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TPF(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初治远处转移鼻咽癌的毒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初治的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TPF方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顺铂:75mg/m2,静滴或泵注,d1或d1-5;5-氟尿嘧啶:750mg/(m2·d),持续静滴,d1-5,21d/周期,共2-3周期。诱导化疗后评价有效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同期行顺铂单药增敏化疗(顺铂100mg/m2,静滴,d1-d2,21d/周期,共2周期)。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行辅助化疗,方案及方法同诱导化疗,共2周期。不良反应按CT-CAEv3.0评价分级,临床疗效参照2000年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价,有效率为CR+PR。结果:诱导化疗后鼻咽部有效率83.8%,颈部淋巴结有效率77.4%,远处转移靶病灶有效率33.3%。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后鼻咽部有效率92.3%,颈部淋巴结有效率100%,远处转移靶病灶有效率30.0%。诱导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毒性,III级以上粒细胞下降为22.6%,III级呕吐为3.0%。同期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最多见为89.3%,其中17.9%出现III-IV级反应。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顺铂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初治远处转移鼻咽癌安全、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尚需扩大病例数及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2.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1].该病可导致高转运骨病、钙磷代谢紊乱、转移性钙化、严重骨痛及皮肤瘙痒等症状的发生[2].研究发现,对于无肾移植意愿的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t-...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围绝经期女性睡眠状况与生存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辽宁省丹东市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600例,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绝经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对绝经过渡期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积极应对方式平均(1.615±0.577)分,消极应对方式平均(1.380±0.678)分,睡眠质量平均(6.820±3.575)分,绝经生存质量平均(57.470±38.790)分。睡眠质量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432,P?=0.000),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393,P?=0.000);绝经生存质量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516,P?=0.000),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446,P?=0.000);睡眠质量得分与绝经生存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 0.593,P?=0.000);睡眠状况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绝经期生存质量,还可以通过应对方式这一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绝经期生存质量,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06%(0.250/0.805)。结论 应对方式在围绝经期女性睡眠状况与生存质量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TPF(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时辰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毒性反应和近期疗效。  方法  初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TPF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滴,d1。顺铂75 mg/m2,分5 d完成静滴给药,每天10:00~22:00。5-氟尿嘧啶750 mg/m2/d d1~d5,持续静滴,每天22:00~10:00。21 d/周期,共3个周期。随后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放疗同期行紫杉醇单药增敏化疗(紫杉醇135 mg/m2,静滴,21天/周期,共2个周期)。不良反应按CT-CAEv3.0评价分级,临床疗效参照2000年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价,有效率为CR+PR。  结果  3个周期诱导化疗后CR为23.8%,PR为68.6%。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后CR为64.8%,PR为31.4%。2年总生存率91.4%,2年无进展生存率87.0%,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88.4%。诱导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3级以上粒细胞下降为28.6%,无3级以上肾功能损害。同期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最多见为81.0%,其中16.2%出现3~4级反应。整组患者无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TPF方案时辰诱导化疗联合紫杉醇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安全、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尚需扩大病例数及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驻高寒地区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中国版简式339项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altiphasic peronality inventory,MMPI)对500名驻高寒地区军人进行调查.结果 驻高寒地区军人诈病、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男性化女性化、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社会内向的阳性率分别为2.03%、14.20%、4.64%、20.00%、10.43%、5.80%、1.74%、2.90%、3.19%、4.06%、2.61%,说谎的影响因素为轻躁狂、社会内向和精神分裂.结论 驻高寒地区军人的主要心理问题为癔病、疑病、精神病态等,且内向、情感多变、不擅交际此类性格特征的人更易说谎,在军事行动前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TPF诱导化疗加紫杉醇或顺铂同期IMRT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静脉高浓度补钙的最佳输液途径。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后需静脉补钙的40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输液途径不同分为3组,A组经非动静脉内瘘端前臂静脉留置针输液(98例),B组非动静脉内瘘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输液(43例),C组经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265例),观察不同组间患者的输液不良反应、护理操作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A、B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输液不良反应,C组患者未出现输液不良反应(P<0.01或P<0.05);3组患者在输液疼痛、依从性、满意度方面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方式静脉高浓度补钙,输液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t-PTX)后早期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肝胆外科2012-01/2022-06月收治的630例肾性SHPT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早期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共485例(76.98%)患者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年龄(β=-0.047,P=0.020)、术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β=0.002,P=0.001)和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β=0.003,P=0.001)是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模型公式为ln(P/1-P)=-2.323-0.047×年龄+0.002×AKP+0.002×PTH;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为0.372,此时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时间调节化疗联合调强放疗与常规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初治鼻咽癌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本科收治的局部晚期初治鼻咽癌患者66例分为2组,即时辰组36例和常规组30例。两组均采用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时辰组采用电子化疗全自动注药泵静脉输入给药,常规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两组均采用同步顺铂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根据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CTC3.0标准评价远期不良反应。结果 时辰组和常规组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86.1%和93.3%,3年的无进展生存(PFS)分别为83.3%和93.3%,3年的无复发生存(RFS)分别为88.5%和93.3%,3年的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分别为94.1%和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辰组口干及听力下降较常规组有降低趋势。时辰组CD3+、CD3+CD4+、CD3+CD4+CD8+、CD4+/CD8+较常规组有升高趋势。结论 时间调节化疗联合调强放疗与常规化疗联合调强放疗相比,两组中期疗效相当,但前者有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过程中,评价外轮廓、腮腺及体质量的变化对靶区剂量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06—01—2012—03—31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完成全程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评价15例,放疗采用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于放疗第1周每天及以后每周三维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检查,通过图像观察腮腺及外轮廓位移。分别在放疗至33.6Gy/15次及62.72Gy/28次时重新定位扫描,通过骨配准把最新扫描的CT图像导入放疗前的图像中,可以明显观察GTVnx、腮腺及外轮廓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进行改野后,重新计算后续放疗的剂量。观察改野后腮腺及GTVnx所接受剂量的变化。结果:靶区体积、鼻咽部外轮廓体积随放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17和0.280;放疗至15及28次时,左右腮腺体积与放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以28次缩小最为显著。随着放疗的进行,腮腺的外侧缘比内侧缘缩小明显,腮腺受照射的平均剂量增加,并且外轮廓横径均发生内移,外轮廓缩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重新勾画靶区后,GTVnx所接受的剂量较原始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放疗期间的外轮廓和腮腺的位置、体积及患者体质量的变化,对靶区所受到的剂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疗过程中,可能需考虑由于外轮廓、腮腺及体质量的变化而修改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