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2.
目的 观察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及神经干细胞/前体细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NSPCs)联合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修复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SD成年大鼠80只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SCI 9 d后分别移植Hanks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DCs、NSPCs、DCs+NSPCs.通过BBB评分法评估SCI大鼠运动功能,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损伤局部病理学改变.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转基因SD大鼠脑来源的NSPCs,损伤局部移植2周后观察存活情况.免疫组织荧光法观察损伤局部神经生长因子3(neurotrophin-3,NT-3)的表达变化.结果 移植84 d后DCs+NSPCs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5),DCs+NSPCs组、NSPCs组、DCs组、HBSS组BBB评分分别为(11.70±0.99)、(9.75±0.50)、(7.40±0.93)、(5.93±0.78),相邻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DCs+NSPCs组损伤区范围及空洞均明显减少(P<0.05),NSPCs存活数量明显增加(P<0.01),显著上调损伤区NT-3的表达.结论 DCs联合NSPCs移植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存活,减少损伤区范围及空洞形成,改善SCI大鼠运动功能.损伤区NT-3的表达增加可能是促进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微创前外侧入路(orthop dische chirurgie München,OCM)与常规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OCM组与PLA组,分别对2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总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开始下床时间、术前与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术后放射学检查假体位置等进行对比评估。结果:2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总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时间,术后24 h、48 h、72 h VAS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组输血率,术后1周VAS,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假体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均无脱位情况发生,OCM组患者1例(0.71%)术中发生股骨距骨折,经钢丝环扎固定处理,随访过程显示假体稳定,无松动、下沉。结论:与PLA入路比,OCM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切口小,出血少,早期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黄芩苷(0、100、200、400μmol·L-1),探讨黄芩苷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黄芩苷处理SGC-7901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黄芩苷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添加3-氨基-4-环己基氨基苯甲酸乙酯(Fer-1)来观察细胞在黄芩苷处理后细胞的存活;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MTT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别运用过表达和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的方式来观察肿瘤蛋白53(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通路在铁死亡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处理后SGC-7901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黄芩苷组比较,Fer-1干预显著缓解了黄芩苷引起的SGC-7901细胞活性降低(P<0.01)。与黄芩苷组比较,Fer-1+黄芩苷组细...  相似文献   
5.
DCs和NSPCs共培养促进NSPCs增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体外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神经干/前体细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NSPCs)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在DCs调控NSPC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是否采用Transwell小室将DCs和NSPCs共培养分为分隔培养(DCs/NSPCs组)和混合培养(DCs+NSPCs组),ELISA法测定DCs组、NSPCs组、DCs+NSPCs组、DCs/NSPCs组共培养48 h上清中的NT-3的含量。为观察NT-3在DCs调控NSPCs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成球法检测NSPCs组、NSPCs/DCs+K252a组、NSPCs+DCs组、NSPCs+NT-3组的NSPCs增殖,免疫细胞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NSPCs表面酪氨酸激酶受体C(TrkC)的表达。结果 ELISA实验结果显示,Transwell共培养48 h上清NT-3的含量,NSPCs/DCs组较DCs组和NSPCs组明显升高(P<0.05)。镜下观察、测量结果显示NSPCs/DCs组和NSPCs+NT-3组神经球数量增多,平均直径明显增大(P<0.05)。免疫细胞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SPCs+DCs组和NSPCs+NT-3组中NSPCs的TrkC表达较NSPCs组和NSPCs/DCs+K252a组高(P<0.05)。结论体外DCs与NSPCs共培养,促进NSPCs增殖、NT-3的分泌及TrkC的表达,NT-3可能是通过TrkC受体参与NSPCs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明确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是否行椎间孔成形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采用经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A组(不行椎间孔成形)和B组(行椎间孔成形)。Ⅱ型患者(21例)选择A组手术方案;Ⅰ型、Ⅲ型、Ⅳ型患者(31例)选择B组手术方案。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腰骶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后感染、术中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等严重并发症。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1±2. 3)个月。术后3 d、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腰痛、VAS腿痛和腰椎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4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 6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对认识该病的病理变化及椎间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性行椎间孔成形,即Ⅱ型患者无需椎间孔成形,Ⅰ、Ⅲ、Ⅳ型患者宜选择行椎间孔成形。  相似文献   
8.
冯勇  雍浩川  李莉  晁瑞  邓志龙  曹志东 《安徽医药》2020,24(9):1772-1775
目的探讨双侧矢状面交叉穿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 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 2015年 6月至 2017年 9月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 78例 Kümmell病病人实施该手术。观察指标包括骨水泥渗漏、椎体内骨水泥分布、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 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 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结果 78例病人均获得 24个月随访。 1例病人出现骨水泥渗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均匀,同时接触上、下终板。伤椎前缘高度、 Cobb角、 VAS、ODI评分术后 2d[( 21.5±2.4)mm、(12.7±2.3)°、(2.3±0.6)分、(25.1±4.1)%]、 1月[( 20.7±2.5)mm、(13.1±2.0)°、(2.1±0.5)分、(22.1±  相似文献   
9.
作为医学专业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查房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深化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其临床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脊柱外科开展教学查房的实践,从教学查房的目的与要求、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如何进行教学查房等方面谈谈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