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确诊为进展期胃癌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3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34例)与腔镜组(39例),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各个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术后生存情况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升高(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降低(P<0.05)。开腹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3.4±4.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69.8%,63.7%;腔镜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0.9±4.6)个月,1,3,5年生存率92.3%,55.4%,50.2%;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0,P=0.672)。 结论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满意,术后5年生存率与开腹术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且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短,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手助腹腔镜及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临床疗效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67例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手助组34例,行手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腔镜组33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期指标、炎性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等以( ±s)表示,行独立t检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等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2年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曲线图,用Log-rank检验进行远期生存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手助组比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术后3 d两组WBC计数及血清CRP、IL-6、TNF-a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腔镜组升高幅度大于手助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但手助组高于腔镜组(P<0.05)。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Hb)水平手助组高于腔镜组(P<0.05),血清总蛋白(Tp)水平手助组低于腔镜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b、Tp、血清白蛋白含量(Alb)、营养指数(PNI)组间差异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年D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营养水平更高,整体疗效优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患者108例,按照不同术式分为开腹组和腔镜组两组,各54例。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切缘阳性率、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肝功能等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测;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腔镜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淋巴清扫数、切缘阳性率和2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肝功能指标TBIL、ALT及AST术后均低于开腹组(P<0.05),Alb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开腹组14.8%(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9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术中术后指标采用( ±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使用止痛药次数少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及近、远切端距肿瘤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CRP、TNF-α及IL-6水平较术前上升,腹腔镜组患者3个指标水平均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3 d时NO和ET水平高于术前和腹腔镜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NO和ET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6.12%低于开腹组患者18.4%(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应激反应小,恢复快的特点,同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接收诊治的98例早期胃癌患者,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9例。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处理,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和术后并发症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应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年时病死率和复发率为8.1%和22.5%,开腹组为10.2%和24.5%,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1/49)远远低于开腹组16.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理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率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对患者实施分组,开腹组27例,给予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33例,给予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采用统计学软件SPPSS18.0进行处理。两组手术相关指标、VAS评分以及总体健康评分选择标准差( ±s)表示,采取独立t检验;两组并发症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占6.1%,显著低于开腹组的25.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创伤小、安全性高,有利于缓解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开腹组80例及腔镜组40例,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手术相关指标、应激指标、胃肠激素、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等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腹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开腹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胃肠激素、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胃肠激素较术前降低,应激指标较术前升高(P<0.05),腔镜组胃肠激素高于开腹组,应激指标低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开腹组26.3%,(P<0.05)。 结论结肠癌治疗中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更小、应激反应更为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6例老年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28例。开腹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使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处理,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行独立t检验;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上下切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有6例出现并发症(21.4%),开腹组有10例(3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6%(1/28)显著低于开腹组14.3%(4/28),P<0.05; 结论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安全可行,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前后氧化、应激、T细胞及炎症因子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80例进行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4 h氧化应激指标、T细胞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开腹组,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尿苷(8-OHdG)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CD4、CD3、CD4/CD8均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 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术相比,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波动较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组,分为开腹组(50例,开放式胃癌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5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运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术后1年、2年、3年复发率采用以χ2检验;手术情况、VAS及GLQI评分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独立t检验,Logistic分析术后复发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明显比开腹组低,腹腔镜组GLQI评分明显比开腹组高;1年、2年、3年复发率比较,腹腔镜组(8.0%、14.0%、26.0%)与开腹组(12.0%、20.0%、34.0%)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肿瘤直径、术后是否化疗、TNM分期是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可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年龄、肿瘤直径、术后是否化疗、TNM分期是导致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腹腔镜、开腹三种根治术式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围术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组,完全腹腔镜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40例。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术期相关指标的描述以( ±s)的形式,两组间采用t检验,三组间采用F检验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内的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但与腹腔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下床时间与消化道重建时间则均明显少于开腹组与腹腔镜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转移与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疼痛感轻、安全可靠等优势,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胰腺癌患者资料,依据术式将其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各40例,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胃肠激素、应激指标等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合并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激素较术前下降、应激指标较术前升高,但腹腔镜组胃肠激素高于开腹组、应激指标小于开腹组(P<0.05)。 结论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术治疗胰腺癌临床效果确切、且应激反应及合并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固有肌层来源的胃间质瘤(GSTs)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固有肌层来源GSTs患者130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87例)和开腹手术组(43例),又根据具体手术方式分为楔形胃切除术组(腹腔镜组68例,开腹组20例)和近端/远端胃切除术组(腹腔镜组19例,开腹组23例),腹腔镜手术组根据需要实施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用( ±s)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或转移率等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肿瘤直径、核分裂数以及恶性潜能分级情况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或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楔形胃切除术组中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但在近端/远端胃切除术组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开腹组患者相比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固有肌层来源的胃间质瘤患者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Uncut Roux-en-Y吻合、Roux-en-Y吻合与Billroth-II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94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组,其中A组28例行Uncut Roux-en-Y吻合、B组36例行Roux-en-Y吻合、C组30例行Billroth-II吻合。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组在降低手术吻合时间和Roux淤滞综合征(RSS)明显优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A组和B组在降低反流性胃炎和胆汁反流显著优于C组(P<0.05);在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漏、溃疡、狭窄、出血及反流性食管炎等方面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ncut Roux-en-Y吻合术在胃癌根治术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行、降低术后并发症等特点,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