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刘嘉祺  孙云云 《医学综述》2012,18(14):2272-2273
目的探讨芹菜素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芹菜素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芹菜素(5、10、20 mg/L)对HeLa细胞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芹菜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平板克隆实验结果表明,芹菜素能使HeLa细胞的平板克隆形成能力减弱,不论从克隆的大小还是克隆的数目上,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芹菜素浓度越大,平板克隆形成能力越弱。结论芹菜素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讨其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提供优势靶细胞。方法:全骨髓细胞贴壁法进行BMSCs的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抗原,MTT法检测BMSCs增殖能力,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24h后看见少量贴壁细胞,初起为小圆形,3d后可见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呈漩涡样生长,传3~6代细胞均一性良好,10代以后细胞逐渐有宽大梭形样变,增殖减慢,偶有细胞漂浮、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传3代细胞CD29表达率为92%,CD34几乎无表达。生长曲线显示,传3、6代BMSCs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其中传6代细胞更为明显,传10代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前有所减弱。结论:成功从大鼠骨髓组织分离、培养BMSCs,纯度高,生物学特性符合正常干细胞生长规律,是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理想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3.
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培养纯度高、存活时间长的心肌细胞。方法:参照Simpson等的方法加以改进,采用含0.05%EDTA的胰蛋白酶多次消化心肌,差速贴壁1.5 h纯化心肌细胞进行培养,培养过程在37℃、5%CO2条件下进行。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培养细胞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3 d、6 d、9 d、12d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测定细胞活力。结果: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生长良好,培养3 d、6 d、9 d、12 d时,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6%,培养12 d时仍为97.02%。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48 h左右的细胞之间相互连接的并有细胞搏动。培养6 d、9 d、12 d的细胞与培养3 d的相比,活力增强,差异显著(P<0.05),从6 d开始,细胞活力并未显著增强,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此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纯度高,存活时间长,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与培养的方法。方法: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和分散酶消化心室肌组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心肌细胞进行培养。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搏动频率。结果:从第3天开始,大部分心肌细胞出现搏动,存活率均在96%以上。培养3d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较小,到第6天搏动频率达到高峰,随后几天趋于稳定。结论:应用此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纯度高,存活时间长,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电生理特性,为临床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分离并培养BMSC,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BMSC的电生理特性.结果 BMSC的静息膜电位为(-33.6±6.8)mV,平均细胞膜电容为(32.3±8.7)pF (n=30).电压钳实验显示,BMSC上可记录到KCa、Ito,IKSUS和IK1 4种通道电流,但未记录到INa和ICa通道电流.结论 BMSC上存在4种不同类型钾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6.
7.
继发性Q-T间期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病因分析刘嘉祺(繁昌县人民医院内科241200)先天性Q-T延长临床较为少见。获得性Q-T延长及其引起的扭转型室速较为常见。兹报两例,并就其病因与治疗进行探讨。例1女,23岁。自服杀虫脒约60ml,昏迷1小时于198...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和炎琥宁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威海市立二院眼科收治的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44例在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对照组46例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44例中42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46例中31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7.39%,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眼畏光消失时间(3.2±0.8)d、眼干涩不适消失时间(7.2±0.9)d、角膜虹膜睫状体炎消失时间(5.5±0.8)d,对照组相应的时间为(4.2±1.0)d、(8.2±0.8)d、(6.6±1.0)d,治疗组的眼畏光、眼干涩、角膜虹膜睫状体炎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标本兼治作用,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