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剂量复方尼尔雌醇片(尼尔雌醇0.5 mg/片,左炔诺酮0.15 mg/片)和替勃龙治疗对老年女性生命质量(QOL)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45例患骨质疏松的老年女性随机分为3组:复方尼尔雌醇组(0.5片/次,1次/w,52例),替勃龙组(1.25 mg/次,隔日1次,53例),安慰剂组(40例),均干预治疗1年.用SF-36量表在基线、治疗0.5、1年时测量患者QOL;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值;用红外线扫描及B超监测乳腺,用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对象以日记方式记录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情况.结果 ①对同一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差值进行比较,显示复方尼尔雌醇组和替勃龙组,△T0.5年-0、△T1年-0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和精力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异,二治疗组间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时间点患者QOL差异显著(F=5.78,P<0.001);3个治疗方案间患者QOL差异有显著性(F=3.92,P<0.05).②各组治疗前后FBS、TG、TC、LDL均无差异(P>0.05);复方尼尔雌醇组、替勃龙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DL显著上升(P<0.05);替勃龙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RP显著下降(P<0.05).③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和乳腺体层厚度的变化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复方尼尔雌醇或替勃龙替代治疗1年均能有效改善老年女性患者QOL,同时未损害糖脂代谢,也未发现子宫内膜和乳腺病变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通过38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接受替加色罗治疗,疗程4周,观察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和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5.3%和60.5%;排便次数(次.周-1)分别由治疗前(1.48±0.61)增至(3.52±0.93)(2周)和(3.57±0.89)(4周),P<0.05;治疗2周和4周后患者大便性状正常例数由治疗前的0例增至17例和18例;治疗4周后患者的腹胀、腹痛、排便困难、食欲不振等四症状的缓解率均>6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加色罗是一种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龙利民  汪晶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50-1451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且伴有烧心、反酸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32例,再行电子胃镜检查,比较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与肺功能各参数的关系。对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12例服用洛赛克20mg,每日2攻,2周后再行肺功能检查测定气道反应性,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各参数的改变。结果:32例哮喘且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中经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84%(27/32).其中12例患者服用洛赛克治疗2周后气道反应性减低,FEV1与FEV1/FVC无明显改变。结论:胃食管反流可诱发并加重哮喘,通过治疗胃食管反流可以控制哮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 (PN)治疗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危重患者时不同热能摄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老年SIRS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低热能组和高热能组各 15例 ,分别按 10 5KJ·kg- 1 ·d- 1 和 146KJ·kg- 1 ·d- 1的热能供应量进行PN连续 6d;对照分析两组蛋白质、糖、脂代谢及动脉血气的变化 ;并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 :二组在改善机体蛋白及氮平衡方面效果相同 ;低热能组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不变 ,而高热能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低热能组纠正PaO2 和降低APACHEⅡ评分均优于高热能组 (P <0 .0 5 )。结论 :应用PN治疗病情危重的老年SIRS时以 10 5KJ·kg- 1 ·d- 1 供应热能较为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磁控胶囊内镜(MCE)进入小肠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接受MCE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胃部检查结束后停止控制胶囊运动,使其随患者消化道蠕动进入小肠;研究组胃部检查结束后患者取右侧卧位,检查医生将胶囊移至幽门口,并调控磁球位置使其靠近患者右下腹,借助磁力诱导胶囊进入小肠。对比分析两组MCE胃部检查时间、胃部滞留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平均胃部检查时间为(32.50±11.71)min,与研究组(31.75±9.1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部检查结束后,对照组的胃部滞留时间为(40.60±21.43)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40%;研究组胃部滞留时间为(13.55±9.62)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肠通过时间为(329.25±90.00)min,与研究组(342.00±89.8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调控磁球位置结合患者体位改变可显著缩短MCE胃部滞留时间,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内科危重症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内科危重患者186例,入组时空腹血糖水平为(10.8±2.3)mmoL/L,根据患者入组时恢复进食情况分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n=90)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Ⅱ,n=96),2组均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亚组.MDI组中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亚组分别为44、46例,CSⅡ组分别为46、50例.MDI组餐前大剂量采用门冬胰岛素或人胰岛素,基础量均采用甘精胰岛素,CSⅡ组餐前大剂量及基础量均采用门冬胰岛素或人胰岛素.根据多点指尖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强化胰岛素治疗疗程7 d,使血糖控制在4.4~8.3 mmol/L,7 d后改为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11.1 mmol/L,观察各哑组患者基线及第7天日内平均血糖水平、日内血糖标准差、日内血糖极差(最高和最低血糖之差)、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疾病评分(APACHE Ⅱ),统计7 d内低血糖发生率、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日平均胰岛素用量及28 d内各组死亡率.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1)MDI及CSⅡ组的门冬胰岛素亚组和人胰岛素亚组强化治疗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强化治疗后第7天门冬胰岛素哑组较人胰岛素组日内平均血糖水平更低,MDI组:(6.2±1.3)mmol/L比(7.6±1.6)mmol/L;CSⅡ组:(6.0±1.2)mmol/L比(7.4±2.5)mmol/L,均P<0.05.(3)门冬胰岛素亚组血糖标准差更小,MDI组:(1.54±0.27)mmol/L比(1.92±0.38)mmol/L;CSⅡ组:(1.24±0.27)mmol/L比(1.83±0.45)mmol/L,均P<0.05.(4)门冬胰岛素亚组极差更小,MDI组:(3.0±0.5)mmoL/L vs(3.9±1.1)mmoL/L;CSⅡ组:(3.1±0.6)mmol/L vs(3.9±1.0)mmol/L,均P<0.05.(5)门冬胰岛素业组7 d内日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同时,门冬胰岛素亚组7 d内血清CRP?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短期治疗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压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顽固性高血压中合并中重度OSAHS的患者42例,测量晨起(7AM)、中午(12AM)、傍晚(5:30PM)、睡前(10PM)4个时间点血压,并抽血检测血清hs-CRP水平。治疗组患者连续4晚使用nCPAP,比较两组观察前后血压和hs-CRP水平之差别及nCPAP短期治疗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血压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4 d后hs-CRP、日间多个时间点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观察前后hs-CRP差值与多个时间点血压差值呈正相关。结论nCPAP短期治疗降低了顽固性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血压及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即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强化治疗改善老年危重症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老年危重病患者94例,入组时空腹血糖为(10.3±2.5)mmol/L;随机分为CSII组(46例)和MDI组(48例),两组均注射可溶性人胰岛素,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7 d内日平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第7日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以及28 d病死率.结果 与MDI组比较,CSII组血糖控制更好,血糖控制良好率[76.1%(35/46)比33.3%(16/48)3及血糖控制尚可率更高[21.7%(10/46)比14.6%(7/48)3,而控制差的更低[2.2%(1/46)比52.1%(25/48)];低血糖发生率更低(10.9%(5/46)比22.9%(11/48)],7 d内日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40.1±6.3)U/d比(46.2±7.1)U/d];血清TNF-a[(11.54±2.7)μg/L比(19.8±4.2)μg/L]、IL-6水平[(78.3±5.1)μg/L比(141.4±6.2)μg/L]、CRP水平[(53.1±3.3)mg/L比(72.1±4.0)mg/L3明显低于MDI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MDI组[(6.0±1.4)分比(11.6±1.0)分];CSII组28 d病死率低于MDI组(4.3%(2/46)比16.7%(8/4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岛素泵较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可更好地控制危重症高血糖,减轻炎症反应及改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以微创减压治疗20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优16例、良2例、尚可1例、差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