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用药时间、依从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AIS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静脉溶栓,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及1 h内溶栓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依从率,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率、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1 h内溶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观察组的mRS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介入溶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能够缩短AIS患者的溶栓时间,提高患者依从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草油联合TDP治疗仪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为正确实施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PICC术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使用紫草油联合TDP治疗仪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溶液持续湿敷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PICC术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使用紫草油联合TDP治疗仪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日曲应用针对老年人群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评价社区营养宣教对老年人膳食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社区83名(≥60岁)自愿参加者为研究对象,共有70名老年人完成了该次研究.宣教措施包括每2个月进行1次营养宣教,宣教内容主要为个体化合理饮食指导,同时配合版报宣传、小组讨论、个别营养访谈等.营养宣教前和宣教1年后分别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采用DBI评分评价膳食质量,并比较宣教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 70名老年人DBI总分(DBI-TS)、负端分(DBI-LBS)和膳食质量距(DBI-DQD)在营养宣教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奶类和豆类摄入水平充足者所占比例由宣教前的7.1%显著增加到宣教后的20.0%,盐摄入量适宜者由宣教前的22.9%显著增加到宣教后的51.5%,食物种类丰富者所占比例由营养宣教前的20.0%显著增加到宣教后的49.9%.DBI模式由以模式B(47.1%)和模式E(34.3%)为主转变为以模式B(34.3%)和模式A(32.9%)为主.结论 社区营养宣教可改善老年人的膳食质量.  相似文献   
4.
潘盼 《医学综述》2014,20(20):3773-3775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体包含NLRP3、细胞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质和caspase-1前体,可以通过激活胱天蛋白酶caspase-1,促进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引起炎性反应。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通过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等激活NLRP3炎症体,引起IL-1β、IL-18水平升高,诱发炎性反应。目前研究发现,减少对NLRP3炎症体激活的刺激,可以预防和减轻糖尿病并发症,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潘盼 《伤残医学杂志》2013,(11):437-438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相关性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自评表的方式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出,慢性乙肝患者的发生率为40%,而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60%,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密切联系,因此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护理的提供对慢性乙肝患者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过去半个世纪重症医学取得迅猛的发展, 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 然而与专业快速发展不匹配的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基础建设逐渐出现短板及ICU人文关怀发展滞后。然而, 随着医疗行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 应用5G和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智慧化ICU将逐步解决重症医学人力物力缺乏、报警准确性低、响应速度及能力不足等短板;同时通过加强人性化关怀着重改善患者就诊舒适性, 增加ICU人文关怀属性, 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水平。本文通过回顾ICU发展历史, 明确智慧ICU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智慧ICU建设后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后阐明了智慧ICU建设的3个组成部分:智慧化空间与环境管理、智慧化设备与物品管理、智慧化监护与诊疗。最终通过智慧ICU实现以人为本的诊疗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强化学习方法构建临床上可能用于指导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的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重症监护医学信息(MIMIC)Ⅲ数据库筛选11 913例脓毒症患者,按照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纳入26个建模特征,包括患者的24个状态特征(时间段区间、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指标及基本信息)、1个动作特征(液体出入量差值),以及1个结局特征(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结局)。使用SARSA模型学习训练集的数据规律,得到回报值与病死率的关系,以评价回报值设定是否合理。基于Q-learning深度学习模型(DQN)学习测试集状态与行为的关系,预测患者液体平衡情况,并比较强化学习的结果与患者实际结局,验证模型预测的液体治疗及实际治疗一致及不一致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根据动作特征类别分布,将液体出入量差值大小划分为5个区间(–3000~–239.40 ml、±239.39~±1.94 ml、±1.93~160.00 ml、160.01~363.59 ml、363.58~3000 ml)。采用SARSA模型计算训练集,结果显示回报越高,病死率越低。DQN模型显示,液体出入量差值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早死概率变化情况,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可能性。  方法   收集整理2015—2020年河南省36个国家级监测点的死亡数据资料,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 通过与“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目标(下降30%)比较,评价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  结果   2015—2020年河南省四类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87.67%升高到90.47%,呈上升趋势(APC=0.57%)。 总人群、男性、女性的四类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早死概率由2015年的17.98%下降到2020年的17.19%;男性(APC=?0.81%)、女性(APC=?1.45%)、城市(APC=?0.91%)、农村(APC=?0.90%)均呈下降趋势。 相同年份早死概率比较,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高于城市。 四类慢性病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最为明显(APC=?6.81%),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糖尿病呈上升趋势(APC=1.94%)。 根据平均下降速度预测,到2030年,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外,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以及分病种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均难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结论   2015—2020年河南省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但难以实现目标。 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工作,降低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为顺利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脓毒症微循环障碍是重要的病理过程之一,中心环节为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既可保卫机体,也可通过反馈效应及前炎症效应造成机体损害[1]。通过监测微循环的变化及早发现并及早干预脓毒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脓毒症与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及组织器官低灌注是脓毒症的血流动力学的特征,组织缺氧为脓毒症的病理生理特点。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主要用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评估,包括尿量、中心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国内外呼吸危重症领域在2022年度(2021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的临床进展。研究发现发病前虚弱体质和有创机械通气中呼吸困难主诉是危重症患者预后不利因素, 冷冻肺活检或可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 床旁微生物形态学快速诊断技术(M-ROSE)能够在床旁快速明确是否感染和感染致病原;电阻抗成像技术(EIT)、跨肺驱动压(DPL)、气道驱动压(DPaw)在动态评估、指导个体化呼吸支持和预后评价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巴瑞克替尼可能对合并有高炎症反应的重症感染患者具有积极的疗效, 而延迟应用抗菌素会明显增加重症感染发生率及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抗菌素应用时机和感染源控制至关重要;无创正压通气会降低拔管后高风险肥胖或超体重患者再插管风险和ICU病死率, 跨肺压滴定呼气末正压(PEEP)能对病情更为危重的ARDS患者(APACHE Ⅱ>27.5)带来获益,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能够进一步改善重症ARDS患者预后, 因此对危重症患者在动态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呼吸支持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