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癌症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 fang)建库至2021年02月28日针刺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153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在有效率(P<0.01,RR=1.17,95%CI=[1.09,1.26])、症状完全缓解率(恶心:P<0.01,RR=1.42,95%CI=[1.14,1.76];呕吐:P=0.01,RR=1.18,95%CI=[1.04,1.34])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P<0.01,MD=3.97,95%CI=[1.55,6.39]])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显示,消化道肿瘤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当(P=0.45,RR=1.07,95%CI=[0.89,1.29]);非消化道肿瘤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RR=1.29,95%CI=[1.10,1.52])。同时,试验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数远低于对照组,且针刺不良事件发生数较少。结论 针刺治疗癌症化疗后恶心呕吐是安全的,并可以提高有效率、症状完全缓解率,改善化疗后KP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3月龄婴儿母亲抑郁情绪的状况,探讨其与母亲喂养方式、育儿信心和婴儿气质类型的关联性,为研究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等4所妇幼保健院检查的415例3月龄婴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母亲和婴儿的基本信息,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价母亲的抑郁情绪,卡瑞坦尼育儿信心量表评价母亲育儿信心,婴儿早期气质问卷获得婴儿气质类型。应用单因素分析母亲喂养方式、育儿信心及婴儿气质类型等因素对母亲抑郁情绪的影响,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调整混杂因素后的OR值和95% CI。  结果  本研究中3月龄婴儿母亲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27.0%;控制其他因素后,显示3月龄婴儿母亲的抑郁情绪与其育儿信心(OR=5.413,95% CI:1.580~18.544)和婴儿难养型气质(OR=11.808,95% CI:2.037~68.454)相关联。  结论  分析3月龄婴儿母亲抑郁情绪与育儿信心、婴儿气质类型的关联情况,有利于婴儿母亲抑郁情绪的识别和发现。建议儿童保健门诊针对气质难养类型的婴儿和育儿信心不足的母亲加强关注和支持,监测其情绪状态,及时发现负面情绪并给予疏导,从而有效降低婴儿母亲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 1女性 ,2岁。发现腹部包块 2 0余天入院。CT示上腹部腹膜后恶性肿瘤 ,周围组织受侵犯。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肿瘤最大直径 7cm ,位于左肾前方 ,上极与胰尾相连 ,边界不清 ,内侧与腔静脉、主动脉粘连 ,无法分离 ,行肿瘤部分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不整形灰白、暗褐色组织一堆 ,体积4cm× 3cm× 2cm ,无明显包膜 ,切面大部分呈暗红色 ,少部分为灰白色 ,质软脆。镜检 :肿瘤细胞大小不等 ,为各种不同分化程度的神经母细胞 ,细胞核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染色质丰富 ,核染色深 ,有一定异型性 ,核分裂易见 ;细胞偏大者核仁多见 ,可见多…  相似文献   
4.
背景:随着新型钉棒系统、融合器、微创技术的应用,脊柱外科手术量逐渐增多、手术范围扩大、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脊柱术后感染率逐步增高也日趋显现。脊柱术后感染常常导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增加,引起神经功能恶化甚至死亡等灾难性后果。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857例,根据是否术后感染分为两组,感染组34例,非感染组82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因素对脊柱术后感染的影响,通过分析34例感染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总结治疗策略。结果与结论: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率为3.97%(34/857),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肌力≤3级、术前免疫功能减退、有急慢性感染、肥胖、手术时间≥180 min、出血量≥600 m L、输血、植异体骨、未规范使用抗生素、术前及术后尿便失禁或留置导尿时间≥3 d、术后转入ICU、引流管根数、留置引流管天数等变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变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急性或慢性感染、肥胖(体质量指数>30 kg/m2)、术后转入ICU这3个因素是脊柱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预防这3个危险因素及其他可能影响脊柱术后感染的因素,另外不同脊柱术后感染患者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治疗,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单纯骨折愈合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脊髓损伤合并骨折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如何促进骨折愈合未见报道。目的:观察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及创伤外科从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间的住院患者28例,并根据是否合并脊髓损伤分为2组,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患者12例、骨折无脊髓损伤组患者16例。分别于伤后第2,7,14,28天空腹时采外周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纳入的28例患者中,在损伤第2天,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与骨折无脊髓损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第7,14,28天,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比骨折无脊髓损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P<0.05)。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从第7天快速升高,至第14天达到高峰,第28天仍然无显著下降。在骨折无脊髓损伤组,第2天升高,第7天升高幅度达到最大,至第28天,升高幅度下降。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发生显著变化,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不同时期参与骨折愈合及脊髓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经皮球囊灌注骨水泥椎体成形已被证实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存在样本量小和方法学上的缺陷,因此单侧入路或者双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修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孰优孰劣,仍存在争议。