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尝试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监测磁标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归巢引流淋巴结。方法:DC由小鼠骨髓细胞经诱导分化获得。探针为烷基化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2k)包裹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纳米颗粒,标记方法为成熟DC与探针共孵育过夜。收集细胞,行标记效果、细胞分子表型分析。将标记的成熟DC注入小鼠足底,行不同时间点MRI,观察DC归巢淋巴结,72 h后,取腘窝淋巴结送病理检查。结果:DC纯度高达90%。普鲁士兰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成像显示探针位于细胞内。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析表明,标记过程对DC的成熟表型无明显影响。体内MRI和淋巴结病理显示,24 h后标记DC在淋巴结内聚集。结论:采用N-alkyl-PEI2k/SPIO纳米探针标记DC后,MRI可以清楚地监测其在体内归巢淋巴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24日海南省某大酒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中毒人数接近100人,海南省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卫生监督员赶往并协助当地卫生部门进行中毒调查处理工作。现将中毒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粒径对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纳米颗粒T1和T2弛豫效能的影响,并选取超小粒径SPIO(ultra-small SPIO,USPIO)探究其作为磁共振T1-T2双增强对比剂在体内成像应用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3种不同粒径的SPIO。测定样本基本理化性能和磁学特性,采用临床3.0T MRI成像仪,研究不同MRI序列下USPIO大鼠体内对比增强成像特点。结果:成功制备3种不同粒径的SPIO:[A:(14.14±4.94) nm;B:(28.30±7.65) nm;C:(93.81±33.01) nm],测得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T1、T2弛豫效能。小粒径的SPIO纳米颗粒具有更低的r2/r1(0.5 T:2.14),是潜在的T1、T2双增强对比剂,且低磁场下具有更低的r2/r1,有利于T1增强显影。大鼠成像显示,USPIO在T2加权成像序列下能明显降低肝脏T2成像信号,在短TE的T1加权序列下能明显提高肝脏、心血管T1信号,具有较小分子对比剂更长的成像时间窗。结论:粒径是影响SPIO弛豫效能的重要参数,USPIO具有更低的r2/r1比,是潜在的T1、T2双增强对比剂。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状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锁骨钩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28例,术后三角巾悬吊2~3周,1周后开始功能练习.结果:本组28例经过10~2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及再骨折现象.结论:应用锁骨钩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个月-3年随诊,全部病例均骨折愈合,除2例发生轻度髋内翻,余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可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选用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聚天冬氨酸-多巴胺接枝聚合物(PAsp-g-DA)螯合三价铁离子(Fe^(3+))用于磁共振可视化光热治疗的潜力,本实验通过聚琥珀酰亚胺(PSI)氨解反应获得共价接枝多巴胺和聚乙二醇的聚天冬氨酸接枝共聚物(PAsp-g-DA/PEG),然后将其与Fe^(3+)在水溶液中螯合,通过808 nm波长光热转换、体外弛豫效率和体内磁共振成像检测其光热转换和磁共振对比增强效果。结果显示,聚合物铁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近红外光吸收及光热转换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磁共振增强效果,在不同场强下具有良好的纵向弛豫效能。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磁共振可视化光热治疗剂,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运用分析化学(磁共振和色谱-质谱)方法研究生物体对病理生理刺激产生的代谢变化,采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综合评估内源性代谢产物变化水平,最终实现从代谢角度进行疾病诊断、肿瘤分期、治疗指导以及预后评估。食管癌是上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早期诊断困难,目前代谢组学及相关技术在食管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有望成为诊断及评价食管癌治疗效果的另一手段。就代谢组学及其相关研究技术用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韦敏  吴昌强  符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184-5184
对骨水泥植入综合征死亡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90岁。因跌伤左髋部,疼痛、活动障碍7d诊断左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多年,无药物过敏和输血史。血常规:RBC2.97×10^12/L,Hb99g/L。心电图:(1)窦性心律;(2)左室高电压;(3)心肌受损;(4)异常Q波待排。  相似文献   
10.
双亲性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团聚体,因具有特殊的内核疏水、外壳亲水的核/壳结构及纳米尺寸,在药物传递、基因传递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聚合物胶束的结构稳定性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如温度、pH、血液中存在的剪切力以及胶束表面修饰的基团与靶外细胞的相互作用等,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应用时易发生药物泄露等问题。因此,胶束载体的结构完整性及体内分布行为研究对评价其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可行性至关重要。目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被广泛用于聚合物胶束的体内/外团聚、解离及分布情况的实时监测。本文对聚合物胶束、FRET技术的特点、FRET-聚合物胶束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简要介绍,着重综述了几类常用荧光探针对与聚合物胶束复合的机制,以及FRET-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稳定性和体内/外分布行为研究进展,并对当前该技术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