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27^kipl、p53、cyclin D1基因的表达在早期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LAB)检测70例早期胃癌和70例对照组(包括正常胃黏膜、胃增生性息肉、胃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p27^kipl、p53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1)在70例早期胃癌中,p27^kipl、p53、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6%、61.4%、52.9%,而在70例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6%、4.3%,各指标在两组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2)在早期胃癌中,p27^kipl表达水平的下降与肿瘤位于贲门部和胃窦部以及与组织分化程度低相关;(3)p53的表达阳性多见于患者年龄≤50岁组和肿瘤〈30mm组;(4)cyclin D1与肿瘤的浸润至黏膜下层有关。(5)50%病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同时异常表达明显高于单基因异常表达(32.9%)。结论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p53、p27^kipl、cyclin D1均发生异常表达,三种基因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石蜡切片中,对特定细胞或组织进行显微切割和分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特别是对研究异质性肿瘤(如癌前病变、原发肿瘤等)的基因改变和形态学之间联系很有帮助。在进行显微切割时,为了辨别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或功能,往往要进行组织化学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这就有可能对DNA模板的质量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反应系统造成影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5岁,因吞咽困难1月余于2015年4月10日就诊于本院。患者1月余前吃饭时突然感觉吞咽困难,伴恶心、呕吐,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黑便、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等不适。遂至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食管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贲门黏膜病变,幽门管息肉灶。病理检查示,食管38 cm少量鳞癌组织,幽门慢性中度浅表性胃炎伴灶性肠化、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继而来本院胸外科就诊,查体示,意识清,精神可,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病理征阴性。本院胃镜复查示,食管距门齿32 cm 可见Ⅱc 样病变,大小约0.5 cm,食管距门齿38~42 cm可见溃疡样病变,大小4 cm ×2 cm,胃底可见糜烂,大小约1.5 cm,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癌。活检病理示,(距门齿32 cm)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另见一块组织可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距门齿40 cm)鳞状上皮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图1)。(胃底)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图2)。诊断为食管癌、早期胃癌。胸外科考虑直接切除食管与胃病灶的范围较大,吻合困难,遂建议患者至消化内科先行内镜下处理上段病灶,治疗恢复后转胸外科继续手术治疗下段病灶。患者遂于2015年4月29日在本院消化内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32~38 cm可见Ⅱc样病变,予ESD切除;距门齿41 cm,可见一大小为2 cm BorrmannⅡ型病变。胃底后壁可见一大小为1.5 cmⅡc 样病变。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距门齿32 cm)鳞状上皮黏膜慢性炎伴局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四周及基底切缘均阴性(图3)。术后恢复良好,6天后出院。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后,于2015年5月26日在本院胸外科全麻行“右侧胸腔镜+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探查:食管癌根治术+管状胃成形+胃食管胸内吻合+右下肺肺大疱切除+迷走神经离断+复杂黏连松解+术中快速病理+胸腔闭式引流+腹腔引流术”,术中冰冻切片示,(食管下段)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大小1.5 cm ×1.2 cm,溃疡型,浸润至浅肌层,距上切缘2.5 cm。(食管胃连接处)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小2 cm ×1 cm,上下切缘均阴性。术后病理检查示,(食管旁淋巴结)0/3阳性,(贲门旁淋巴结)0/1阳性,(腹腔干旁淋巴结)0/1阳性,(肝总动脉旁淋巴结)0/4阳性,(脾动脉旁淋巴结)0/1阳性。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5天后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caspase-3)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方法:40只3月龄SD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作前交叉韧带切断加内侧1/3半月板切除术,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造模后,不采取任何措施,自由饲养。分别在术后1、2、4周取材股骨端和胫骨端关节,对标本组织进行肉眼、免疫组化及光镜观察,采用Mankin改良的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标准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肉眼及光镜观察,实验组均可见KOA的改变,如滑膜增生、表层软骨糜烂等;同时,免疫组化中,术后1、2、4周HSP70的表达逐渐增加,caspase-3的表达先增加后降低,而对照组并无类似改变。Mankin评分显示1周分别和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热休克蛋白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并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将为临床上诸保守治疗提供一定程度的客观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1例同时性肝转移结肠癌病例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病例初诊时肝脏多发转移无法切除,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患者接受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意外实现肝脏转移灶和结肠原发灶的切除.术后9月,患者肝脏转移癌复发,经过多学科讨论治疗后再次获得缓解.该病例的诊治过程说明,多学科诊治对于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初始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应根据其耐受性和治疗的反应情况动态调整治疗目标.多学科诊治团队需常态化和专业化以实现患者的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6.
