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存在交谈等方式,对疾病不同阶段,不同文化程度及性格特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致脑血流灌注降低的空间模式,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CTA与基于动脉自旋标记的灌注多模态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测量颈动脉狭窄程度;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观察轻度狭窄组和中至重度狭窄组患者脑血流灌注变化,以及颈动脉狭窄致脑血流灌注改变空间模式;基于兴趣区的方法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结果 22例单侧(左侧13例、右侧9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13例为轻度狭窄、9例为中至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组相比,中至重度狭窄组患者动脉自旋标记显示双侧(患侧显著)顶叶(t=-2.382,P=0.014)、额叶(t=-2.354,P=0.015)和半卵圆中心(t=-2.283,P=0.017)脑血流量降低,且基本位于双侧(患侧显著)分水岭区;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的脑血流灌注改变区域也位于双侧(患侧显著)分水岭区(r=-0.479,P=0.024)。结论单侧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以患侧显著的双侧分水岭区脑血流灌注降低,且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水平与一般人群的差异,并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五个省(市)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数据,与一般人群白细胞计数正常值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确认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共7314人,其中男性5595人(76.50%),女性1719人(23.50%),平均年龄为(37.71±10.14)岁,白细胞计数均值为(6.29±1.60)×109/L,一般人群白细胞计数为(6.50±1.53)×109/L,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较一般人群低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的白细胞计数低于男性,且在年龄小于50岁的人群中,白细胞计数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省市体检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也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和地区因素后,不同职业照射类别人员的白细胞计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在正常医学参考值范围内,但低于一般人群,可能与性别、年龄和不同地区体检机构之间的差异有关,尚不能认为与职业照射类别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门静脉瘤(portal vein ametryem,PVA)合并少见并发症的影像学特点,并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对PVA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3D DCE-MRA对10例PV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及记录PVA的部位、大小、范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0例PVA患者,瘤体位于脾静脉3例,肝内门静脉3例,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部2例,门静脉主干2例。PVA最大径从8.39cm到2.00cm不等。PVA患者伴发多种少见并发症,通过3D DCE-MRA不同的三维重组技术能很好的显示。结论:3D DCE-MRA有效的诊断PVA,充分的显示门静脉的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的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及探讨扩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覆盖面的对策。方法在云南和广西部分地区5个MMT门诊分别选取26名参加MMT的HIV感染者、17名参加MMT的HIV感染者家属及23名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影响MMT门诊HIV感染者参加抗病毒治疗的因素主要有缺乏正确的知识、歧视和经济困难,研究对象对在MMT门诊实行直接督导下的抗病毒治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trategy,DOTS)认同比例偏低,认为可能在保护病人隐私、对MMT门诊医生进行培训及建立相关部门之间衔接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在美沙酮门诊开展DOTS,需要建立相关部门间工作衔接机制,完成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并对目标人群及其家庭进行宣传教育和适当的关怀救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在校学生和教师对核辐射的认知水平,探讨可能影响核辐射认知的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共47个问题,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对辐射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用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用卡方检验进行不同组别之间的比较,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收集1937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学生1038人,教师899人。在10道核辐射认知问题中,教师和学生正确回答核辐射认知问题的数目分别为7.58个和6.61个,教师的认知水平高于学生(t=-10.93,P<0.05);男性和女性正确回答的数目分别为7.38个和6.80个,男性的核辐射认知水平高于女性(t=6.30,P<0.05)。受访者中72.06%学生和85.21%教师希望接受核辐射宣教,受访者最信任专家的意见,接收度高的宣教途径是电视和互联网。结论 应当加强学生的核辐射知识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采用接受度高的形式加强对公众的核与辐射知识的科普宣传,可能促进核与辐射认知的提高和核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LVO-AIS)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血管再通成功率高且能带来显著获益。随着治疗时间窗的延长,合理的影像学评估对于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至关重要。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在检查内容及提供的信息上各有优势,关键影像学信息有助于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本文将对LVO-AIS患者机械取栓影像学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_目的:采用全脑CT灌注成像(WB-CTPI)联合CT血管成像(CTA)从血管解剖形态和脑血流动力学方面对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术后血管损伤导致的缺血并发症进行分类和早期诊断。方法:5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显微手术或血管介入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或临床怀疑有缺血并发症的患者行动态容积CT 扫描,并行 WB-CTPI 和CTA重组。通过CTA评估父血管或分支血管与血管夹或弹簧圈的关系。WB-CTPI定量测量患者患侧与对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 8例患者中,15例经 WB-CTPI证实有缺血并发症,CTA 按血管损伤情况分为:Ⅰ型6例,血管夹或弹簧圈导致父血管狭窄,其中2例CBF降低,CBV降低或正常,4例CBF与CBV正常,6例患者TTP、TTD和MTT均延长;Ⅱ型2例,血管夹导致父血管或分支血管闭塞,CBF和CBV降低,TTP、TTD和MTT延长;Ⅲ型7例,不明原因或无法判断的血管损伤,CBF降低,CBV 降低或正常,TTP、TTD 和 MTT 明显延长。结论:WB-CTPI联合CTA不仅能够对血管损伤进行分型,还能够根据血流动力学损伤情况进行脑梗死预测,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及其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相关性。方法:对19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模型,并于栓塞后30min、2~3h和6~7h分别行MRI扫描,测量并计算闭塞侧脑缺血部位及对侧对称区域的脑血流量(CB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绝对值和相对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BF与ADC相对比值的相关性。结果:17只大鼠模型纳入数据分析。栓塞后不同时间点闭塞侧CBF及ADC值与对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min CBF:t=9.04,P<0.001;30min ADC: t=18.00,P<0.001;2~3h CBF:t=12.55,P<0.001;2~3h ADC:t=24.02,P<0.001;6~7h CBF:t=10.32,P<0.001;6~7h ADC:t=18.38,P<0.001)。不同时间点脑缺血部位的CBF与ADC相对值间均具有相关性(30min:r=0.665,P=0.004;2~3h:r=0.724,P=0.001;6~7h:r=0.835,P<0.001)。结论:3D-ASL能够用于评估大鼠缺血脑组织的损伤情况,CBF与ADC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与常规三维血管造影(3 D-CTA)对比,探讨四维血管造影(4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80例怀疑颅内动脉瘤或因眩晕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采用4D-CTA扫描模式检查,对比剂30 ml;B组采用常规3D-CTA扫描模式检查,对比剂60ml.测量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进行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使用5分法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对比A组与B组间辐射剂量.对进行DSA检查的患者,以DSA为金标准计算4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A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CT值高于B组(P<0.01).A组与B组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SNR无显著差异(分别为P=0.68、P=0.25).A组与B组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NR无显著差异(分别为P=0.89、P=0.59).A组与B组间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A组辐射剂量较B组降低30%.4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4.12%、90.00%、94.12%、90.00%、92.59%.结论 4D-CTA由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扫描实现的动态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不低于常规3D-CTA.4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