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LC)术后切口的情况。方法 2011年1~6月,对40例施行SILC(SILC组)和同期配对施行CLC(CLC组)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天和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时检查切口情况,并填写问卷。结果术后第2天和术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切口明显程度、满意程度SILC组优于CLC组(P〈0.05)。术后1个月随访时,SILC组仍高于CL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切口满意程度均较术后第2天升高,但仅CLC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较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瘢痕隐蔽及由此引起的切口满意度高的优势,但这些优势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就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而言,SILC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2.
大病之后,母亲的便秘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起初,她总是抱怨是生病期间服药过度引起的副作用。可时间过去了一年多,她的便秘仍然得不到缓解,她终于开始自己探索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异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三孔法LC的169例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因胆囊穿孔中转开腹外,其余病例均经三孔法完成LC操作。手术时间25~70 min,平均38 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平均22 ml。38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1~6 d(平均1.8 d)拔除。术后2 h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7 d,平均3.5 d,无胆管损伤、出血、漏胆、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手术经验积累及娴熟的手术技巧基础上,开展急性期结石性胆囊炎的无异物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腔镜系统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取石术中的优势。方法将2015年4月至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肝胆外科行二维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取石术33例患者(二维组)与同期行三维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取石术30例患者(三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胆囊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63例患者中,二维组有3例、三维组有4例中转切胆术式(P0.05),均无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胆囊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二维组分别为(31.7±4.8)min、(14.2±3.0)min、(9.1±3.8)ml,三维组分别为(29.4±4.7)min、(11.7±2.4)min、(8.5±3.2)ml;两组的胆囊缝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无结石复发,无再次住院。结论三维腔镜系统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取石术中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胆囊缝合时间,提高胆囊缝合质量,降低手术难度,可作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取石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中的可转向器械。方法:使用SILS Port、腹腔镜模拟训练箱及压力传感系统建立基于人因工程评价系统的TUES测试平台。分别在传统直器械平行操作组(A组)、可转向器械平行操作组(B组)及可转向器械交叉操作组(C组)进行穿孔与打结实验。每组分别完成穿孔与打结实验各10次。用压力传感系统采集数据,将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穿孔实验中,三组操作拇指掌侧面总体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压力最大,B组次之,C组最小;三组操作环指掌侧面总体压力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打结实验中,三组操作拇指掌侧面、环指掌侧面总体压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拇指与无名指掌侧压力最大,C组次之,B组最小。结论:与传统直器械相比,TUES术中应用可转向器械可有效减少术者术中的疲劳程度、提高手术舒适度;进行不同难易程度操作时,需要合理选择不同可转向器械操作方式,以达到省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33例行2D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2D组)和30例行3D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3D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患者年龄、性别、BMI指数、结石大小、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及手术时间、胆囊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胆囊切口缝合满意度、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复发及胆囊收缩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2D组中3例、3D组中4例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P>0.05),均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2D组胆囊缝合时间明显长于3D组(P=0.001),胆囊切口缝合满意程度明显低于3D组(P=0.0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腔镜系统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安全、有效,一定程度上可缩短胆囊缝合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并提高胆囊缝合质量,可更好作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制免气腹内置充气式术野形成装置(laparoscopic operation field formation, LOFF)并通过动物实验应证其应用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气腹、内置、充气膨胀形成腹腔镜术野的思路,研制出中空三棱柱状LOFF操作平台。应用此平台完成7头猪的免气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7头猪应用LOFF平台行免气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台顺利完成,术中手术平均时间为(41.33±17.68)min。1台改为双孔完成手术,术后全部存活,均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应用LOFF平台的免气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非接触式力学测试评估平台,明确其在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操作评估中的可靠性。方法用腹腔镜模拟训练箱和SILSPort组建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操作平台。分析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评估平台得到的位移与应变分量改变与客观标准——万能材料试验机水平牵引载荷改变的相关性。结果本实验中8次重复实验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由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得到的位移与应变分量改变与万能材料试验机牵引实验载荷改变呈强相关,且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非接触式力学测试方法反映了器械进行操作时SILS port发生的综合性力学参数改变,方法可靠,适用于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器械与操作方法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疗前18F-FDG PET/CT对CT或MRI显示阴性的鼻咽癌颈部散在小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0.5 cm但<1 cm、包膜完整、无中央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疗前CT或MRI检查可见颈部散在小淋巴结的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头颈部或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在超声引导下对散在小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对比18F-FDG PET/CT显像及穿刺病理结果,计算18F-FDG PET/CT诊断符合率,分析18F-FDG PET/CT检查对N分期的影响.结果 2004年12月至2009年8月共30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根据CT或MRI诊断N0~3期分别为3例、13例、13例、1例.30例患者颈部共发现散在小淋巴结31枚,最大横断面短径为0.5~0.8 cm(中位0.6 cm);其中18F-FDG PET/CT显像阳性15枚,阴性16枚;穿刺病理结果显示,15枚显像阳性的小淋巴结中病理阳性13枚,阴性2枚;16枚显像阴性的小淋巴结病理均为阴性.18F-FDG PET/CT的诊断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5%、100%和88.9%;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和100%.与基于CT或MRI的N分期比较,18F-FDG PET/CT检查示5例患者N分期升级.结论 疗前18F-FDG PET/CT检查用于诊断CT或MRI显示阴性的鼻咽癌颈部散在小淋巴结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鼻咽癌准确分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隐匿性胆囊癌的病理学特点及P53、CEA和Ki67等在其鉴别诊断用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隐匿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巨检特征、组织学特点和预后等,分析肿瘤标志物P53,CEA和Ki67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 本组隐匿性胆囊癌55例,发生率为0.40%(55/15042)。男女比例2∶3,年龄34~85岁,中位年龄65岁。(2) 肉眼观,见胆囊增大,囊壁局限性增厚,平均厚度0.9cm;或呈囊状扩张,或与正常胆囊无明显差别,亦可见孤立性息肉样病变。所有胆囊均可见黏膜粗糙,31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镜下4例为乳头状管状腺瘤癌变,肿瘤与周围组织截然分界,6例为黏膜内癌伴微浸润,3例为黏膜内癌,肿瘤与周围组织有过度并可见胆道上皮内瘤变,10例为囊内乳头状肿瘤伴浸润性癌,其余32例为浸润性癌,其中普通型腺癌28例,黏液腺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3) 本组P53和CEA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差异性表达。P53在38.7%(12/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而在形成罗-阿窦的腺体表达阴性;CEA在61.3%(19/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在周围正常黏膜上皮和罗-阿窦的腺体中表达阴性;同样Ki67增殖指数在浸润性癌中明显高于黏膜内癌和囊内乳头状肿瘤。(4) 本组5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71个月,平均随访27.4个月,6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肝脏转移,14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5.6个月。结论 隐匿性胆囊癌的发病率极低,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绝大多数伴有胆囊结石。肉眼观病变局限,腺癌是最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其次为伴有浸润的囊内乳头状肿瘤。P53,CEA和Ki67有助于评判异型腺体的浸润深度和对鉴别肿瘤性腺体浸润、罗-阿窦形成和胆囊腺肌症有重要意义。大部分IGC临床分期较早,单纯手术切除能达到预期效果,TNM分期和高Ki67增殖指数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