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正>例1男,60岁。于2007年10月因出现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伴胸闷,到外院行胸部X线、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占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为:右总支气管口近隆突约1 cm处可见新生物堵塞管腔,远端不能窥视,活检病理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考虑黏液表皮样癌,行局部放射治疗,EP方案全身化疗4周期。2008年02月发现双侧锁骨上分别可触及一约2 cm×3 cm及一约1.5 cm×3 cm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活动尚好。行双侧锁骨上及腋窝彩超检查提示:①双侧锁骨上窝多发性实性包块(考虑转移癌);②右侧腋窝可见多个淋巴结图像"。复查胸部CT扫描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给予胸腔放液并灌注氟脲嘧啶(5-FU)治疗2次后胸水基本消失,随后给予TXT+5-FU方案化疗2周期(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研究突变的大肠癌mtDNA与肿瘤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将已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NIH3T3细胞,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FCM)分别观察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各组间NIH3T3细胞的凋亡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各组间NIH3T3细胞的增殖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突变的大肠癌mtDNA可通过影响NIH3T3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致其有恶性转化倾向,但具体的机制和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姬宏莉  姬宏娟  宋卫兵  马永全  杜芳  王辉  肖冰 《广东医学》2011,32(10):1230-1232
目的 观察突变的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mtDNA)转染 NIH3T3 细胞后转染细胞mtDNA D-环突变特性.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Lipofection 2000TM) 将大肠癌细胞突变的 mtDNA 真核表达载体转染 NIH3T3细胞,利用 G418 抗性筛选克隆细胞;用PCR法检测转染细胞线粒体突变情况.结果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肠癌细胞突变的线粒体DNA(mtDNA)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后,mtDNA与转染细胞核内基因组的整合情况.方法:将携带大肠癌细胞突变mtDNA的重组质粒pcDNA3.1( )-Sw480 mtDNA、pcDNA3.1( )-NHWBC mtDNA及空质粒pcDNA3.1( )通过脂质体法转染NIH3T3细胞.同时用PCR法制备3条相应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tDNA探针.分离转染的NIH3T3细胞核内染色体,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mtDNA探针与核内基因组的整合情况.结果与结论:瞬时转染的NIH3T3细胞核基因组上存在mtDNA的同源序列.外源肿瘤细胞mtDNA与NIH3T3细胞核内基因组发生整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突变的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mtDNA)转染 NIH3T3 细胞后转染细胞mtDNA D-环突变特性。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 Lipofection2000TM) 将大肠癌细胞突变的 mtDNA 真核表达载体转染 NIH3T3细胞,利用 G418 抗性筛选克隆细胞;用PCR法检测转染细胞线粒体突变情况。结果 突变mtDNA 导致转染细胞 mtDNA 的突变和多态性变化。 结论 突变的大肠癌 mtDNA可致NIH3T3细胞mtDNA位点变化,但具体的机制和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正常肝细胞白蛋白表达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细胞并分为对照组、AngⅡ刺激组、AngⅡ十依贝沙坦组(共刺激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肝细胞中白蛋白及胶原改变;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肝细胞中是否有胶原合成;实时定量PCR法定量检测各组肝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AngⅡ(10-7mol/L)处理72 h后,AngⅡ刺激组肝细胞中白蛋白表达减少(1.41±0.23比0.85±0.11,P=0.000),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1.00±0.08比3.72±0.19,P=0.000),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而经依贝沙坦预处理后,共刺激组肝细胞白蛋白表达较AngⅡ刺激组明显增多(0.85±0.11比1.38±0.32,P=0.000),肝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较AngⅡ刺激组显著下降(3.72±0.19比2.86±0.13,P=0.000),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结论 AngⅡ经Ⅰ型受体诱导人肝细胞表达白蛋白减少,胶原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突变的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mtDNA)转导NIH3T3细胞后转染细胞mtDNA D-环突变特性。方法通过脂质体法(Lipofection2000TM)将大肠癌细胞突变的mtD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NIH3T3细胞,利用G418抗性筛选克隆细胞;用PCR法检测转染细胞线粒体突变情况。结果突变mtDNA导致转染细胞mtDNA的突变和多态性变化。结论突变的大肠癌mtDNA可致NIH3T3细胞mtDNA位点变化,但具体的机制和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NSCLC患者为NSCLC组,同时选取我院体检合格的8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NSCLC组患者不同TNM分期凝血功能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SCLC患者凝血功能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NSCLC组Ⅲ期、Ⅳ期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NSCLC组Ⅰ期、Ⅱ期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与TNM分期呈正相关(r=0.254、0.361,P<0.05)。结论NSCLC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机体水平,凝血功能障碍程度与TNM分期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日的了解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线粒体DNA的突变,克隆突变的大肠癌线粒体DNA(mtDNA)基因,构建pcDNA3.1(+)-mtDNA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导人NIH3T3及LST细胞。以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mtDNA,扩增D-LOOP区,产物用DNA自动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并用脂质体法导人NIH3T3及LST细胞。用MitoCapture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Detection Kit试剂盒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情况。扩增并测序分析转染细胞的D-LOOP区突变特点。结果检测出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和HT29细胞mtDNAD-LOOP分别有10、9和8个突变位点。转染前后,各组间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转染细胞的核基因组可扩增出目的基因及Neo基因。4株NIH3T3转染细胞mtDNA D-环区分别检测到9、11、8和4个突变点,并相应有3、4、3和2个多态性变化。结论转染突变的大肠癌细胞mtDNA后转染细胞的mtDNA均可发生多处的突变位点;通过转染后突变的外源性的mtDNA可以整合到核基因组内;突变的mtDNA转染LST细胞及NIH3T3细胞后。不影响转染细胞的凋亡改变;mtDNA的突变可能通过影响体细胞mtDNA的突变和通过外源性mtDNA在核内的整合从而影响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腹腔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例原发于胰腺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并结合复习文献。结果:本例病例获正确诊断,因肿瘤有广泛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而只行化疗。结论:该瘤罕见,为侵袭力强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年轻男性,绝大多数发生在腹腔内,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