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健康体检在普通民众逐步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胰腺囊肿被发现。文献报道,需要CT检查的患者检出胰腺囊肿的比率为2.6%[1]。同样,行MRI检查的患者的检出率为2.4%[2]。尽管多种实体瘤,如淋巴瘤,胰岛细胞瘤,畸胎瘤,以及血管性肿瘤可表现为胰腺囊肿,但最常见的囊性肿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SCA,Serous cystadenoma),粘液性囊腺瘤(MCN,Mucinous cystic neo-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brucine-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B-SLN)对Hep G2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情况。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B-SLN对Hep G2细胞的毒性,利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细胞摄取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不同条件下的细胞摄取情况。结果:马钱子碱组和B-SLN组对Hep 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时间延长和药物质量浓度增加而上升。马钱子碱组48,72 h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08.5,78.5 mg·L~(-1),B-SLN组48,72 h的IC50分别为563.3,114.9 mg·L~(-1);药物质量浓度在125~500 mg·L~(-1)时,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摄取量由50.2%增加到71.2%;温度在4℃和37℃条件下,细胞摄取量由43%增加到55.2%;摄取时间在30~240 min时,随孵育时间的增加,细胞摄取量由9.7%增加到56.4%。结论:SLN给药系统能显著提高马钱子碱对抗癌细胞的活性,且B-SLN具有增加药物被细胞摄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供肝合并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及肝右动脉变异的处理方法。方法 2013年11月实施1例供肝存在FNH合并肝右动脉变异的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供肝修整过程中切除肝脏占位病变,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FNH,并将变异肝右动脉的肠系膜上动脉补片与脾动脉端端吻合。结果供肝变异动脉修整重建后成功完成供肝植入,术后无动脉血栓形成、胆漏、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当供肝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时,首选变异肝右动脉的肠系膜上动脉补片与脾动脉端端吻合。供肝FNH并非肝移植的禁忌证,可在修肝过程中予以一期切除。  相似文献   
4.
正目的 RESOREC研究表明,瑞格菲尼增强了接收索拉菲尼治疗的H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HR]0. 62,95%[CI]0.50,0. 78; P . 0001)。这项研究阐述了瑞格菲尼作为索拉菲尼序贯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在这样研究中,573位患者按照2∶1的比例被随机的接收瑞格菲尼(160 mg/day)或者安慰剂治疗,治疗方法为每用药3周,停1周。效果和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4年1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6例混合型肝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SPSS13.0软件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 46例患者术前均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胆管细胞癌。术前血清AFP及CA19-9阳性率分别为48.8%和58.1%。在获得随访患者中,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8.8%,32.6%,17.1%和41.9%,23.5%,5.9%。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14个月和10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卫星灶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混合型肝癌术前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总体预后较差,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卫星灶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行胆管空肠吻合术近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管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HJ)36例病人临床资料。术后近期并发症采用Clavien-Dindo评分系统进行分级评价,远期疗效按Terblanche分级进行分级评价。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TerblancheⅣ级病人的高危因素。结果36例病人,8例(22.2%)病人出现Clavien-DindoⅢ级以上的近期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117个月(IQR 49~156个月)。远期随访疗效Terblanche分级显示:Ⅰ、Ⅱ级21例(58.3%);Ⅲ级6例(16.7%)间断性胆管炎发作保守治疗;Ⅳ级9例(25.0%)吻合口狭窄或结石形成伴胆管炎均接受再次手术治疗。吻合口狭窄或结石形成伴胆管炎的中位时间为24个月(IQR 12~6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存在脓毒症、转诊前修复、围手术期Clavien-DindoⅢ级以上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15 d与术后胆管狭窄或胆管结石形成伴胆管炎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存在脓毒症、转诊前修复和高位损伤(Stresberger分型E3-E5)是术后发生胆管狭窄或胆管结石形成伴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可行HJ进行修复,损伤后由经验丰富的肝胆外科专科医师手术修复及术前感染控制是保证病人近期和远期疗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有关胆囊切除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QOL)的报告极其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IBDI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前、IBDI期间和随访期间三个时间点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了200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省立医院进行多学科治疗的所有IBDI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通知每位患者前往我中心门诊进行复查并当面指导填写QOL问卷。要求每位患者对比填写三个时间点的生活质量问卷。结果 88位IBDI患者参与本研究,45位(51.0%)回应了QOL问卷。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IQR 14~173个月)。78位(88.6%)表现为成功的长期临床结果。在IBDI期间,仅少数患者报告身体活动状态良好(24.4%)、情绪状态良好(35.5%)和一般健康状况良好(26.6%)。经过多学科治疗后,患者随访期间的QOL明显得到改善:身体活动状态良好(93.3%)、情绪状态良好(91.1%)和一般健康状况良好(93.3%)(均p 0.05),并能恢复到胆囊切除术前状态:身体活动状态良好(95.5%)、情绪状态良好(82.2%)和一般健康状况良好(84.4%)(均P0.05)。未发现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因素与改善的QOL有关。结论大部分(88.7%)IBDI患者在治疗后表现出成功的长期临床结果。与IBDI期间相比,IBDI患者随访期间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并能恢复到胆囊切除术前状态。  相似文献   
8.
