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减少硬膜外吗啡镇痛术后尿潴留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减少硬膜外吗啡镇痛术后尿潴留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硬膜外注入吗啡手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针刺组选双侧阴陵泉、三阴交行连续电针刺激1h。对照组不作治疗。观察2组术后尿潴留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和结论:电针特定穴位能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术中并发颈部皮下气肿少见,我们连续发生2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 女性,24岁,因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伴感染,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引流及左肝管引流术。术前检查除右上腹明显压痛外,其他均正常。于胸8~9  相似文献   
3.
穴位电针对全麻下血浆胃动素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翟美玉  陈昆洲 《中国针灸》1999,19(6):371-372
穴位电针刺激及胃复安对围术期患者恶心呕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但穴位针刺对全麻患者围术期血浆胃动素(MTL)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上述方法在理论上探索其预防效果。1资料与方法择期手术病人48例,其中男3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3±113...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浅全麻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复合麻醉方法,现将我院应用于高龄病人的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该院研制的硬膜外双腔管施行连硬阻滞120例[制作及方法见中华麻醉学杂志1984 4(3):186],其中男30例,女90例;年龄4(1/2)~75岁;妇产科手术66例,普外科手术34例,泌尿科手术15例,骨科手术5例,计43种病种。麻醉效果满意者116例(96.7%),阻滞不全者4例(3.3%),无一例失败。硬膜外双腔管连硬阻滞适用于腹—盆腔手术、腹—盆腔—会阴手术、颈—胸壁手术和上肢手术。其优点:1、只需作一点硬膜外穿刺置管,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正> 我院1978年11月~1980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48例,现将麻醉等有关问题小结如下: 方法术前准备与用药:术前应了解病人心功能,对有心衰者应很好的控制,术前48小时停用洋地黄。长期低盐饮食,服用利尿剂者注意有无低钾。贫血病人给予适当纠正,有心律失常应积极控制,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Ⅳ级心功能病人术前使用能量合剂3—7日。麻醉前  相似文献   
7.
颅内压升高,是脑外科病例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麻醉处理的关键所在。我院于1974年将14例针刺麻醉和10例乙醚气管内麻醉对颅内压的影响进行观察和探讨。测压方法用表式脑测压表,通过脑室引流管或腰穿针连续或间断测压。病人入手术室后,休息20分钟,先测初压,然后针刺穴位,接针麻仪,或作气管内麻醉,为快速诱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预防椎管内吗啡术后镇痛尿潴留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注入吗啡术后镇痛常并发尿潴留,目前尚无确切的预防方法。本文采用穴位注射对其并发症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探讨。资料与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150例,男67例,女83例,年龄15~70岁,其中上腹部手术103例,下腹部手术47例。术前无循环、呼吸...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穴位电针刺激对全身麻醉病人围术期血浆胃动素(MTL)的变化,该文将48例全身麻醉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针刺组、Ⅱ组用药组、Ⅲ组对照组,每组16例。3组均于麻醉前穴位电针刺激或肌注胃复安后30min、术岸及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MTL值。结果:3组麻醉前血浆MTL值无统计学差异。针刺组在针刺30min和手术结束时血浆MTL值与麻醉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用药组、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明显的百分数差异而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