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急性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新术式.方法:回顾分析 1996~ 2004年 123例急性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式 改进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一次性治愈,无术后复发肛瘘及遗留肛门失禁.结论:采用该术式治疗急 性肛周脓肿,具有治愈率高、病人痛苦小、手术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院2009-03-2013-03收治的6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迟发血肿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迟发血肿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凝血酶时间、手术时机、颅骨骨折为发生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多伴有重型颅脑损伤和颅内占位,术后迟发血肿一般发生于术后12 h内,以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为常见,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手术时机短、合并颅骨骨折为高危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切口手术方法联合手法治疗坶外翻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方法:对535例 (986足)坶外翻合并_蹲囊炎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联合手法治疗,行骨赘消磨、跖骨头颈截骨、 手法矫正畸形、“8”字绷带及粘膏外固定,术后病人穿用硬底、前开口的矫形鞋,可下床适当活动, 6周后去固定。结果:优,466例(860足),占87.1%;良,61例(1 14足),占11.4%;差,8 例(12足),占1.5%。优良率占98.5%。结论:小切1:2手术方法联合手法治疗坶外翻是一种矫形 满意,畸形不易复发,痛苦少,术后生活能自理,恢复快,无明显合并症,深受患者欢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奇正消痛贴膏对兔耳软组织损伤影响的活体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对活体兔耳软组织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制作兔耳软组织损伤模型,在第1、2、3周分为3组,每组10只兔耳,空白给药组和实验组兔耳外敷奇正消痛贴膏提取液,模型组外用生理盐水。采用显微放大、数字采集系统,红外测温仪及测厚仪等对用药后0、0.5、3、5h的兔耳软组织局部微循环血流速度、温度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观察第1~5天的兔耳局部肿胀程度。结果:空白给药组3h的血流速度加快,5h恢复正常。模型组3、5h的速度持续加快。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5h血流速度明显慢,兔耳损伤部位肿胀程度于3、4、5h明显缩小。结论:奇正消痛贴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损伤急性期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加快,防止进一步水肿及出血。在慢性期,能够有效地减小兔耳损伤部位肿胀程度,与急性期比较,明显发挥消肿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习珍  黄好峰  胡海成  于强  李春  张成  韩超 《安徽医学》2009,30(10):1235-1236
目的了解外伤性脑积水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38例外伤性脑积水,其中急性脑积水11例,慢性脑积水27例,分别行脑室外引流和脑室腹腔分流。结果急性脑积水大多为梗阻性脑积水,而慢性脑积水多为交通性脑积水。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肌肉动力与断端显微位移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时期肌力和位移的变化,探讨肌肉动力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肌力和位移传感器,测试夹板固定下兔胫骨干闭合骨折后的肌力与位移变化,计算机同步数据采集。结果:正常肌力5.04kg,伤后第一天肌力1.87kg,位移0.87mm;7天对肌力3.35kg,位移最大为1.02mm;14天对肌力接近正常5.01kg(P>0.05);21天对肌力恢复正常,位移下降至0.28mm;35天时位移仅为0.035mm,骨折愈合。结论:肌肉动力为骨折端提供间歇性生理应力为骨折愈合所必需,骨折愈合的最佳应力是该部生理状态下所承受的肌力。在功能活动时允许断端一定范围的纵向活动,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软组织张力测试对颈痛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曹  周卫  钟红刚  章永东 《中国骨伤》2004,17(5):280-28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诊断颈痛痛点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及量化指标,即生物力学张力测试法(BMT)。方法:采用自制的局部软组织张力测试系统对颈痛患者局部痛点及正常人群无压痛点进行定量检测,用BMT作出诊断;并用目前颈痛痛点诊断方法(CDM)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诊断学试验。结果:软组织张力测试诊断颈痛痛点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86.7%,Youden指数为56.7%,符合率为81.1%;阳性预测值为72.4%,阴性预测值为85.3%,阳性似然比为5.43,阴性似然比为0.32。结论:局部软组织张力测试诊断颈痛,能准确鉴别颈痛痛点与正常测试点,达到客观化诊断颈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常足与拇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与跖骨头下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外翻足承重比例及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60足)、轻中度(足母)外翻组(100足)、重度(足母)外翻组(56足)三组,运用我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轻中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较正常足增加,重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介于正常足与轻中度(足母)外翻足之间。(足母)外翻足存在着前足压力外移的趋势,这种改变和畸形的程度相关。结论 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足母)外翻前足承重比例及各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随(足母)外翻畸形程度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Mu外翻足前足横弓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运用本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Mu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折。结果:随着足部负重比例的增加,Mu外翻足前足中间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较快,与正常足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正常足前足具有横弓结构,Mu外翻足前足存在横弓塌陷。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CI)占全身创伤发生率的第2位,但死残率则处于第1位。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包括:交通事故、工程事故伤、暴力打击伤、火器伤等,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交通事故伤是导致颅脑损伤的第一因素,在发达地区,可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