肝脏外科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如何控制术中出血的困难和挑战.手术死亡率的下降标志着肝脏外科的发展,然而,术中出血仍然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患者,术中出血不仅增加死亡风险,同时增加输血需求,输血量的增加可能通过抑制患者免疫状态而导致术后的肿瘤复发风险增加[1].精准肝切除理念的提出并在临床上得到认可,其核心问题仍然是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以及手术并发症,最终使患者从康复中最大获益[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肝脏外科的发展,离不开切肝器械的发展.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来,新的切肝器械不断涌现,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推动着肝脏外科发展的同时,又给肝脏外科医师带来困惑.如何更好地选择和利用现有的切肝器械?哪种切肝器械临床效果最好?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选择哪种切肝器械或者不同切肝器械的联合使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快速的断肝,尽可能使断肝过程的出血量达到最少,封闭切断肝创面的血管和胆管,以减少术后并发症[3].指捏和钳夹法最早用于肝脏实质的分离,成为肝实质离断的最基本的技术.近20年来,新的切肝器械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包括超声刀,CUSA,水刀,百克钳,Ligasure,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以及Tissue-Link等.同时,肝脏血流阻断技术以及低中心静脉压麻醉技术的发展,使肝切除术中出血进一步减少,手术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笔者根据现有的文献以及多年来肝脏外科的经验,对常用的切肝方法和器械进行总结,希望能给读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与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2年7月对比分析EPBD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应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等相关结局指标.结果 共有12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分析,包括1865例患者,其中EPBD组925例,EST组940例.EPBD组与EST组相比,结石总清除率降低(OR=0.64,95% CI:0.42 ~0.96,P=0.03)、胰腺炎发生率升高(OR=2.67,95% CI:1.61 ~4.43,P=0.00)、出血发生率降低(OR=0.12,95%CI:0.04 ~0.34,P=0.00)、总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OR=0.53,95% CI:0.36~0.77,P=0.00)、急性胆囊炎发生率降低(OR =0.39,95% CI:0.18 ~0.84,P=0.02)、超过1年随访时间的结石复发率降低(OR =0.48,95%CI:0.26~0.90,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结石一次清除率、总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性胆管炎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BD与EST相比术后出血发生率降低,更适合有凝血机制障碍的胆总管结石患者.EPBD随访1年以上的远期结石复发率低,但是术后总结石清除率较低,胰腺炎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外科学的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含大量的手术操作以及手术技巧的培训。在实际临床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到手术的操作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手术室的管理规定,每台手术的参观人员不宜超过2人,从而限制了临床医学生对手术操作的观摩学习。若能把手术操作步骤制作成手术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既没有参观人员的限制,且可以重复播放,使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必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现代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够满足上述教学的所有硬件需求。我们通过2年的努力和探索,制作成功各种手术视频并应用于外科学的临床教学,现将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