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血清对HaCaT细胞桥粒芯蛋白(Dsg)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及其参与PV棘层松解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含5%PV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孵育HaCaT细胞,以正常培养组、健康血清组以及抗Dsg3抗体组(阳性对照组)作为对照。刮取细胞提取总RNA及蛋白质,Q PCR检测Dsg1、Dsg3和MMP 9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sg1、Dsg3和MMP 9表达,荧光单克隆Dsg1/3抗体分别检测细胞表面Dsg1、Dsg3表达。 结果:Q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培养组比较,含5% PV血清培养组HaCaT细胞Dsg1、Dsg3、MMP 9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上升约432%、402%、402%,而抗Dsg3抗体组分别上升约495%、488%、604%,PV血清组与正常培养组间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培养组相比,PV血清组HaCaT细胞表面Dsg1、Dsg3、MMP 9蛋白表达升高。Dsg1、Dsg3荧光单克隆抗体检测显示:PV血清组HaCaT表面Dsg1线状荧光消失,替代为颗粒状、团块状荧光颗粒分散于细胞表面和胞浆区域,而细胞表面Dsg3线状荧光仍然存在,但强度减弱。 结论:PV血清能促进Dsg1、Dsg3和MMP 9转录及表达,Dsg3抗体可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Dsg1蛋白内吞,削弱抗体补偿作用参与棘层松解。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全身出现白色结节、溃疡半年”来院就诊。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踝关节肿痛,诊断为痛风,血尿酸912μmol/L,治疗后好转(具体用药不详),但5年间血尿酸一直在600~700μmol/L之间(正常值为155—428μmol/L),其问出现过数次足部关节肿痛现象,自行服药后好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不同人群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分析CT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由医护人员组成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为目标人群提供性病防治知识讲座、问卷调查,发放健康处方和安全套,采集生殖道拭子用于萘瑟氏淋球菌(GC)、CT、解脲/人型支原体(UU/MH)等的常规检测.结果 共问卷调查788人,对715人采集了宫颈拭子.CT总感染率为10.5%(75/715),其中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妇科门诊就诊者、暗娼的CT感染率分别为6.4%(15/234),11.1%(31/279),14.4%(29/20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合并GC、UU/MH、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粘液脓性宫颈炎(MPC)感染者分别为5.3%、57.3%、36.0%、32.0%.暗娼中CT合并GC、HSV-2、MPC感染者分别为10.3%、51.7%、27.6%.CT感染与20岁以前发生性行为、未婚、配偶从事商业服务业、中重度宫颈炎以及每周性生活频率超过3次等5个因素有关.固定人群因素后发现,首次性生活年龄越早、口服避孕药为危险因素.结论 性工作者是性病行为干预的重点,减少性生活频率,加强青少年禁欲宣传有助于减少CT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异维A胶丸治疗聚合型痤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异维A胶丸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入选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C组予异维A胶丸0.5~1.0mg/(kg.d)和罗红霉素分散片300mg/d口服,A组在C组基础上同时予泼尼松20mg晨服,3周后泼尼松减为隔日晨服;B组在C组基础上口服吲哚美辛25mg3次/d,共5天,间隔5天重复使用,疗程均为6周。结果A,B,C三组痊愈率分别为74.07%,38.46%,32.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分别为92.5%,92.31%,88.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现不可耐受副作用。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异维A胶丸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不同人群女性性传播感染(STI)的流行现状。方法由调查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集血液进行HIV、RPR/TPPA、HSV-2抗体检测,采集白带涂片检测白念珠菌、阴道加特纳菌、阴道毛滴虫;宫颈拭子培养萘瑟氏淋病双球菌(GC)、沙眼衣原体(CT)、脲原体(UU)。结果共调查788例不同人群组的女性。流动女工STI总体感染率为41.6%,位居前3位的病原体感染分别为UU(25.1%)、HSV-2(14.9%)、CT(6.2%);妇科门诊人群总体STI感染率为71.1%,位居前3位分别为UU(41.5%)、HSV-2(18.7%)、CT(11.1%);暗娼STI总体感染率为90.1%,前3位感染分别为UU(74.6%)、HSV-2(47.5%)、阴道白念珠菌(17.8%),其它依次为加特纳菌(14.9%)、TP(14.9%)、CT(14.4%)。除了门诊组及暗娼组分别发现1例HI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不同组间STI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地区3组女性人群中,位居前2位的STI感染率分别为UU(25.1%~74.6%)、HSV-2(14.9%~47.5%),CT感染率为6.2%~14.4%。...  相似文献   
6.
既往发现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PV)发病机制与桥粒芯糖蛋白1(desmoglein,Dsg1)和 Dsg3抗体有关,目前在PV患者中发现大量非Dsg自身免疫性抗体,包括桥粒胶蛋白1(desmocollin,Dsc1)和Dsc3、斑菲素蛋白1(plakophilin,PKP1)和PKP3、斑珠蛋白(plakoglobin,PG)、桥粒斑蛋白(desmoplakin,DP)、乙酰胆碱受体等。本文对非Dsg蛋白在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治疗组采用华西SNK/CZ181型多功能超声治疗仪对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进行聚焦超声治疗,每周1次,期间外用地塞米松乳膏,每日2次;对照组只外用地塞米松乳膏,每日2次。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对皮损的自觉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聚焦超声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5.6%、35.1%和91.1%、39.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聚焦超声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控制梅毒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下载2008~201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广州市常住人口梅毒病例,SPSS软件分析广州市各类型梅毒基本特征。结果:2014年,广州市梅毒、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4.0/10万、9.1/10万、32.0/10万、1.0/10万,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下降2.1%、10.2%、32.5%、0.3%;而2014年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为42.2/10万,报告病例数为6 305例,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增长0.04%、5.8%。在五种监测的性传播疾病(STD)中,梅毒报告发病率已经降为第二位。病例构成比表明:2014年,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6.8%、0.8%,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8.2%、24.8%,而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构成比分别为1.8%、80.6%,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上升1.8%、3.5%。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梅毒患者逐年上升。结论:过去的6年间,以隐性梅毒为主的广州市梅毒流行上升势头得到遏制,梅毒总体发病率已经退居STDs中第二位,继续落实梅毒综合防治策略、强化以隐性梅毒为主的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广州市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梅毒治疗后血清学转归包括血清学治愈、血清固定以及血清学失败.血清学治愈是指梅毒患者经推荐方案治疗后,其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定性转为阴性或定量滴度下降至少4倍或以上.血清固定是指治疗后,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早期梅毒随访6~12个月、晚期梅毒随访12~24个月不再变化或上下波动<1个滴度的现象.血清学失败是指治疗后梅毒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不降低,出现4倍及以上的上升现象.血清学转归与梅毒临床类型、治疗方案、起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隐匿性苍白螺旋体感染、是否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梅毒血清固定患者需要进行非特异性抗体定期检测,必要时给予治疗.血清学失败者,可能是病原体对治疗药物不敏感,应重新治疗.  相似文献   
10.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慢性进行性角化不全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面、颈、四肢等外露部位,临床表现以边缘角化过度、中央稍萎缩的环形斑块多见。但发生于阴囊的汗孔角化症少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阴囊、并误诊5年的汗孔角化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