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1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3%氯化钠溶液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液体含量(TFC)和血钠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择期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3%氯化钠溶液2ml/kg组(H1组)、3%氯化钠溶液4ml/kg组(H2组)、3%氯化钠溶液6ml/kg组(H3组)和甘露醇组(M组)。H组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min内分别给予3%氯化钠溶液2、4、6ml/kg;M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其后输入复方乳酸钠5 ml·kg-1·h-1。用无创阻抗仪监测入室时(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T1)、切开硬脑膜(T2)和术毕(T3)时的MAP、HR、CO、TFC,同时记录PaO2、PaCO2、pH、Na+、K+血气分析,观察脑膜张力、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T3四组患者MAP明显降低(P0.05),T1四组CO明显降低(P0.05),而T2时H3组、M组和T3时H3组CO明显升高(P0.05),T2时H3组、M组和T3时H3组TFC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T3时H3组CO明显升高(P0.05),T2时H1组、H2组TFC明显降低、而H3组TFC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T1~T3四组PaO2明显升高(P0.05),T2四组PaCO2明显降低(P0.05),T3时H2组和H3组Na+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T2时H3组、T3时H2组和H3组Na+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H3组比较,H1组、H2组和M组脑张力为良的例数明显增加(P0.05)。与M组比较,H1组、H2组、H3组尿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甘露醇和高渗盐具有很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但是高渗盐可显著增加CO、TFC和Na+浓度,对老年患者具有增加心肺功能负担的风险,应该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在临床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 ,同时配以其他先进的辅助设备 ,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学科的内容 ,提高学习兴趣 ,在较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把书本上的知识尽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的目的 ,已成为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和进行尝试的课题[1,2 ] 。眼科学是近年来技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它不象其他学科 ,如内、外科等 ,对其临床症状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 ,多少有些感性认识 ,而眼科的临床症状恰恰相反 ,人们见到、了解的较少 ,对于刚刚进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25例糖尿病患者以中药辩证治疗,加饮食护理,来进行临床试验。结果:糖尿病护理过程中中医饮食护理比一般护理的效果好。结论:除药物治疗外,科学、良好的中医饮食护理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ARDS为肺水肿的一种临床类型,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肺脏内血管及组织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以致肺含水量增加,肺顺应性减低,肺泡萎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和极度呼吸困难窘迫症状,此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现将我院护理ARDS的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我院1991年9月~1993年7月,收容心胸手术后病人580例,本组年龄15~73岁,男9例,女6例,其中发生ARDS共15例占2.59%,死亡9例成功6例,成功率40%。手术类型:主动脉瓣置换1例,冠状动脉搭桥1例,法乐氏四联症1例,食道癌切…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CT及MRI检查阳性检出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脑电图 (EEG)、CT、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的EEG、CT、MRI的阳性检出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EEG的阳性检出率为 4 6 .15 % ,CT为 14 .4 9% ,MRI为 72 .7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优于EEG和CT。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的脑血流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脑梗死进展组51例和脑梗死非进展组83例患者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和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检测,对其脑血流速度异常率、血流异常的血管数目、颈、椎基底动脉系统同时受累情况以及不同血流速度患者比例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的血流异常率、血流异常的血管数目和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同时受累比例均高于非进展组(P<0.01或0.05),而两组流速增快血管数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的进展与脑血流速度的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多根血管的血流异常与脑梗死后的进展有关;颈椎基底动脉双循环系统同时受累较单一循环受累更容易导致梗死后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教学效果。方法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临床见习为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平台,以兰州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平行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考核成绩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高(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法有较高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同此教学法。结论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及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天津市城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以为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中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启示。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市4个城市社区956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筛查,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部位、大小,管腔狭窄或闭塞,以及血流频谱特征。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受试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结果 (1)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71.55%(684/956),且男性高于女性(79.08%对65.87%;χ2=20.067,P=0.000)。(2)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形成最常见,占81.58%(558/684),其次为内.中膜增厚(13.01%,89/684),中至重度狭窄或闭塞少见(5.41%,37/684),其中男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比例低于女性(7.08%对18.38%;χ2=19.269,P=0.000)、斑块形成比例高于女性(86.46%对77.16%;χ2=9.824,P=0.002)。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中位评分为1.79分,且男性高于女性[1.98(0.70,3.26)分对1.52(0.20,2.84)分;Z=2.304,P=0.042]。颈动脉斑块最多见于颈动脉球部(36.61%),其次为锁骨下动脉(22.18%)。颈动脉狭窄表现为颈内动脉狭窄(30名)、椎动脉狭窄(4名)、椎动脉闭塞(3名),其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0名。(3)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χ2=212.067,P=0.000),其中70岁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高于≥70岁者(10.68%对6.03%;χ2=5.101,P=0.024),≥60岁者颈动脉斑块(72.26%对28.99%;χ2=64.850,P=0.000)和中至重度狭窄或闭塞(5.24%对0.98%;χ2=10.174,P=0.001)检出率均高于60岁者。结论天津市城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具有较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颈部血管超声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简便无创、准确可靠,是脑卒中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载脂蛋白E(Apo E)ε4等位基因与血脂水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据Apo E基因分型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78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携带Apo Eε4等位基因组和不携带Apo Eε4等位基因组,以及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10分)和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10分),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前进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携带Apo Eε4等位基因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结果携带Apo Eε4等位基因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表达水平高于不携带Apo Eε4等位基因组[(3.25±0.85)mmol/L对(3.00±0.83)mmol/L,P=0.008;(1.20±0.30)mmol/L对(1.09±0.25)mmol/L,P=0.000]。前进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入院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00),而Apo Eε4等位基因并非其影响因素(P=0.343)。结论携带Apo Eε4等位基因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表达水平升高,但Apo Eε4等位基因并非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2003年7月在美国有14家医院或医疗中心开始了床边护理改革(TCAB),目的是重新设计内外科病房的护理,改善患者的安全性和住院护理的总体质量。TCAB项目主任Rutherford指出:“我们提出一个内外科病房改善的护理模式,真正在各方面创造更好的结果。这包括改善患者护理质量、减少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