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络石藤-牛膝”药对治疗关节炎(Arthritis)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检索中草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进行药对“络石藤-牛膝”有效成分及靶基因筛选;以“Arthritis”为关键词,在GeneCards数据库、NCBI基因数据库以及OMIM数据库进行人类基因检索并获得关节炎相关基因;将筛选出的药对靶点与疾病靶点输入韦恩图制作软件Venny2.1,获得共有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构建,Cys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R语言软件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及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集分析。 结果 从TCMSP中筛选获得络石藤9种化合物成分,94个靶点;牛膝获得21种化合物成分,205个靶点。Venny映射得到128个共有靶点,STRING数据库筛选出5个基因簇和4个核心基因构建PPI网络。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络石藤-牛膝”药对涉及2329条生物过程,150项分子功能相关,60项细胞组成相关。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络石藤-牛膝”药对治疗关节炎富集到154条信号通路。 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从有效成分、基因靶点、信号通路等方面初步验证了“络石藤-牛膝”药对治疗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12 898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省12 898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结果医疗机构是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主要报告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涉及的医疗器械主要以Ⅱ类、Ⅲ类为主;12 898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报告数量最多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宫内节育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静脉留置针三种医疗器械发生的不良事件所占比例较高;相关单位上报的意识薄弱,参与积极性较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整体填报质量不高。结论须加大监督审查力度,把好产品质量关;加大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宣传引导力度,调动其上报积极性;重视医疗器械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质量审核,以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铅镉锰暴露及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关系,为出生缺陷的防治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广西壮族人群出生队列中选取广西壮族人群聚居的平果、田东、德保、靖西、隆安等县的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2015年9月 - 2018年4月期间纳入队列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孕期产检资料、出生结局资料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定孕妇血浆中铅、镉、锰的含量,采用PCR - RFLP法检测金属硫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血浆中铅、镉、锰暴露与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出生缺陷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镉值升高(OR = 1.93,95%CI:1.11~3.36,P<0.05)、血锰值升高(OR = 1.22,95%CI:1.12~1.34,P<0.01)、携带MT - 2A rs10636位点突变型基因型(OR = 3.96,95%CI:1.02~15.39,P<0.05)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金属暴露 - 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孕妇锰暴露与MT - 2A rs10636在出生缺陷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镉、锰高暴露、携带MT - 2A rs10636位点突变型基因型可能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热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均给予一般护理、降温护理、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合并惊厥处理.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水平.结果?加强患儿的高热护理,从而降低患儿痛苦,确保患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复方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人工流产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于人流术后当天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抗生素及益母草颗粒,对照组仅服用抗生素及益母草颗粒,观察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及月经转归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能减少人流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改善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产时羊水过少母婴围产结局回顾性研究,探讨临床诊治的优化方案。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产时羊水过少孕妇为观察组,产时羊水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别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程异常发生率、羊水胎粪污染率。结果观察组妊高征、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羊水胎粪污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影响母婴围产结局的重要因素,应当视为胎儿危险信号,加强产前胎儿监护是改善母婴预后的措施,剖宫产是严重羊水过少分娩方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黄配伍药后对其泻下作用的变化及其共性关系。方法:将1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果导组及大黄药对组(15 g·kg-1、7.5 g·kg-1,以大黄生药计),按10 mL·kg-1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酚红糊排空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e活性实验,比较大黄配伍药对对大鼠的正常泻下作用、酚红糊肠推进功能、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e活性。结果:大黄与药对配伍后泻下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黄、大黄牡丹及大黄桃仁15 g·kg-1剂量组显著增加正常小鼠泻下作用、促进肠推进功能、提高炭末推进率及抑制Na+-K+-ATPase活性,表明其泻下作用有显著差异;且与大黄组比较,大黄桃仁及大黄牡丹配伍后的泻下作用有差异,其中泻下作用最显著的是大黄牡丹组。结论:大黄与牡丹、桃仁、甘遂配伍可促进其泻下作用,与枳实、黄连配伍则可抑制其泻下作用,这可能与配伍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引起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及药对间的相使相须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相关的甲基化CpG诊断生物标志物.方法 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HCC的DNA甲基化和表达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候选CpG位点.采用焦磷酸测序及qRT?PCR检测50例早期HCC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罗哌卡因行低位矿膜外麻醉时的麻醉效果及其量效关系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择期腰椎间盘手术成年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均于T12/L1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向下置管3cm。硬膜外局麻药配方分别为:A组0.5%罗哌卡因、B组0.5%罗哌卡因+芬太尼2mg/L、C组0.5%罗哌卡因+芬太尼4mg/L。观察记录麻醉效果,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副作用等。应用Probit半数效量回归法分别计算三组ED50值和ED95值。结果三组配方60例病人在腰椎手术中行硬膜外麻醉有58例获得满意效果。罗哌卡因在C组ED50值和ED95值均明显小于A组(P〈0.05)。C组麻醉持续时间较A、B组长,Bromage评级较A、B组低(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硬膜外麻醉时芬太尼能明显增强罗哌卡因麻醉效果,延长麻醉作用时间,并减轻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其中C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并与吗啡硬膜外镇痛进行比较. 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ASAⅠ~Ⅱ级患者75例,按术后镇痛用药不同随机分为3组(n=25):M组(吗啡12 mg+0.1%罗哌卡因共150ml),B1组(布托啡诺9mg+0.1%罗哌卡因共150 ml),B2组(布托啡诺12mg+0-1%罗哌卡因共150ml).负荷量为0.25%罗哌卡因5 ml加吗啡2 mg或布托啡诺2 mg,持续背景输注剂量均为1-5 ml/h,按压追加药量均为2 ml/次,按压锁定时间20 min.观察记录3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的总药量;术后1、4、8、12、18、24、36、48 h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术后1、4、8、12 h的警觉镇静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alertness/sedation scores,OAA/S);术后48 h内按压总次数及总药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副作用(头痛头晕、嗜睡、呼吸抑制、搔痒、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 h时间点B1组VAS评分为2.8±1.0,高于M组的2.0±0.7及B2组的2.0±0.9(P<0-05),其余时间点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搔痒发生例数分别为3、11、7、4、5例,而B1组仅有1例头痛头晕,B2组有2例头痛头晕,1例恶心,发生率均低于M组(P<0.05).3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的总药量、48 h内按压总次数及总药量、术后不同时间点OAA/S评分及肛门排气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每天3 mg~4 mg布托啡诺应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确切,且其副作用发生率较吗啡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