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借助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福多司坦干预炎症微环境下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机制。代谢组学结果鉴定出苹果酸、异亮氨酸、乳糖、肌醇半乳糖苷二水合物、肌酸酐、葡萄糖醛酸、油酸、磷酸、S-(羧甲基)-L-半胱氨酸、塔格糖和尿苷共11个内源性代谢物可作为炎症微环境状态下肺癌A549细胞的药效生物标志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包括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等氨基酸代谢途径与半乳糖、磷酸戊糖等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发生明显扰动。福多司坦对炎症状态下肺癌A549细胞有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与纠正肺癌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潜在机制为对多种氨基酸代谢物及氨基酸等代谢途径的干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福多司坦有可能通过改善肺癌炎症微环境来扼制炎症的持续反应从而防止肺癌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肖汉  许亚运  高梦婷  燕虹  李十月  左丹 《重庆医学》2014,(27):3617-3620
目的:了解恩施州6~24个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724名婴幼儿,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家庭情况、看护人情况及看护行为和过敏性疾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探索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接受调查的婴幼儿中,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11.83%,主要为湿疹,患病率为7.54%,其次为过敏性哮喘(1.97%)。单因素分析显示,民族(χ2=17.865, P=0.000)、月龄(χ2=9.420,P=0.009)、喂养方式(χ2=6.304,P=0.043)、添加辅食时间(χ2=12.695,P=0.002)和家庭收入(χ2=9.259,P=0.010)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有关;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OR95% CI:1.86(1.27~2.73), P=0.001]、人工喂养[OR95% CI:1.17(1.01~2.82),P=0.045]的婴幼儿患过敏性疾病的危险较高,月龄18~24个月[OR95%CI:0.57(0.39~0.84),P=0.005]和家庭年收入大于30000元[OR95% CI:0.64(0.43~0.96),P=0.030]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呈负相关。结论恩施州6~24个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少数民族、低月龄、人工喂养和低家庭收入的婴幼儿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了解湖北省不同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地区初中学生血防知识状况。方法 方法 在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 疫情控制地区, 随机整群抽取初中学生进行血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 调查3 204名中学生, 血防知识知晓率为65.1%~ 90.3%。疫情控制地区初中学生的各项知识知晓率均高于传播控制地区 (P均<0.05)。学生血防知识主要来源为老师、 家 人、 医务人员。结论 结论 学生血防健康教育应针对不同流行程度采取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4.
探究分析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注入人文关怀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高专护理班12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对照组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按照常规教学模式教育,实验组在护理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注入人文关怀素质培养的关键方式进行教育,试验结束后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和护士态度量表进行效果评测.结果:注入人文关怀素质培养的实验组总分(增添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形成人道价值观、协助满足基本要求)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综合实践操作中注入护士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共同发展,加强护生的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5.
比较湖北省不同血吸虫病流行疫情控制区初中生血吸虫病相关危险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将湖北省血吸虫疫区分为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随机整群抽取3 20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疫情控制区初中生在近3,6,12个月中,接触明确有钉螺水体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0.5%,21.9%和13.4%,均较传播控制区(12.6%,25.1%和16.7%)低;接触不明确有钉螺水体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1.9%,16.0%和26.3%,均低于传播控制区(26.4%,19.6%和30.5%);除近3个月接触有明确钉螺的水体行为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67,6.78,6.68,4.52,6.78,P值均<0.05).不同流行区学生接触疫水的方式均以洗手洗脚、戏水和洗东西为主,疫情控制区学生在家附近和在学校附近以不同接触方式接触疫水的比例均比传播控制区学生低.近1 a内,在接触疫水的学生中,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分别有22.1%和25.4%的学生在接触水体时能意识到可能感染血吸虫病的危险;分别有33.3%和34.7%的学生报告采取了防护措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7,0.26,P值均>0.05).结论 不同流行区初中生血吸虫病危险行为发生存在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恩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育龄妇女有效避孕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对所抽取的8508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恩施已婚育龄妇女对避孕措施的知晓率在58.5%~97.5%之间,当地计生站为获取避孕知识的首要途径(64.3%),妻子、丈夫对避孕节育的态度为在意或有点在意的比例分别为83.8%、77.1%。89.9%的已婚育龄妇女有过避孕行为,其中上环为最常见的避孕行为(77.8%)。此外,夫妻对避孕的在意程度可影响其避孕行为(P0.001)。结论恩施已婚育龄妇女对避孕态度较好,但避孕知识的掌握和行为不容乐观。尚需开展完善的避孕教育指导,并调动丈夫积极参与避孕活动,鼓励育龄妇女采取高效合理的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省恩施州6~24月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现状,为对该人群进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采用Z评分法评价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并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恩施州6~24月龄婴幼儿的平均身高、体质量分别为(77.62±6.86)cm、(10.04±2.01)kg;男性婴幼儿身高、体质量平均值[(78.35±6.82)cm、(10.32±1.67)kg]高于女性婴幼儿[(76.83±6.82)cm、(9.72±2.36)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43、6.102,P<0.05)。婴幼儿消瘦、生长迟缓、低体质量发生率分别为4.7%、6.8%、2.9%。结论恩施州6~24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不容忽视,及时合理添加辅食,促进和改善当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将继续成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最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2010-2013年湖北省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6 952例,累计报告病例数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66,P<0.05,表明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值在2010-2013年逐年增加,且P值均<0.05,说明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全局空间聚集性呈上升趋势。局部相关自相关分析发现湖北省艾滋病“高高”聚集区主要位于武汉市,2010-2013年聚集区数目逐年增加,且从武汉市区向周边县区扩散。时空扫描分析显示武汉、黄石、鄂州、咸宁的19个区(县)为一级时空聚集区,时间跨度为2012-2013年,辐射半径为60.01 km(LLR=625.14,RR=3.2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2013年湖北省HIV/AIDS空间变化具有规律性,全局空间聚集性逐年增强,“高高”聚集区从武汉市区逐年向周边区(县)扩散,武汉及其周边区(县)为湖北省近几年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探索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生防护行为自我效能对其接触疫水行为的影响。方法 方法 在湖北省血吸 虫病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抽取3 204 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 中学生最近3个月和最近 12 个月接触明确有钉螺的水体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1.4% (364/3 204) 和14.8% (474/3 204), 接触不明确有钉螺的水体 的行为发生率达23.8% (762/3 204) 和28.0% (898/3 204), 血防知识及格率为82.1% (2 631/3 204), 存在 “知行分离” 的问 题。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吸虫病防护行为自我效能是初中生接触疫水行为的保护因素 (调整OR值分别 为0.882、 0.886、 0.914、 0.927)。结论 结论 初中生血吸虫病防护行为自我效能是接触疫水行为的保护因素, 提高初中生自我 效能可能是解决 “知行分离” 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初中生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湖北省血吸虫疫区分为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随机整群抽取3 204 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为62.5%;年龄、疫区类型、血防知识水平、血吸虫病害怕程度以及接受学校、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频次不同的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疫区类型、血防知识水平和接受学校、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参与血吸虫病检查的影响因素。结论 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较低,在传播控制区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可能是提高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