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并分析在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每组39例,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试验组:电视胸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检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发现,经电视腹腔镜联合治疗的试验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如疼痛程度(4.3±1.2)分,(47.6±1.4)分、出血量(235.7±95.7)mL,(4432.5±98.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的试验组患者(3/39,7.69%)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12/39,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电视胸腔镜的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对纵隔肿瘤侵犯胸廓上口大血管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纵隔肿瘤侵犯胸廓上口大血管患者17例资料,均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统计患者手术完成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另在5年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统计患者生存情况,以此评价外科治疗方法对纵隔肿瘤侵犯胸廓上口大血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者),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者4例,胸内发生出血现象者2例(需二次开胸手术),伤口感染者5例,喉返神经损伤者2例,另有3例出现肺部水肿现象。5年时间内随访结果:3例失访,11例生存至今,3例死亡。结论外科手术对治疗纵隔肿瘤侵犯胸廓上口大血管患者具有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方式对行全胸腔镜手术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4例)和B组(64例),分别在全胸腔镜手术下行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比较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显著少于A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出血量>200 ml、纵隔淋巴结切除比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 d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中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方式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治疗在医源性创伤程度、术后康复时间及手术安全性方面较为接近;但肺段电刀切割方式应用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术中操作用时。  相似文献   
4.
乙酰胆碱对人心房肌脱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对人心房肌的脱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30例心脏手术患者的右心耳,部分用酶解法分离成单细胞,分别应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肌力换能器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组织动作电位、心肌收缩力和单细胞乙酰胆碱敏感钾电流(IK.ACh),并观察乙酰胆碱的作用。结果10μmol/L乙酰胆碱可降低心房肌收缩力,缩短动作电位时程,随着时间推移效应逐步减小,即出现脱敏现象。乙酰胆碱敏感钾电流(IK.ACh)出现类似的脱敏现象。结论ACh降低心房肌组织收缩力的作用有脱敏现象,脱敏的发生可能与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的脱敏及IK.ACh的脱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与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某院诊治的18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4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的临床资料.肺癌组术后随访46个月,计算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依据预后的不同分为生存组、死亡组和无瘤生存组、进展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YFRA21-1、CA19-9水平,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CC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组血清CYFRA21-1、CA19-9、SCC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但低于术前(P<0.05);随访结果显示术后46个月肺癌组患者总生存率为78.92%(146/185),无瘤生存率为59.46%(110/185).死亡组年龄≥60岁比例、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比例、血清CYFRA21-1、CA19-9、SCC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进展组年龄≥60岁比例、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比例、血清CYFRA21-1、CA19-9、SCC水平高于无瘤生存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分化程度、血清CYFRA21-1、CA19-9、SCC水平是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Ⅰ~Ⅱ期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CA19-9、SCC呈明显高表达,且血清CYFRA21-1、CA19-9、SCC水平与Ⅰ~Ⅱ期肺癌患者术后远期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存在关联,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治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外膜及外周脂肪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外周脂肪及冠脉外膜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血管外膜分组:Ⅰ组:正常对照冠脉(6例);Ⅱ组:冠心病者冠脉(5例);Ⅲ组:冠心病者乳内动脉(12例);Ⅳ组:冠心病者桡动脉(6例);Ⅴ组:冠心病者大隐静脉(14例).冠脉外周脂肪分组:冠心病组(16例),对照组(6例).各组分别行血管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CD68+抗体标记的免疫组化检测;冠脉外周脂肪脂联素及TNF-α的mRNA水平检测及CD68+抗体免疫组化检测.脂多糖( 100 μg/L)及硬脂酸(0.5 mmol/L)刺激培养的对照组冠脉外周脂肪细胞,检测上清液TNF-α及IL-6浓度.结果:与其他血管外膜比较,Ⅱ组冠脉外膜可见明显的巨噬细胞聚集带.冠脉外周脂肪内浸润巨噬细胞数,冠心病组:(39±7.1)个/400倍,对照组:(12±4.3)个/400倍,前者巨噬细胞浸润明显较后者密集,P<0.05;冠心病组脂联素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TNF-α的表达明显增高.对照组冠脉外周脂肪细胞经硬脂酸及脂多糖刺激后,上清液TNF-α及IL-6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者冠脉外周脂肪及冠脉外膜炎性细胞局部浸润产生的炎症反应促进了冠脉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心外膜脂肪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心外膜脂肪分泌多种脂肪因子,探讨心外膜脂肪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4例心脏手术患者,分非冠心病组(Ⅰ组,n=11)和冠心病组(Ⅱ组,n=23),于术前收集外周血,检测血浆中脂联素、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体外循环(CPB)前取两组患者心外膜脂肪及Ⅱ组患者腿部大隐静脉处皮下脂肪.分为A(Ⅰ组心外膜脂肪),B(Ⅱ组心外膜脂肪)及C(Ⅱ组腿部皮下脂肪)行CD6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脂肪中脂联素mRNA水平.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血清中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A组及C组脂肪CD68+细胞浸润明显减少,A组:12.0±4.3(P<0.05),B组:34.0±6.8,C组:4.0±1.6(P<0.01);与B组比较,A组及C组心外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明显高于B组,A组:(327.44±35.61)CNT/mm2(P<0.05),B组:(110.32±29.35)CNT/mm2,C组:(631.59±46.14)CNT/mm2(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局部产生的炎症反应促进了冠脉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孤立性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ILVN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UCG)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影像资料,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ILVN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28例ILVNC确诊患者的UCG及CMR检查影像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对ILVNC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2.4±16.7)岁。23例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促等,5例无明显症状。CMR检查诊断ILVNC 28例。UCG检查诊断ILVNC 25例,诊断扩张性心肌病1例,漏诊2例。此外,CMR发现3例患者左室心尖肌小梁内微小血栓,9例患者心肌内延迟强化;受病变累及心肌节段分析:CMR共发现163个节段,UCG共发现150个节段,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804,P=0.369>0.05);非致密化心肌厚度/致密化心肌厚度(NC/C) 测量结果:CMR为(2.53±0.42),UCG为(2.71±0.51),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55>0.05)。结论:UCG检查简便易行、经济,可以做为ILVNC影像学筛查的首选方法。CMR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对心尖显示更清晰,延迟强化可显示心肌瘢痕。与UCG相比,CMR检查不受声窗条件和操作者经验限制,可发现合并的肌小梁内微小血栓和心肌纤维化,有其独特的诊断优势,可作为UCG检查的有效补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花旗松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花旗松素在大鼠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对照组(C组)、花旗松素低剂量组(L组)及花旗松素高剂量组(H组).建立在体急性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不结扎冠脉,余三组结扎大鼠左前降冠状动脉30min后再灌注2h.术后测定各组局部受损心肌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S组相比,再灌注2h后C组左室内压峰值和±dp/dtmax明显下降,MDA含量及MPO活力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L组与H组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与C组比较,MDA含量及MPO活力下降明显,SOD活力显著升高,且两组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亦降低.结论 花旗松素对大鼠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