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Fast-fix 360全关节内缝合技术修补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足踝与运动医学中心使用Fast-fix 360缝合技术修补经镜下确诊为内侧半月板Ramp区损伤病人15例,其中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23.6岁,病人均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均予以一期行ACL自体腘绳肌单束重建,6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亦同期处理。术后行膝关节标准化功能康复。收集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术后半年、1年分别复查患膝关节MRI,评估Ramp区损伤修复情况。结果病人随访13~26个月(平均17.8个月)。手术时间为(90.8±21.4)min,术中出血量为(50.5±10.6)ml。术后2例病人移植肌腱供区伤口浅表感染,经延长换药后均愈合;无伤口深部感染及膝关节感染;未出现腘窝血管神经损伤情况。术后半年及1年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半年MRI评估Ramp区的愈合率为73.3%,术后1年其愈合率提高至86.7%。结论使用Fast-fix 360全关节内缝合技术修补半月板Ramp区损伤,同时一期重建ACL,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可作为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一种常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改良肌间隙旁正中入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腰后部正中单一切口,双侧旁正中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25例(其中I度9例,Ⅱ度11例,Ⅲ度5例),分析手术前、后症状,神经功能变化及影像学资料,总结术式经验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本组腰椎滑脱症患者25例,完全复位22例,复位率88%;依据Nakano标准疗效评定,优良率为88%;所有患者术后脊髓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改良肌间隙旁正中入路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显露充分、出血少、创伤小,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观察并比较关节镜下骨隧道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通过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并获得随访的6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骨隧道缝线固定组(28例)和螺钉固定组(34例)。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2000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问卷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标准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12~32个月,平均16.5个月,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相近,且术后病人均未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缝线固定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50.46±4.59)分、(92.25±2.82)分,2000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由术前的(49.29±8.49)分提高到术后的(90.86±3.38)分;螺钉固定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49.06±3.85)分、(91.76±7.34)分,2000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由术前的(47.00±8.31)分提高到术后的(90.29±2.78)分;术后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802,t=-21.730,t=-44.723,t=-28.102,P均<0.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轴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Lachman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856)。病人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发现骨赘形成及髁间窝撞击表现。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骨隧道缝线固定或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均可获得牢靠固定,临床疗效理想,骨隧道缝线固定法在处理粉碎骨折及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操作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汤明  李谓林  鲁齐林  王寒琪  孔长旺  徐峰  蔡贤华  魏世隽 《骨科》2019,10(3):173-178,183
目的 比较塑型卵圆钳经皮微创缝合技术和切开缝合技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3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最终入组共7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36例)借助自制的塑型卵圆钳,通过小切口经皮缝合修复跟腱;常规组(34例)采用常规跟腱内侧纵行切口,连续锁边缝合修复跟腱。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的时间、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术后1年复查MRI评估跟腱修复状况。结果 两组病人获得16~44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其中微创组手术时间为(45.34±6.73) min,术中出血量为(15.12±4.11) ml;常规组手术时间为(69.33±13.44) min,术中出血量为(25.47±7.19)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2例病人切口延迟愈合,2例出现线结刺激症状,1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于术后半年外伤后再断裂;常规组3例伤口浅表感染,2例出现深部感染,无腓肠神经损伤及跟腱再断裂。末次随访AOFAS评分:微创组为(95.81±2.35)分,常规组为(93.61±4.83)分;微创组有29例病人(21.0±4.7)周(20~24周)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常规组有26例(23.0±3.5)周(21~31周)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MRI均显示跟腱连续性完整,未观察到跟腱囊性变。结论 自制塑型卵圆钳经皮缝合技术修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更快,且并不增加跟腱再断裂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男,53岁。因突发双下肢疼痛乏力18 h入院。患者18 h前不明原因突发双下肢疼痛伴乏力,未予治疗来我院。专科检查:双下肢腹股沟以下皮肤针刺痛觉过敏,双侧髂腰肌、股四头肌及背伸肌肌力Ⅲ级,双侧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右侧Babinski征阳性,会阴部皮肤针刺痛觉尚可,肛门括约肌功能尚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大鼠抗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AIA)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30只建立AIA大鼠模型后分为模璎对照组、0.1%及0.5%SF实验组,未造模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0.5%SF对照组,每组各10只.各组关节腔注射相应浓度药物或生理盐水0.1 ml,每周2次.6...  相似文献   
10.
李姣  孔长旺  李谓林  魏世隽  徐峰  蔡贤华 《骨科》2018,9(5):376-38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病人纳入研究,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为(28.1±6.4)岁;术前应力位X线片提示距骨倾斜25.5°±5.5°(18°~35°),距骨前移(10.1±1.8) mm(7~14 mm)。采用2.7 mm 30°短踝关节镜经前外侧入路观察,经前外侧辅助入路于腓骨远端和距骨外侧面距腓前韧带足印区制作骨隧道,跟骨外侧壁跟腓韧带止点处经皮透视制作骨隧道,取自体半腱肌肌腱对折编织成“Y”型,将移植物引入骨隧道,腓骨端使用袢钢板悬吊固定,距骨及跟骨端使用5.0 mm界面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末次随访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Sefton外侧副韧带重建疗效评价系统评估踝关节稳定性。结果 本组16例病人术后随访(16.8±4.3)个月(12~24个月),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复发。AOFAS评分为(89.2±4.8)分,VAS评分为(0.7±0.6)分。依据Sefton评价标准: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近期疗效理想,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