目的:使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经皮球囊灌注骨水泥椎体成形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椎体后凸成形入路及灌注骨水泥过程中的技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中英文数据库,手工检索9种国内相关杂志,检索日期均从创刊至2014年3月,收集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球囊灌注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修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系统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07例患者656个椎体。结果显示,骨水泥渗漏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前目测类比评分[WMD=-0.05(P=0.58)]、短期随访(≤3个月)[WMD=-0.02(P=0.25)]与长期随访(≥12个月)[WMD=-0.08(P=0.6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短期随访[WMD=-0.13(P=0.73)]和长期随访[WMD=-0.26(P=0.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水泥用量和操作时间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侧入路较双侧入路有优势;影像学结果中术前、术后后凸角及角度恢复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球囊灌注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修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目测类比评分、影像学结果、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时间上,单侧入路优于双侧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检出情况,分析引起学龄前儿童口臭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儿童口臭和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北京市某幼儿园170名4~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含量和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挥发性硫化物的检测使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OralChromaTM. 使用SPSS 13. 0软件包,进行VSC与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等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口臭的儿童占全部受检人数的34. 4%. 女童口腔中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H2S)[(1.59 ±2.41) ng/10 mL]和VSC总量[(2.14 ±4.42) ng/10 mL]高于男童(P<0.05). 舌苔指数高的儿童的H2S[舌苔面积(1.68 ±2.48) ng/10 mL,舌苔厚度(2.18 ±2.69) ng/10 mL)和VSC总量[舌苔面积(2. 26 ± 4. 31) ng/10 mL,舌苔厚度(2. 41 ± 3. 02) ng/10 mL]高于舌苔指数低的儿童(P<0. 01). 简化软垢指数记分值≥2的位点数值与甲硫醇(methyl mercaptan,CH3SH)和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CH3)2S]浓度呈正相关(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儿童口腔中H2S值[(1.19 ±1.62)ng/10 mL]显著低于母亲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下的儿童(P<0. 01);甜食进食频率高的儿童H2S浓度[(1. 04 ± 1. 55) ng/10 mL]低于频率低的儿童(P<0. 01);有张口呼吸习惯的儿童CH3SH和(CH3)2S浓度[(0. 29 ± 1. 92) ng/10 mL,(0. 37 ± 2. 06) ng/10 mL]显著高于没有张口呼吸习惯的儿童(P<0. 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舌苔指数高、母亲教育程度低的儿童VSC高于舌苔指数低和母亲教育程度高的儿童. 结论:学龄前儿童口臭检出率高,性别、舌苔指数、软垢指数、母亲教育程度、甜食进食频率、张口呼吸等因素是儿童口臭的相关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导致不同VSC成分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提高门诊药师在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及其应用。方法:通过成立QCC活动小组,应用品管工具分析门诊药师对入组的236例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质量低的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最后确认其效果。结果:开展QCC活动后,门诊药师对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其百分比由58.89%提高到83.90%;目标达标率为109.26%,进步率为42.47%;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等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门诊药师对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质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助力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能否诊断心房颤动(Af)伴二度房室阻滞(AVB),一直是心电学中十分敏感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检索相关文献,连续长时间动态心电图(DCG)监测Af伴二度AVB发作前及自行复律后的报道不多,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性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测量工具、发生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测量工具: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调查16岁前发生的性虐待,多采用成年人回顾的方式进行调查。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对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也有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儿童虐待量表。2发生率现状:男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0.2%-23.0%,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4.2%-25.5%;在性虐待发生的性别差异方面,尽管不同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但总体上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3危险因素:城市地区儿童遭受性虐待的比例高于农村地区,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儿童性虐待的报告率高于核心家庭,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关系紧张等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关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测量方法不一致,现有研究多为成人回顾性调查,有必要在测量工具标准化、全国流行现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