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免疫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24例早期胃癌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62例。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及免疫学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7%)低于开腹组(2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 、IL-6和TNF-α值均有所升高,而腔镜组患者升高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治疗的手术效果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适合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6种中药多糖对树突状细胞诱导成熟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细胞因子体外培养7d后,分别加入6种中药多糖,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表面标志的表达。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提呈抗原的能力。[结果]经6种中药多糖诱导的DC分子表达有明显变化:MHCII+、CD86+、CD83+(P﹤0.05,P﹤0.01),而经RPMI1640培养的DC分子表达与培养前无明显变化。经6种中药多糖诱导的DC均能促进效应T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其中枸杞多糖对上述功能的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上述6种中药多糖均可诱导DC分化、成熟和刺激T细胞增殖,枸杞多糖与其余5种多糖比较,对上述功能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对人外周血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正常人外周血巨噬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人外周单核细胞,加入PHA和不同质量浓度的LBP,MTT法检测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长的影响;ELISA法检测LBP作用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用LBP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增强,80 mg/L1、00 mg/L LBP刺激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明显增强(P均<0.01)。80 mg/L、100 mg/L LBP组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量明显增高(P均<0.01),并证实了该作用可能与LBP促进巨噬细胞分泌TNF-α有关。结论LBP能增强人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术中及术后30 d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病理资料,并结合国内国际最新研究探讨其远期疗效。结果 36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3例,平均手术时间220 min(180~28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0 mL(100~600 mL),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平均32 h(26~46 h),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5例(14%),其中1例脑梗死患者死亡,另1例直肠阴道瘘患者尚未行二次手术治疗。随访1~26个月,1例腹腔内广泛转移,2例肝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术后短期内有良好的临床结果,远期疗效不次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人直肠癌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2(Id‐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直肠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与两者的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d‐2和MMP‐9在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Spearman 相关分析法分析Id‐2与MMP‐9表达有无相关性,分析Id‐2与MMP‐9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Id‐2在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3.21% vs .48.21%,P<0.05),MMP‐9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1.43% vs .44.64%,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 Id‐2与 MMP‐9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393,P=0.003);Id‐2和MMP‐9表达水平与直肠癌分化程度、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 Id‐2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直肠癌组织中Id‐2高表达可能是通过MMP‐9途径来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2(Id‐2)和上皮性钙粘附素(E‐cadherin)在人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邯郸市中心医院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直肠癌组织标本60例中Id‐2和E‐cadherin在直肠癌和直肠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检验检测Id‐2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分析Id‐2与E‐cadherin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60例直肠癌中Id‐2的阳性表达率在直肠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和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48.33%和71.67%,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和46.67%。Id‐2与E‐cadherin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性;Id‐2和E‐cad‐herin表达在直肠癌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差异无关(P>0.05)。结论Id‐2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直肠癌组织中Id‐2高表达可能是通过E‐cadherin途径来实现对肿瘤侵袭转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切除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为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260min,平均210min,出血量50~500ml,平均160ml。术后切缘病理检查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病例。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随访期内肝转移1例,无吻合口复发,1例术后8个月仍每天排便3~5次,余者2~4个月后排便正常。结论: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切除术安全可行,熟练的开腹手术经验及腹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人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Id-2蛋白在60例食管癌组织及6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d-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Id-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Id-2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Id-2蛋白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d-2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Id-2蛋白及Id-2mRNA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升高可作为判断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分子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我院用聚丙烯补片行股浅静脉带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外周血细胞减少与手术疗效,阐明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脾切除术后何种外周血细胞减少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最为密切。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366例。根据术前血细胞的减少,分为单种血细胞减少组,两种血细胞减少组和多种血细胞减少组;手术前后与随访期间检测血细胞。全组均行切除脾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单因素比较采用K-W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处理,多单因素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术后患者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升高,随访期间疗效持久稳定;术后监测患者免疫球蛋白升高明显;随访1,2年期间患者再出血率明显减少。在单种血细胞减少组中,只有红细胞组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着病例数的增加,累积的RBC组内疗效比较又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累积的PLT减少则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多种血细胞减少组中,PLT减少与WBC减少及RBC减少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疗效单种血细胞减少组与多种血细胞减少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与疗效有明显关系,单种血细胞减少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多种血细胞减少组,PLT减少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减少越严重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