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无正压通气诱导在5分钟剖宫产中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我院启动5 min剖宫产产妇60例,年龄23~38岁,体重55~80 kg,孕周38~40周。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1μg/kg复合丙泊酚2 mg/kg组(R组)和氯胺酮0.5 mg/kg复合丙泊酚2 mg/kg组(L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插管(T1)、切皮(T2)、胎儿取出断脐时(T3)产妇SBP、DBP、H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胎儿娩出时间及胎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T1、T2时L组SBP、DBP明显高于R组,HR明显快于R组(P0.05),T3时两组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无正压通气诱导技术在5分钟全麻剖宫产中产妇血流动力学波动轻微,不增加胎儿/新生儿呼吸抑制的风险,可行性好,对母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开展产程中经口摄入能量管理的循证实践,构建审查指标,分析循证实践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变革策略。 方法 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确定临床护理问题,组建循证实践小组,系统检索、评价和汇总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并明确审查方法,2021年7月1日—8月20日进行基线审查,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循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促进因素,并制订相应的策略。 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18条最佳证据,制订13条审查指标,共9条指标准确执行率<60%,且其中5条准确执行率为0。助产士重视程度不够且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科室缺乏产程中限制经口摄入能量危险因素的评估工具、缺乏具体的饮食推荐方案及管理流程与宣教材料等是主要障碍因素,组织领导力强、有多学科团队支持、产妇及其家属参与积极性高等是主要促进因素,依此制订了相应的变革策略。 结论 该研究基于最佳证据和专业判断构建的审查指标科学、有效,具有适宜性和可行性,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分析与变革策略的制订可为推进产程中经口摄入能量管理临床实践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gabapentin, GBP)对大鼠腰5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 SNL)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P)的疗效及其对脑及腰段脊髓细胞因子和脊髓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6),即假手术对照组、SNL对照组、SNL+小剂量GBP组、SNL+中剂量GBP组和SNL+大剂量GBP组.术后第5天,假手术对照组和SNL对照组给予等渗盐水,SNL+小剂量GBP组、SNL+中剂量GBP组和SNL+大剂量GBP组分别给予GBP 100、200和400 mg/kg灌胃治疗.术前1 d、给药前1 h、给药后2、4、6、8 h分别测定左后肢回缩压力阈值(paw withdrawal pressure threshold, PWPT)和回缩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给药后9 h取大鼠右脑及腰段脊髓,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hecrosing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表达和腰段脊髓NF-κB的活性. 结果 ①左后肢痛阈改变:与假手术对照组比,SNL对照组、SNL+小剂量GBP组、SNL+中剂量GBP组、SNL+大剂量GBP组术后PWPT和PWL均下降(P<0.01);与SNL对照组比,GBP治疗后SNL+小剂量GBP组PWPT和PWL在给药后2 h,SNL+中剂量GBP组在给药后2、4 h,SNL+大剂量GBP组在给药后2、4、6、8 h,PWPT和PWL上升(P<0.05).与SNL+小剂量GBP组、SNL+中剂量GBP组比较,SNL+大剂量GBP组在给药后4、6、8 h PWPT和PWL上升(P<0.05).②右脑及腰段脊髓细胞因子改变:与假手术对照组比,SNL对照组、SNL+小剂量GBP组、SNL+中剂量GBP组和SNL+大剂量GBP组右脑和腰段脊髓TNF-α、IL-6及 IL-10表达上升(P<0.05).与SNL对照组比,SNL+大剂量GBP组右脑和腰段脊髓TNF-α、IL-6表达下降,IL-10表达上升(P<0.01);SNL+中剂量GBP组腰段脊髓TNF-α、IL-6表达下降,IL-10表达上升(P<0.05).③腰段脊髓NF-κB改变:与假手术对照组比,SNL对照组、SNL+小剂量GBP组、SNL+中剂量GBP组和SNL+大剂量GBP组NF-κB活性上升(P<0.01).与SNL对照组比,SNL+中剂量GBP组和SNL+大剂量GBP组NF-κB活性下降(P<0.05). 结论 GBP可有效治疗大鼠SNL后NPP,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减低脊髓NF-κB活性,抑制脊髓和大脑TNF-α及IL-6表达,增强IL-1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模式下产妇发生爆发痛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15例,年龄20~45岁,孕期≥37周,单胎头位,ASA Ⅱ或Ⅲ级。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负荷剂量15 ml,脉冲剂量10 ml/h,单次追加剂量8 ml,锁定时间30 min,极限量30 ml/h。当产妇出现爆发痛时给予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共10 ml追加,根据产妇是否发生爆发痛分为两组:爆发痛组和无爆发痛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和分娩镇痛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爆发痛的相关因素。
