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抗凝药物在经颈静脉穿刺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hunt,TIPSS)术后预防和治疗分流道异常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过TIPSS治疗患者术后服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治疗情况,对比随访期间出现分流道异常的发生几率。结果:TIPSS术后1周、3个月抗凝治疗对分流道有无异常影响不大;术后6个月抗凝治疗有效,但两种抗凝药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个月及以后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疗效和非抗凝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服用华法林组仍然存在较高的分流道通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IPSS术后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可有效降低分流道狭窄和(或)闭塞,提高近期和中期临床疗效,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传统CT与Dyna-CT+3D技术对射频消融治疗第一肝门区恶性肿瘤的引导作用.方法 141例肝门区恶性肿瘤(190个肿瘤)行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不同引导方法 (Dyna-CT+3D及传统CT)下穿刺成功率,肿瘤坏死、存留和复发率及肿瘤血清学指标等,并随访对比2组病例的生存率、生存时间.结果 在Dyna-CT+3D治疗组中,112处病灶第1次 穿刺成功率 87.50%(98/112),2次成功率92.86%(104/112),另有6例为多次穿刺(≥3次);传统CT组中78处病灶第1 次穿刺成功率 60.26%(47/78),2次成功率78.21%(61/78),另有14例为多次穿刺(≥3次),Dyna-CT+3D组的平均穿刺次数明显少于传统CT组(2.86±1.20 vs 5.18±1.23,P<0.05).Dyna-CT+3D治疗组术后肿瘤原位复发率(5.36%)低于传统CT组(14.10%),而2组肿瘤坏死率(Dyna-CT+3D治疗组vs传统 CT 组:96.43% vs 97.44%)、瘤旁复发率(Dyna-CT+3D 治疗组 vs 传统 CT 组:18.75% vs 19.23%)无明显差异.2组AFP改善率无明显差异.2组间3~40个月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Dyna-CT+3D治疗组较重并发症例数少于传统CT组.结论 应用DynaCT+3D技术对第一肝门区恶性肿瘤进行射频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定位准确,实时定位,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介入诊疗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龄膀胱癌患者急性大出血介入栓塞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对18例80岁以上高龄膀胱癌急性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并对术后并发症、血尿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全部18例患者共进行22例次介入治疗,双侧髂内动脉插管成功率100%(22/22)。血尿于术后数小时开始变淡,术后24、48及72h肉眼血尿消失分别为15(68.2%)、5(22.7%)及2(9.1%)例次。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臀部皮肤及软组织疼痛不适18(81.2%)例次,发热15(68.2%)例次,食欲不振4(18.2%)例次。结论:对于高龄膀胱癌患者出现的急性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功能评价对肝硬化患者TIPSS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术前的肝储备功能及肝脏容积的评价对TIPSS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行TIPSS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同时测量肝脏容积,探讨二者与肝性脑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TIPSS术对肝储备功能及肝脏容积不同的肝硬化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及病死率(P〈0.01)。结论术前正确评价肝储备功能和肝脏容积,恰当选择适应证将会减少病死率,对于TIPSS手术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是发生在十二指肠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临床上很少见 ,195 6年Adams[1] 报告时 ,国外文献中仅有 2 0例。以后又有数例报告 ,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 ,本病多发生在婴幼儿 ,成年人发病率低 ,其术前诊断非常困难。我们遇到 1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1岁 ,上腹疼痛 2年余伴腹泻 ,近一年来体重下降 ,纳差。查体 :慢性病容 ,皮肤粘膜无黄染 ,剑突下及右上腹有压痛 ,未触及包块 ,肝脏肋缘下可及 ,脾未及 ,移动性浊音可疑 ,双下肢无浮肿 ,血压、脉搏均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检查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治疗结肠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以期寻找晚期结肠癌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结肠癌肺转移病例82 例,均经病理证实,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卡培他滨组与卡培他滨化疗组。结果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卡培他滨组和卡培他滨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36.8% 和29.5%,半年、1 年、2 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6.3%、368%和90.9%、59.1%、363%,前两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结肠癌肺转移的有效方法,与单用卡培他滨比较,能更有效地控制肺内转移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经皮肝穿注射无水乙醇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刘福全岳振东张红梅殷其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及经皮肝穿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肝癌已广泛用于临床,但两种技术联合应用报道的较少[1,2]。现将我院应用这种联合技术治疗肝癌的...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7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诊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方法对 1988年 5月至 2 0 0 1年 7月临床收治的 78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 ,将导管超选至出血动脉 ,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 ,共栓塞 86根动脉 ,其中胃左动脉 4根、胃十二指肠动脉2 1根、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 5 9根、隔动脉 1根及肝动脉 1根。全部患者随访 1~ 10年。结果技术成功率 10 0 % (86 /86 ) ,立即止血 10 0 % (78/78) ,2 0 5 % (16 /78)复发出血。 78例患者中 71例出现腹痛、4 9例腹胀等轻微合并症。无胃肠道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定位准确、安全有效 ,同时为外科手术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40%碘油乳化成40%碘油乳剂,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和观察,然后探讨其对动物肝脏的增强效应。材料和方法40%碘油10ml、蒸馏水15ml、两种适量的乳化剂及其他物质混合后形成初乳,应用乳均机和超声乳化机将初乳乳化成40%碘油乳剂。11只杂种犬,在不同时期静脉、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分别注射稀释为15%碘油乳剂及60%泛影葡胺,然后在不同时期行CT扫描。结果乳剂颗粒平均直径0.63u,95%在1.0u以下,最大不超过5.2u,放置12个月颗粒大小分布不变。静脉乳剂肝脏增强最大平均CT值为75HU,泛影葡胺为21.8HU(P<0.01);肝动脉乳剂最大平均CT值为120.5HU,泛影葡胺为50.7HU(P<0.01);间接门脉乳剂最大平均CT值为117.8HU,泛影葡胺为41.6HU(P<0.01)。结论我们制作的碘油乳剂颗粒小、稳定性好、毒性低、显影力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