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风疹病毒(RV)JR23株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特性及病理学特征,BALB/c 小鼠经腹腔感染RV JR23株,并于感染后的第21d 取小鼠大脑及小脑组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RV 感染状况及病变特征。结果显示,受感染的小鼠无明显的CNS症状,病理学特征以大脑灰质小灶性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病变神经元周围见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形成卫星现象。在神经元坏死灶中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噬神经元现象及由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构成的胶质细胞结节。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未见病毒包涵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RV 主要分布于大脑灰质,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均可受到JR23株的感染。提示卫星现象、噬神经元现象和胶质细胞结节形成可作为RV-JR23感染CNS的病理学参考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确诊CNSRV 的感染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硫酸铝钾暴露抗原免疫组化法检测HPV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酸铝钾暴露抗原免疫组化法检测HPV杜德利王万忠刘宇范慧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济南250021为了提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乳头状瘤病毒(HPV)效果,我们使用10%硫酸铝钾处理切片(暴露抗原),并与常规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3.
一种能增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的佐剂——硫糖铝杜德利陈立华王万忠(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应用佐剂硫糖铝可简化染色步骤,提高在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癌基因产物和受体抗体标记中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减少了非特异性着色和边缘反应。1材料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在肾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局限性肾癌患者肾癌根治术后标本 70例。临床分期 :PT15例 ,PT2 5 0例 ,PT3 14例 ,PT41例 ;组织学分级 :G17例 ,G2 38例 ,G3 19例 ,G46例。 70例肿瘤平均直径 7.2cm。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Schiff染色制片 ,观察肾癌微血管侵犯情况 ,并与分期、分级等病理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微血管侵犯者 2 4例 (34.3% ) ,其中出现转移 11例 (4 5 .8% ) ,死于肿瘤复发 7例 ,4例仍带瘤存活 ,死于其他疾病者 2例 ;4 6例无微血管侵犯者中出现转移 4例 (8.7% ) ,两组生存时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分期、分级、体积均相关 ,多因素分析表明 :微血管侵犯、肿瘤体积均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微血管侵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 结论 微血管侵犯可作为局限性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并可作为肾癌常规临床病理检查的一种补充形式 ,按照有、无微血管侵犯作进一步分型 ,可为肾癌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全面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微血管密度和p16基因表达对判定肾癌生物学行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 (IMD)和 p1 6基因表达与肾细胞癌 (R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76例RCC患者的根治性肾切除标本 ,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 p1 6基因表达 ,分析IMD、p1 6基因表达与RCC分期、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IMD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 (P <0 .0 5 ) ,而与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随访 5年内死亡者IMD明显升高 (P <0 .0 1 ) ;癌旁组织中 p1 6阳性率 (75 .0 % )显著高于RCC组织 (4 8.7% ) ,p1 6阳性表达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升高而降低 (P <0 .0 5 ) ,而与IMD呈负相关性。结论 :IMD是预测RCC恶性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 ,IMD和p1 6基因表达可为RCC的疗效和预后判定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佐剂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病理积分关系。方法 通过右足垫皮内注射完全福氏佐剂建立关节炎大鼠模型 ,常规HE染色 ,计算关节病理积分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VEGFmRNA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蛋白表达 ,观察VEGF蛋白表达与关节病理积分关系。结果 模型组组大鼠滑膜VEGFmRNA及蛋白表达在 3、8周及 2 0周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而且与关节病理积分呈正相关 (r =0 .984 ,0 .96 ,0 .92 9 P均 <0 .0 1)。结论 VEGF在关节炎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直接影响滑膜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6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子宫内膜癌中P16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为69.1%(29/42),显著低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100%,8/8)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0.9%,20/22)中的阳性率(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随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临床分期的升高及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P16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P<0.01)。PCNA标记指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浸润无关。P16蛋白阳性者的PCNA指数低于P16蛋白阴性者(P<0.05)。结论:P16基因蛋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与部分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用快速诊断法来检测呼吸道脱落细胞,尤其是鼻咽分泌物(NPS)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腺病毒(ADV)抗原,本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了RSV及ADV感染快速诊断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988年11月~1989年2月门诊和住院的7岁以下肺炎患儿150例。男98例,女5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法 (SABC法 ) ,对 31例肾母细胞瘤组织标本进行转化生长因子 β1表达的检测 ,并对 2 1例患儿进行了 2年以上的随访。结果 肾母细胞瘤组织中 ,转化生长因子 β1的总阳性表达率为 38.7% ( 12 /31)。其中 ,肿瘤的临床分期之间和病理类型之间转化生长因子 β1的阳性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且与肿瘤是否发生肺部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转化生长因子 β1表达阳性者 2年生存率为 2 5 .0 % ( 2 /8) ,而表达阴性者生存率则为 92 .3%( 12 /13) ,二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存在转化生长因子 β1的高表达 ,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相关 ,而且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及病程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 β1有可能成为肾母细胞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修复抗原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我们首创了应用硫酸铝钾或硫糖铝暴露和聚集〔1〕抗原的方法,现总结如下。1995年10月~1997年4月对830例不同病变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应用了25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操作简便,在提高单克隆抗体和受体的阳性率和染色强度方面效果显著。特别对Vimentin、Desmin、p16蛋白、p53蛋白、PCNA和HPV阳性率及染色强度显著提高;硫糖铝在多克隆抗体染色中对减少非特异性染色效果明显。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830例我院手术切除病变标本,福尔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