结果 93例(43.2%)产妇发生爆发痛。与无爆发痛组比较,爆发痛组产间发热率明显升高、分娩镇痛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膜外镇痛中断、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和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硬膜外镇痛中断、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抑郁是女性围产期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在目前社会和医疗环境中,围产期抑郁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治疗。围产期抑郁不利于女性身心健康,也会对其子女认知和行为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围产期抑郁作为女性围产期自杀的首要病因,及早识别和治疗会降低围产期抑郁女性自杀率。本文就治疗和预防围产期抑郁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在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作为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激素治疗、氯胺酮、分娩镇痛等新兴方法也为围产期抑郁的防治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吗啡缓解侧切产妇产后会阴部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要求自然分娩且经历侧切的产妇145例,随机分为三组,脐带结扎后硬膜外分别给予内含1 mg吗啡(M1组)或2mg吗啡(M2组)的生理盐水10ml,或单纯生理盐水10ml(C组)。随访记录产妇产后24h内静息和活动状态现实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及活动时PPI中重度疼痛出现时间;同时记录吗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静息状态PPI中重度疼痛的比例M2组(2.1%)明显低于M1组(15.7%)和C组(19.1%)(P0.05);活动状态PPI中重度疼痛出现时间M2组(15.7±1.4)h明显晚于M1组(11.0±0.9)h和C组(11.0±1.0)h(P0.05)。然而,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的累积发生率M2组(102.1%)明显高于M1组(43.1%)和C组(12.8%)(P0.05)。结论脐带结扎后硬膜外注射2mg吗啡虽然显著减低产妇静息PPI中重度疼痛的比例并推迟活动时PPI中重度疼痛的出现时间,但是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需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2例。三组均使用首次剂量(0.12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 ml,镇痛泵均使用(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0ml。PIEB1组(P1组):5ml/30min,首次剂量注入30min后开始脉冲给药;PIEB2组(P2组):10 ml/60 min,首次剂量注入60 min后开始脉冲给药;CEI组(C组):10ml/h,首次剂量注入后立即开始持续给予背景剂量。三组均设置PCA量5ml,锁定时间30min。记录镇痛期间宫缩疼痛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VAS评分3分的例数和(MBS)评分1分的例数;记录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镇痛药物用药总量、催产素使用量、PCEA按压次数,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间发热的例数;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在分娩镇痛开始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镇痛前,P2组VAS3分的比率明显低于P1组和C组(P0.05)。镇痛期间,P1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P2组和C组,P2组单侧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P2组镇痛药物用药总量、PCE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明显长于P1组和C组(P0.05)。P1组与P2组器械助产与产间发热的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给予首次剂量后,间隔60min行PIEB模式注射技术,是一种更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娩潜伏期硬膜外镇痛对宫缩的影响.方法 单胎头位正常初产妇120例分为三组:E组和D组在分娩潜伏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D组在镇痛开始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C组未镇痛.观察镇痛开始时(T0)、镇痛1 h(T1)、2 h(T2)时疼痛评分(VAS)和宫缩强弱的变化,T0和T2时产妇血浆皮质醇(Cor)、催产素(O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前列腺素E2和前列腺素F2a的代谢物(PGEM和PGFM)、雌二醇(E2)、孕酮(P)等激素水平的变化,记录缩宫素使用情况.结果在T1、T2时,C组VAS评分明显高于E、D组(P<o.01).C组宫缩强度显著优于E、D组(P<0.01或P<0.05),D组显著优于E组(P<0.05).C组缩宫素使用率显著小于E、D组(P<0.01或P<0.05),D组显著小于E组(P<0.05).与C组比较,E组或D组第一产程延长约80 min(P<0.01),第二产程延长约10 min(P<0.01).在T2时,C组血浆Cor、CRH、OT、PGEM、PGFM水平明显高于E、D组(P<0.05),D组血浆CRH、PGEM和PGFM水平明显高于E组(P<0.05).结论 分娩潜伏期硬膜外镇痛可致宫缩抑制;神经阻滞后应激反应减轻致一些促宫缩激素分泌减少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由助产士全程分娩陪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潜伏期后实施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A组)、分娩镇痛(B组)和导乐陪伴(C组),每组20例.记录产妇生命指征、镇痛镇静效果、分娩过程、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A和B组镇痛优于C组(P<0.01),A、C组产程短于B组(P<0.05),A组产妇满意度最高.组间新生儿评估指标无显著差异.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雷米芬太尼静脉全程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镇痛效果确切、产程缩短,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行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在乳腺肿块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无阿片类药物麻醉组(A组)和常规阿片类药物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1 min(T3)和10 min(T4)的MAP和HR。记录两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2、12和24 h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相比,两组在T1~T4时MAP和HR均降低(P<0.05)。T1~T4时,A组患者MAP和HR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12、24 h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5),而术后分泌物增加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复合用药行无阿片类药物麻醉的麻醉效果与常规阿片类药物麻醉的乳腺肿块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