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随访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9月运用MIPPO技术使用锁定钢板治疗3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23例,女13例.根据AO/OTA分型:A2型4例,A3型10例,B1型5例,B2型11例,C1型3例,C2型3例.经肩前外侧横行或纵行做皮肤切口,纵行分离三角肌,探及骨折,直视下间接和直接复位.经骨表面肌肉下隧道向骨折远端插入锁定钢板,于钢板远端做纵行切口,远近端分别用锁定螺钉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指导功能锻炼,并评定其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50.1±11.3)min,出血(76.3±18.7)ml,手术切口(4.5±0.8)cm.36例均获随访12~17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1.2)周.按Neer评分标准,总优良率为86%.结论 利用MIP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创伤小、骨愈合时间短,能得到较好的影像学复位,术后疼痛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锚钉固定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撕脱骨折的最佳入路,指导临床手术操作。方法将6具尸体膝关节标本分别进行实验,使用克氏针为导针,进针点为髌骨内外上缘、髌骨体部中点两侧、髌骨内外下方,止于髁间嵴前部。以胫骨髁间嵴前部的垂直线为测量标准线,在屈曲30°、60°、90°及内旋、中立、外旋位时测定克氏针与标准线的夹角(正位A角、侧位B角),并观察进针有无阻碍。结果膝关节外旋位时髁间嵴前部暴露最充分,屈曲90°时,进针没有明显阻碍。第2、4、6组在外旋位、中立位时A角均远大于第1、3、5组,内旋位时小于1、3、5组(P0.01),而B角基本相似(P0.05)。内侧进针时中立位A角远大于外旋位A角(P0.01)。第3、4、5、6组的B角远大于第1、2组结论膝关节屈曲90°外旋位时髌骨内上方进针是关节镜下锚钉固定ACL撕脱骨折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3.
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治疗髋臼严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该技术治疗27例患者,髋臼骨缺损分型(AAOS分类)Ⅰ型6例,ⅡC型4例,Ⅲ型17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7分,术后根据临床及x线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该方法重建髋臼,术后假体脱位1例,原因是重建钛板前倾过多与大粗隆发生撞击,经凿去部分粗隆骨质消除撞击因素后治愈。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a,Harris评分平均87分。X线无1例患者的髋臼骨床、移植骨、重建钛板和聚乙烯内衬交界面出现透亮带。[结论]髋臼钛板加颗粒植骨可有效修复髋臼骨缺损,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具有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5年10月,对34例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使用可膨胀PFN固定,骨折按Evans分型:Ⅱ型4例,ⅢA型6例,ⅢB型8例,Ⅳ型16例;其中合并股骨干骨折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8~52周(平均25周)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8~20周,平均12周。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膨胀PFN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稳定、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正椎间盘退变是指椎间盘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它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可引起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骨赘形成,导致腰腿痛、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或脊髓压迫。对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柱疾患可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脊柱融合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相关疾病的"金标准",但  相似文献   
6.
应用MIPPO 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8年1月运用MIPPO技术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45例胫骨远端骨折,男30例,女1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1例,闭合性骨折34例,累及关节面13例。15例骨折闭合复位,30例骨折有限切开复位。结果45例均获随访6~15个月,平均12月,1例闭合复位骨不愈合,重新切开复位植骨后愈合,6例胫骨远端骨折延迟愈合,余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4.2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30例,良13例,中2例。优良率93.3%。结论应用MIPPO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效果,并比较扩髓与非扩髓技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对68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实施了急诊清创、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扩髓组36例(Gustilo分型Ⅰ型5例,Ⅱ型8例,ⅢA型17例,ⅢB型6例);非扩髓组32例(Gustilo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A型16例,ⅢB型7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早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感染、内固定物失败、膝前痛等。结果 扩髓组平均手术时间较非扩髓组长8.8min;术后3例出现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扩髓组1例,非扩髓组2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扩髓组为29周,非扩髓组为30周。骨不愈合共5例(7%),扩髓组2例(6%),非扩髓组3例(9%);畸形愈合共3例(4%),非扩髓组2例(6%),扩髓组1例(3%);5例出现感染(7%),扩髓组3例(9%),非扩髓组2例(6%);膝前痛扩髓组16例(44%),非扩髓组12例(38%)。以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钉断裂11例(17%),扩髓组2例(12%),非扩髓组9例(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可有效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扩髓在开放性胫骨骨折中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膝前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①探讨不同直径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对颈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影响。②椎间融合器植入法改进 ,最佳融合器直径的选择 ,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成人新鲜颈椎标本 12具 ,实验应力分析 ,对颈椎的稳定性与不同程度切除终板、植入不同直径融合器后的生物力学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椎间融合器植入后 ,颈椎强度增加 2 2 % ,椎体应变下降 15 % ,而刚度增加 43 % ,位移减小 2 0 % ,与植入前颈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颈椎稳定性得到增强。②在改进植入法中 ,选用直径 11~ 12mm融合器 ,其覆盖椎体终板超过 3 0 %以上 ,接触面积达 65 %以上 ,颈椎最稳定 ,其椎体应变、融合器位移及沉降率最小。结论 :颈椎前路螺纹状椎间融合器植入是一种有效的初始稳定手段 ;改进植入法应选用直径 11~ 12mm之椎间融合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脑脊液柱、椎管MR T2像横断面面积相互比值与颈前路次全切减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于MR T2像上测量66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脊髓、脑脊液柱、椎管的横断面面积,作相互比值,以所有患者上述比值的均值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比值组和低比值组,并以日本骨科协会(JOA)标准比较两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比值组术的疗效差别。结果脊髓/椎管面积比值≥40%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比值低于40%组(P<0.001);脊髓/脑脊液柱面积比值≥46%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比值低于46%组(P<0.05);脑脊液柱/椎管面积比值≥82%组与低于82%组之间颈前路椎体次全切JOA改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相对于椎管或脊髓相对于脑脊液柱比值的大小,可作为临床行脊髓型颈椎病术前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采用股骨膨胀髓内钉(Fixion PF)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侵袭性、并发症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比较。方法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随机将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股骨膨胀髓内钉(Fixion PF),另一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分别对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Fixion PF组42例,平均随访为13.5月,DHS组共78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2月。DHS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均高于Fixion PF组,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DHS组17.9%(14/78),Fixion PF组14.3%(6/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骨折平均愈合时间:DHS组为4.7月,Fixion PF组为4.2月,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DHS组和Fixion PF组分别为:85.6%和86.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应用Fixion PF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但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