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 设计一种大鼠下肢神经及肌肉功能测定系统,以实现对单组肌肉力量变化的无创动态观测,并评估该系统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系统由固定装置、传动装置、张力换能器、电刺激仪、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及计算机等组成;评估SD雄性大鼠下肢肌肉收缩强度与电刺激脉冲宽度(0.1、0.2、0.3、0.4、0.5、0.6、0.7 ms)/脉冲强度(8、12、16、20、24、28、32、36、40 V)的量效关系;评估A型肉毒毒素腓肠肌麻痹模型(保妥适,1 U/0.1 ml)及对照组(0.1 ml生理盐水)腓肠肌收缩强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腓肠肌收缩强度随脉冲强度(0 ~28 V)或脉冲宽度(0~0.4 ms)的递增呈增强趋势;当脉冲强度超过28 V或脉冲宽度达到0.4 ms以上,腓肠肌收缩强度曲线呈平台样改变[达最大值(28.2±2.1)g];注射肉毒毒素后靶肌肉收缩强度于第7天降至最低水平[(1.87±0.66)g],然后开始缓慢恢复,第3、7、14、30、45、60、75天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下肢神经肌肉功能测定系统可以实现对单组肌肉功能的无创量化评估,能够有效反映肉毒毒素生物学效应的动态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克隆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抗体(P-NCAM-Ab)对A型肉毒毒素(BTX-A)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BTX-A组、P-NCAM-Ab组,每组30只。给予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右侧腓肠肌BTX-A 0.5 U(100 μl)注射,正常对照组大鼠则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3天时在P-NCAM-Ab组大鼠右侧腓肠肌同一位点注射P-NCAM-Ab 20 U。注射前、后,动态测量大鼠腓肠肌肌肉的收缩强度及湿重变化,并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和氯化金染色观察大鼠运动终板及可视神经纤维的变化情况。 结果干预后,正常对照组大鼠腓肠肌肌肉的收缩强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BTX-A组和P-NCAM-Ab组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注射BTX-A后3 d及1,2,4,6,8,10周时的腓肠肌肌肉收缩强度均较弱(P<0.05);与BTX-A组同时间点比较,除注射后3 d及1周,P-NCAM-Ab组大鼠剩余时间点腓肠肌肌肉的收缩强度均较BTX-A组弱(P<0.05)。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腓肠肌收缩强度的恢复时间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P-NCAM-Ab组的恢复时间长于BTX-A组(P<0.05)。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腓肠肌湿重百分比随时间增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注射后3 d及1,2,4周,BTX-A组和P-NCAM-A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BTX-A后1,2,4,8,12周,BTX-A组及P-NCAM-Ab组运动终板染色均逐渐加深,但P-NCAM-Ab组大鼠运动终板同时间点内染色均浅于BTX-A组。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运动终板阳性反应区域平均光密度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且P-NCAM-Ab组在第1,2,4,8,12周时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BTX-A组(P<0.05)。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神经纤维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除注射后3 d、12周,2组剩余时间点神经纤维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剩余时间点神经纤维数量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大鼠腓肠肌P-NCAM-Ab局部注射后,可增强BTX-A的生物学效应,并延长其单次注射后的疗效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体负荷与静脉溶栓治疗转归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3月-2018年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AIS患者,根据头颅MRI评估CSVD总体负荷(CSVD总负荷评分),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mRS量表评估患 者预后,良好预后定义为mRS评分≤2分。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静脉溶栓患者90 d预后不良 (mRS评分≥3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住院期间新发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泌尿道感染)的独立 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纳入178例患者,平均年龄62.3±10.5岁,其中男性125例(70.2%)。90 d预后良好患者 共128例(71.9%)。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 2.919,95%CI 1.044~8.162,P =0.041),吸烟(OR 7.752,95%CI 2.300~26.192,P =0.001),心房颤动(OR 6.553,95%CI 1.733~24.785,P =0.006),基线 NIHSS评分(每增加1分:OR 1.354,95%CI 1.224~1.497,P<0.001),CSVD总负荷评分≥3分(OR 3.787, 95%CI 1.127~12.728,P =0.031)是AIS患者静脉溶栓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 (每增加1分:OR 1.266,95%CI 1.163~1.377,P<0.001)及CSVD总负荷评分≥3分(OR 4.643,95%CI 1.562~13.801,P =0.006)是AIS静脉溶栓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SVD总负荷评分≥3分是静脉溶栓患者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位60岁的患者有十多年的偏头痛,病情总是反复,疼痛到无法忍受时,甚至怀疑脑子里长了肿瘤,于是辗转于各大医院就诊,反复要求做CT、磁共振等检查,但均无异常。后来,通过医生的健康宣教、坚持长期的规范治疗及生活习惯的调整,现在头痛症状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标准化位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颜面部痉挛的有效性、疗效一致性及安全性.方法 标准化控制肉毒毒素注射位点的范围,分析连续3轮次治疗的有效率、症状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共60例颜面部痉挛患者接受了连续3轮次治疗,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8%、96.4%和98.3%,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1.7%、...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梗死治疗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剂量对血流动力学、微RNAs(miRs)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对照组给予低剂量(50 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常规剂量(75 mg/次,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miR-191、miR-18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8 d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标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8 d两组miR-191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miR-18a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 且组间、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剂量对NIHSS评分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影响(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影响功能性miRs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正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Hallervorden-Spatz Syndrome,HSS)又称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由铁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进行性锥体外系疾病,于1922年由Hallervorden和Spatz首先详细描述并为其命名~[1]。现报道经临床诊断并行肉毒毒素治疗的1例HSS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双上肢活动障碍3年伴头颈部不自主扭转1年余"于2013年11月21日来院。起初表现为双手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3岁,因"左下肢截肢后幻肢痛22年"于2012年7月12日入院.患者24年前因左小腿前外侧区发现一10 cm×10 cm大小皮下肿块,不可推动,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恶性纤维瘤.术后1个月余刀口无法愈合,为安全起见行左股骨近端截肢术,术后2年左右出现左下肢幻肢感伴有幻肢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幻肢膝关节、小腿前区、足背及足趾,多呈针刺样疼痛.平均每天剧烈疼痛数次,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需服药才能有所缓解,曾先后服用"卡马西平、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等多种药物,疗效欠佳.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入院体检:意识清楚,心肺腹无异常,左下肢股骨中段以下缺如,残端可见弧形手术瘢痕,局部皮肤僵硬.神经系统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1)左下肢截肢后幻肢痛;(2)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常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持续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由于时间、地区、经济条件等影响,多数患者难以得到长期有效的康复,因此对居家康复的需求是迫切的。辅以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居家康复方式可以促进患者达到相应的训练强度及训练时间,同时结合动态的康复评价方式,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强化康复治疗效果。本文就目前智能化居家康复技术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有助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居家康复方案制定,完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