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老年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行ESD治疗的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9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各49例。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和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老年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发病部位以升结肠、乙状结肠多见,而在中青年组中,发病部位以直肠多见,两组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内均无复发情况发生。结论 和中青年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且复发率较低,能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气囊内镜治疗小肠巨大息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应用双气囊内镜对小肠巨大息肉进行镜下切除的情况:包括息肉的大小、形状、病理、息肉切除方法及手术并发症等,并对患者的内镜随访情况和外科干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共检出小肠巨大息肉488枚,成功切除442枚(直径20~30 mm 112枚,31~50 mm 280枚,>50 mm 50枚;最大者长径达80 mm),术中出血47例(10.6%),术后出血4例(0.9%),并发穿孔2例(0.5%).11例患者因息肉巨大无法镜下摘除转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谨慎使用双气囊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可安全摘除绝大多数小肠巨大息肉.这项技术不仅节省了医疗费用,还可以有效避免因外科手术引起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Meckel憩室的临床特点,明确经肛气囊辅助小肠镜对Meckel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01至2018.01.01期间于我院诊断及治疗的Meckel憩室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经过及病理结果等信息,对同时完善经肛气囊辅助小肠镜检查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配对比较两种方法对Meckel憩室位置的评估差异。结果 37例成人Meckel憩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35±15.25)岁,男女比例为3.6:1,主要症状包括便血(28/37),黑便(5/37),腹痛(4/37)。经肛小肠镜检查之前,20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13例行胶囊内镜检查,7例行经口小肠镜检查,6例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5例行血管造影检查,均未发现Meckel憩室。37例患者中1例因出血性休克直接行开腹手术治疗,其余36例均行经肛小肠镜检查并明确术前诊断后行外科手术治疗,经肛小肠镜下及外科手术中评估Meckel憩室距离回盲瓣的距离分别为(94.03±18.93)cm,(92.08±23.83)c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37例憩室的长度平均为(5.66±2.16)cm,其中憩室中合并胃黏膜异位者8例,胰腺异位1例,1例合并粘液腺癌。结论 成人Meckel憩室主要以便血为主的消化道出血症状就诊,经肛气囊辅助小肠镜对成人Meckel憩室的术前定性及定位诊断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2岁,因腹痛、腹泻、呕吐4d,便血1d,于2004年3月2913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大便5~6次,d,呈鲜红色,伴有少许黏液。高血压、冠心病史32年,服用降压药及抗心肌缺血药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60/90mmHg,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呜音正常,无腹水征。入院当日肠镜检查结果:回盲瓣呈唇型,阑尾开口未见异常,升结肠、结肠肝区、横结肠、结肠脾区黏膜轻度充血,未见息肉或溃疡、降结肠距肛门约45~50em处见一菜花样病变,表面糜烂污秽,  相似文献   
6.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消化内镜(包括胃镜、结肠镜)和常规小肠造影等检查提示阴性,但仍存在不明来源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根据临床上有无明显的出血,可分为不明原因显性出血和不明原因隐性出血[1]。双气囊电子小肠镜(DBE)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Ro 60变异体1在胃癌多药耐药中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克隆Ro 60变异体1编码基因,构建Ro60变异体1编码基因的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导入SGC7901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基因转染细胞进行鉴定,通过MTT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蓄积的阿霉素.结果:成功构建Ro 60变异体1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导入SGC7901,其表达量明显增加;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提示,与SGC7901和SGC7901-pcDNA3.1细胞相比,转染细胞对长春新碱(IC50:2.87±0.10mg/L vs 0.47±0.07 mg/L,0.63±0.08 mg/L,P<0.01)、5-氟尿嘧啶(IC50:3.89±0.12 mg/L vs0.59±0.17 mg/L,0.92±0.12 mg/L,P<0.01)、丝裂霉素(IC50:1.02±0.06 mg/L vs 0.50±0.04mg/L,0.73±0.09 mg/L,P<0.05)、顺铂(IC50:1.15±0.06 mg/L vs 0.46±0.04 mg/L.0.52±0.05 mg/L,P<0.01)、阿霉素(IC50:0.45±0.03mg/L vs 0.15±0.03 mg/L,0.16±0.02 mg/L,P<0.01)的敏感性减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细胞内阿霉素的蓄积减少(50.39±2.09 mg/L vs 94.99±4.07 mg/L,88.06±2.67mg/L,P<0.01).结论:Ro 60变异体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显示多药耐药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重组α型干扰素(IFN-α)基因序列,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人工合成新型重组IFN-α基因全长,将PCR扩增产物与pUC18进行双酶切后构建克隆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经蓝白斑筛选,提取质粒,以EcoRI和BamHI双酶切,插入表达载体pBV220,转化至大肠杆菌,42℃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超声破菌,抽提复性后以Sephacryl S-200HR分离获得目标蛋白。在转染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中,研究其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读码框经测序与预期一致,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获得证实,与2.2.15细胞培养8d,对HBeAg和HBsAg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地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BV220-IFN-α,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融合表达,重组表达的新型重组IFN-α具有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7—2014年收治的8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与诊治方法。结果 8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以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肠梗阻、腹部包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恶性肿瘤30例,病理类型以腺癌、恶性间质瘤、淋巴瘤、印戒细胞癌为主;良性肿瘤50例,病理类型依次为良性间质瘤、错构瘤、腺瘤、血管瘤、脂肪瘤。原发性小肠肿瘤多发生于空肠,其次为十二指肠、回肠、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气囊辅助内镜对小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胶囊内镜、腹部CT和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分别为97.5%、88.2%、68.8%、66.7%,P<0.01)。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气囊辅助内镜在小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应用气囊辅助内镜、胶囊内镜、腹部CT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可明显提高小肠肿瘤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DBE)在诊断和治疗小肠不全性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04/2011-09,对107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了DBE检查,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DBE镜下治疗.结果:10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共接受DBE检查189例次(经口检查122例,经肛门检查67例,其中双侧对接检查45例).共有98例明确了梗阻原因,诊断率为91.6%(98/107).对其中64例患者(56例为发现小肠巨大息肉的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8例为良性小肠狭窄患者)共进行了175例次镜下治疗:包括小肠息肉切除167例次,扩张治疗8例次.50例患者(78.1%,息肉切除45例,扩张治疗5例)经内镜治疗后肠梗阻症状消失或缓解.189例次DBE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小肠穿孔,2例引起血色素下降的消化系出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7%(5/189).结论:DBE对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能对部分患者提供镜下治疗,避免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在不完全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