180±17.454)g、F6(172.900±22.074)g、F7(191.900±20.838)g,(F=77.282,P<0.01),牵拉力与粘连形成时间呈线性正相关(r=0.9973,P<0.01).肠管间加载的牵拉力越大肠壁的病理学损伤越明显.结论 肠粘连形成过程中,分离肠管之间的粘着的牵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过大牵拉力强行分离可损伤肠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