男,38岁,双侧跟腱部肿块2年,活动受限1年余入院.体格检查:跛行,双侧跟腱部可扪及肿块,约3 cm×8 cm×1cm,边界清,无红肿、压痛,可随跟腱屈伸而活动,患肢末端血运及活动良好,痛觉、触觉正常,跟膝胫试验阳性,Babinski征及Hoffmann征阳性.双上肢活动好,肌力、肌张力正常.X线片及MRI示左侧跟腱及腓骨长短肌肿块,右侧跟腱及腓骨长短肌腱、胫骨前后肌腱肿块,考虑黄色素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人胃腺癌HER2检测阳性率、其影响因素及意义。方法采用多中。tk,回顾性研究,共收集23家单位2013--2016年胃腺癌手术及活检样本的HER2检测结果.统计实际检测的胃腺癌HER2阳性率,比较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问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实际HER2阳性率的因素。结果共收集胃腺癌HER2检测结果40842例,中位年龄62岁,男女比例为2.6:1.0。实际HER2阳性率为8.8%(3577/40842);HER2阳性与标本类型、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和分化程度相关(P值分别为:0.009、0.001、〈0.01、〈0.叭);同一患者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发现HER2表达不一致占7.6%(48/635);各单位不同年份间HER2阳性率变化幅度在2%-10%之间:HER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病例再进行原位杂交检测比例(10%,810/8156)不高,不同单位的原位杂交检测比例差别大(0—100%)。结论中国人胃腺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两次检测和原位杂交检测比例是影响实际HER2阳性率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数据和结果可以基本反映中国人胃腺癌HER2检测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淋巴转移临床病理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转移临床病理相关因素,预测淋巴转移风险。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6-2009年214例早期胃癌标本,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形态、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及脉管侵犯等因素与早期胃癌淋巴转移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大小[OR=2.014,95%置信区间CI(1.049~3.865),P=0.035]、浸润深度[OR=7.112,95%CI(2.484~20.362),P〈0.001]、病理组织学[OR=3.353,95%CI(1.294~8.690),P=0.013]、脉管侵犯[OR=2.812,95%CI(1.043~7.583),P=0.041]与淋巴转移相关。结论肿瘤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及脉管侵犯是早期胃癌淋巴转移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重复癌是指同一宿主在同一器官或成对器官、同一系统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的原发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下咽和食管异时性重复癌,其中下咽癌发现于食管癌术后内镜复查阶段,临床分期处于T1N0M0。已有学者建议可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下咽癌,有望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因此,该重复癌病例提示内镜医生在常规胃镜检查时除仔细观察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肠部位病变外,还应注意咽喉部特别是梨状隐窝等罕见部位的可疑早期癌变,并且可以应用新型内镜技术提高早期下咽癌的检出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与癌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晶虹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2002,17(4):288-290,F003
自从人们在四膜虫细胞提取物中发现端粒酶后,揭开了体细胞有限复制、生殖细胞无限繁殖的奥秘.但在欣喜于端粒酶能使细胞永生化的同时,也发现其参与了肿瘤细胞的转化.在此过程中,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亦是关键步骤.曾有人比喻,癌基因是油门,抑癌基因是刹车,端粒酶是油箱.当汽油充足,可以驱动、加速汽车时,油门、刹车就能发挥作用.而当汽油耗竭,汽车停止时,无论怎样踏油门或刹车都是毫无意义的.显然,端粒酶和癌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