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连续治疗6月。记录两组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并记录研究期间住院次数、每次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月后患者LVEDD、LVESD缩小,LVEF增加,NT-proBNP、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降低,6 分钟步行距离延长,住院次数减少,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0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步行能力、电解质、血清cTnI水平、MLHFQ评分,6个月内再次住院次数、累计住院时间、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F、6MWT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A、血清c TnI水平及MLHF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再次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累计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改善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步行能力及心功能,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及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心功能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的影响,以及探讨两者间潜在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新疆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药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药组将常规治疗方案中ACEI/ARB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及PWV值变化。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试药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试药组LVEF、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试药组治疗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试药组LV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肿瘤因子2抑制剂(sST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药组NT-proBNP、sST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NO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对照组PW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药组PW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更为有效抑制HFrEF患者心肌纤维化,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心衰患者活动耐量;且沙库巴曲缬沙坦两药可协同改善动脉顺应性,减轻心脏后负荷,进一步延缓心衰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组2017年7月-2019年8月期间,就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的慢性心力衰竭且射血分数处于40%~49%的患者118例,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9).试验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沙库...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同心力衰竭(心衰)治疗指南推荐的最佳治疗相比,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否能够更好的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就诊的HFpEF患者42例,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衰治疗指南推荐的最佳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100 mg,2/d。随访3月,观察患者NT-proBNP水平、纽约心功能分级及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同时评估两组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月,治疗组纽约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311.7±781.4)pg/ml vs.(6879.6±1033.5)pg/ml,P<0.001];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550.2±53.2)m vs.(394.2±62.8)m,P<0.001];治疗组共发生MACE事件3例,对照组共发生重点事件9例,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9)。其获益主要来源于因心衰再次住院率显著减少。结论同心衰治疗指南推荐的最佳药物治疗相比,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NT-proBNP水平,并显著减少患者因再次心衰住院的比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8例老年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统计评估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减低慢性心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就诊的82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药组,每组41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80 mg缬沙坦口服,每天2次,试药组加用100 mg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每天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左室整体纵向应变 (LVGLS)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LVGLS水平试药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心衰相关标志物生长转化因子(GDF)-15、可溶性肿瘤因子2抑制剂(sST2)水平和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浓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 <0.05),治疗后GDF-15和NT-proBNP试药组较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MHFQL)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6MWD试药组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差异,MHFQL试药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死亡率没有显统计学异。 结论 对HFmrEF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作用效果更显著,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第3个月的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变化。方法: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173例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老年HFr EF患者,其中男性131例(75.7%),平均年龄为(69.5±7.2)岁。对纳入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主要观察终点是出院后第3个月的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变化,包括LVEF、LVEDD、LVESD、LAD、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相比于入院时的心功能,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第3个月的LVEF明显提高(45.9%vs.37.5%,P<0.01),而LVEDD(56.5 vs.60.2mm,P<0.01)、LVESD(42.5vs.47.6mm,P<0.01)、LAD(49.1 vs.53.0mm,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111.3 vs.125.5g/m2,P<0.01)均明显降低。在亚组分析中,男性和NHYA...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CHF病人的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高龄射血分数降低的CHF病人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每次25 mg,2次/d,之后逐渐加量至每次100 mg,2次/d。2组病人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6MWD)、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血浆神经内分泌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改变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6MWD、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CHF病人的心功能,抑制其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从而提高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功能衰竭(HFp EF)患者救治过程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收治入院的HFp EF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血压、心率、NYHA分级、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随访期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未发生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前两组的NT-proBNP、6MWT、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的NT-proBNP、6MWT、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NYHA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低收缩压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收缩压<100 mmHg的慢性HFrEF病人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出院后定期复诊,两组病人均连续随访9个月。观察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脏彩超结果、再次住院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cTnⅠ水平及心率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重复住院次数及累计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症状性低血压、高血钾、肾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大。结论:低收缩压慢性HFrEF病人在严密监测下小剂量开始并缓慢增加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是安全有效的,能降低NT-proBNP、cTnⅠ水平及再住院次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中间值(HFmrEF)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的200例HFmrEF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应用盐酸贝那普利),实验组将盐酸贝那普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其余常规治疗不变.统计两组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近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发生率逐年升高.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推荐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病率高达1.3%,约1370万例,心衰5年生存率不足50%,与恶性肿瘤相当,给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带来沉重负担.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2017年在我国上市,2018年即被写入中国心衰指南,推荐用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患者.然而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RN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资料分析,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共计120例≥75岁老年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资料匹配分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RNI)治疗组和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治疗组,每组各60例.记录基线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高龄慢性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病人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治疗时小剂量用法与传统逐步加量法的疗效与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高龄心力衰竭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每日2次治疗,对照组给予诺欣妥从50 mg、每日2次起始,逐渐加量至病人最大耐受剂量200 mg,每日2次并维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及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两组因心力衰竭再就诊率(包括急诊及住院)、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药依从性更好,头晕、低血压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于高龄病人,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有效,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我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心力衰竭(HFrEF)病人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队列研究,共纳入HFrEF病人215例,其中采用ARNI治疗的为ARNI组(n=110),同期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n=105)。比较2组接受治疗6个月后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和1年内心衰再住院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室性早搏次数(PVCs)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提升(P<0.05);ARNI组LVEF较对照组提升更显著(P<0.05)。ARNI组病人1年内心衰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更低(29.1%比54.3%,P<0.05)。校正了年龄、性别、BMI、房颤、高血压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ARNI的病人1年内心衰再住院风险仅为使用ACEI/ARB病人的0.23倍(P=0.008)。2组均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中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有利于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6个月、12个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HFrEF并使用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或培哚普利治疗的112例HFrE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45%的心力衰竭并左心室扩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度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45%的心力衰竭并左心室扩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临床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停用缬沙坦或贝那普利、卡托普利治疗,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χ2=5.165,P=0.023)。治疗后,两组NT-proBNP分别低于同组治疗前,6MWD分别长于同组治疗前,LVEF分别高于同组治疗前,LVEDD分别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