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行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53例(68个动脉瘤)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68个动脉瘤,共置入60枚PED,技术成功率为100%。40例54个动脉瘤单纯应用PED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48个,无明显滞留6个;13例(14个动脉瘤)联合应用PED和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均致密栓塞。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4/53)。53例临床随访6~28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末次随访时,47例未破裂动脉瘤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6例破裂动脉瘤中,预后良好2例,mRS评分3分1例,4分1例,死亡2例。46例DSA随访4~8个月(中位数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67.9%。22例(28个动脉瘤)DSA随访9~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85.7%,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总体安全、有效,但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鼻蝶入路垂体手术中及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并探讨术中及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行经鼻蝶入路垂体手术276例患者(其中垂体腺瘤270例,垂体脓肿3例,粘液囊肿2例,垂体转移瘤1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术中、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进行探讨。结果108例(39.1%)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4例(5.1%)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合并脑膜炎)。14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8例平卧5~7d后脑脊液漏消失;6例经蝶窦再探查,重新封闭后3例治愈,1例行腰椎穿刺置管脑脊液引流5d后治愈,2例引流1周症状无改善,经内镜修补漏口后脑脊液漏停止。未发现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类型、手术放疗史与术后脑脊液漏之间有相关性。结论术者经验是减少术中脑脊液漏的重要因素,积极重建封闭鞍底是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关键,及时重新蝶窦探查,封闭鞍底,选择性腰椎置管引流,必要时经内镜等措施修补漏口,可有效治疗术后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晚时间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20年5月—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超晚时间窗前循环LVO-AIS患者88例,根据是否实施血管内治疗(机械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分为血管内治疗组37例和药物治疗组51例。比较2组闭塞部位、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核心梗死体积>50 mL比率等临床资料;以及90 d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90 d内病死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血管内治疗组年龄、性别比例、既往史、闭塞部位、入院时NIHSS及吸烟、发病时间<48 h、醒后卒中、核心梗死体积>50 mL比率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治疗组行单纯机械取栓20例,行机械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17例,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为94.59%。血管内治疗组90 d预后良好率(56.76%)高于药物治疗组(29.41%)(χ2=6.633,P=0.010),90 d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内小型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影像解剖特征的关系,建立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的预测模型,为颅内小型动脉瘤破裂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经头颈CT血管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82例颅内小型动脉瘤(最大径<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20例,年龄31~83(56.85±11.51)岁,动脉瘤破裂组95例、未破裂组87例。两组患者动脉瘤的部位、形状、有无子囊、生长方向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等临床特征和影像解剖特征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建立动脉瘤破裂的影像解剖特征的预测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动脉瘤部位、瘤壁形状、子囊、入射夹角、瘤高与瘤颈的比值(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子囊、入射夹角>117.75°、AR值>1.65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根据logistic预测模型,其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R),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95%可信区间0.750~0.874,P<0.01),R=2为最佳截断值,灵敏度72.6%,特异度78.2%。结论 颅内小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符合以下两种及两种以上影像解剖特征者,即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段或前交通动脉、瘤壁不规则、有子囊、入射夹角>117.75°、AR值>1.65等,为动脉瘤破裂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Enterprise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Enterprise支架置入术治疗的178例ICAS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8.1个月,178例DSA随访显示,29例发生ISR,发生率为16.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ori分型、斑块钙化程度、残余狭窄、病变部位、m TICI分级、术中夹层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AS病人Enterprise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众多,临床上,应充分评估ISR的危险因素并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因素,从而降低IS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颅内压脑积水(LPH)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LPH患者7例,均采用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其中1例内引流前行脑室外引流术采取负压引流确诊,余6例均为正常压力脑积水内引流后随访中根据症状反复调压后确诊。结果本组7例VPS后随访3~33个月,除1例高龄患者(73岁)术后1年有轻度头昏、反应迟钝、智力下降外,余6例症状明显缓解,扩大脑室显著回缩。结论LPH临床少见,发病隐蔽,临床表现与正常颅压脑积水相类似;头部CT及MRI可表现为脑室扩大,部分甚至室周明显水肿;可调压管行VPS是治疗LP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拟筛选出能逆转大鼠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C6/VP16对依托泊苷耐药性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基因小干扰RNA(MRP1-siRNA)。方法人工合成4对靶向MRP1的siRNA分别为siRNA1、siRNA2、siRNA3和siRNA4,以脂质体2000作为载体;以6-羧基荧光素标记转染siRNA的c6细胞评价转染效率;采用逆转录-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M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试剂盒检测转染前后依托泊苷对肿瘤细胞的半生长抑制浓度(IC50)。结果与siRNA1、siRNA4相比,siRNA2、siRNA3对MRP1基因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转染siRNA2前后,依托泊苷对C6细胞的半生长抑制浓度分别为(0.873±0.0462)、(0.0927±0.039)ug/ul,两者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siRNA2、siRNA3可以有效抑制MRP1基因的表达,并能逆转肿瘤细胞对依托泊苷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模式磁共振(MR)选择指导下超时间窗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104例,其中46例发病时间为>6 h(>6 h组),58例发病时间≤6 h(≤6 h组),两组均在多模式MR选择指导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90 d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24 h、48 h、7 d NIHSS评分,治疗后72 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两组预后情况[血管再通良好、颅内出血、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 治疗后90 d,>6 h组总有效率67.39%,≤6 h组为81.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72 h、7 d 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而>6 h组与≤6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良好、颅内出血、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超时间窗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在多模式MR选择指导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阻断剂对酸诱导偏头痛模型小鼠行为学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p H7.4组、p H6.0组、阿米洛利治疗组、Pc Tx1治疗组,每组6只。p H7.4组采用p H值7.4的合成组织间液(SIF)涂抹硬脑膜,后3组采用p H值6.0的SIF建立小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阿米洛利治疗组、Pc Tx1治疗组分别给予阿米洛利和Pc Tx1治疗。观察小鼠制模后1 h内挠头次数、3 h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c-fos及脑干中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造模后1 h内p H6.0组的挠头次数明显多于p H7.4组(P<0.01),阿米洛利治疗组和Pc Tx1治疗组则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1)。与p H7.4组相比,p H6.0组的小鼠脑干中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的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阿米洛利治疗组和Pc Tx1治疗组与p H6.0组相比,相应部位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p H7.4组相比,p H 6.0组脑干中的ASIC1a蛋白表达较高(P<0.05);阿米洛利治疗组、Pc Tx1治疗组与p H6.0组相比,ASIC1a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酸敏感离子通道阻断剂能够减少偏头痛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及相关蛋白表达,提示酸敏感离子通道参与偏头痛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