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筛选关于半乳糖凝集素-3与CHF预后关系的中英文文献,提取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异质性检验表明研究具有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显示在未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半乳糖凝集素-3预测CHF的HR=1.63,95%CI 1.26~2.11;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HR=1.23,95%CI 1.07~1.42。结论高水平半乳糖凝集素-3可能是CHF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研究COPD的动物模型.笔者通过查阅各类与COPD动物模型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总结出几种集中常用的COPD动物模型的优势与缺陷,并对其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归纳,为今后COPD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研究苯并芘(B[a]P)暴露对TNF-αm RNA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B[a]P暴露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TNF-αm RNA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TNF-α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检测其活性。进一步检测Beas-2B细胞和人肾上皮细胞293T细胞暴露于B[a]P环境下,TNF-α启动子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Real time-PCR检测B[a]P暴露下,24 h内,Beas-2B细胞中TNF-αm RNA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升高。且B[a]P刺激Beas-2B细胞24 h内,TNF-α启动子活性也呈升高趋势。B[a]P刺激293T细胞,TNF-α启动子活性也会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TNF-α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而且,B[a]P能够促进TNF-αm RNA的转录从而促进TNF-αm RNA的表达,且promoter1要比promoter2活性强,没有细胞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研究,以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3例ACS患者进行ECG检查,同时测定IMA、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并与同期32例门诊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各组血清IMA水平(U/ml):正常组(74.38±3.96)U/ml,UA组(53.92±10.16)U/ml,AMI组(53.61±6.54)U/ml。UA组、AMI组与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A可以作为心肌缺血早期敏感指标,提高ACS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妇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851例,对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率为8.46%;共检出8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7株)占68.68%,革兰阳性菌(21株)占25.30%,真菌(5株)占6.02%;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次之,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上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药食两用真菌,其含量最高、最主要的功能性成分是黑木耳多糖,黑木耳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和广阔的食用、药用开发利用前景.本文针对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做一个较为全面综述,为黑木耳多糖进一步研究以及应用提供借鉴,从而推动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肾功能与血清NT-proBNP水平的关系的研究,以探讨DCM患者NT-proBNP水平是否受到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66例(其中男性129例,女性37例)DCM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定血清Cr、Cyst-C和NT-proBNP。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早期肾功能损害组和严重肾功能损害组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6 692±5 421)pg/mL、(10 060±7 772)pg/mL和(15 720±9 522)pg/mL,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t-C与NT-proBNP水平明显呈正相关(r=0.284,P<0.01)。结论 DCM患者肾功能对血清NT-proBNP水平具有明显影响,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肾功能的降低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我们纳入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将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三联抗栓塞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抗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2年1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2年1月)文献中关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抗栓塞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研究,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结果显示,与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三联抗栓塞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减少脑卒中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OR=0.22,95%CI:0.05~0.98,P=0.05)。但三联抗栓塞治疗增加了出血的风险(OR=2.24,95%CI:1.07~4.70,P=0.03)。另外,两种治疗的远期死亡(OR=0.84,95%CI:0.27~2.61,P=0.76)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三联抗栓塞治疗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OR=0.77,95%CI:0.37~1.61,P=0.49)低于二联抗血小板治疗。结论三联抗栓塞治疗相比于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和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但增加了患者出血的风险。两种治疗的远期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常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进展.目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尚无根治方法,主要以预防和减缓疾病进展为主要治疗目的,临床中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控制病情的进展,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手术治疗等,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0347、GSE92396和GSE1420,使用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出食管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在线数据库DAVID和STRING分别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来筛选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的核心网络基因,并在TCGA数据库中验证其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本实验共发现274个差异表达基因,269个基因有相同的表达趋势,其中96个上调基因,173个下调基因(调整后P<0.05,|log2FC|>1)。通过GO富集分析(P<0.05)发现它们主要参与了表皮发育、肽键交联结合、角质细胞分化、细胞外基质组织生成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包括细胞外基质结构组分、分子活性、钙离子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结合等的功能;而细胞组成分析提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基质。KEGG富集通路分析(P<0.05)显示主要的信号通路包括阿米巴病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作用信号通路、糖酵解和糖异生等信号通路过程。MCODE分析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 metallopeptidase inhibitor 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eptidase 3,MMP3)、分泌性磷酸化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E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Ⅲ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Ⅲ alpha 1 chain,COL3A1)、沉默桥粒芯糖蛋白-2(desmoglein 2,DSG2)这8个基因可能为诱导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P<0.05)。通过TCGA数据库验证这8个基因,进一步筛选出COL3A1、IGFBP3、MMP3、SPP1、TIMP1关键基因,且这5个基因同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高表达(P<0.05)。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食管癌与正常食管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本次研究中共筛选出COL3A1、IGFBP3、MMP3、SPP1、TIMP1等5个关键基因,表明其可能是食管癌发病机制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