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经皮胃造瘘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内镜下经皮胃造瘘(PEG)在老年患者的应用、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2例PEG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同组对照的方法比较PEG与鼻胃管饲对患者的影响.结果:32例老年患者均在局麻下成功进行了PEG,仅1例发生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抗生素治疗后短期内恢复.PEG较鼻胃管饲患者更易于接受,导管不易堵塞,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及反流性食管炎(15.6% vs 46.8%,P<0.05)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PEG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较鼻胃管饲能明显降低吸入性肺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点、内镜下处理策略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整理老年大肠息肉患者407例941枚的临床资料,分析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学特点、内镜治疗及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中青年人大肠息肉225例305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在老年及中青年组分别为27.8%及6.3%(P<0.05);直肠、乙状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但老年人右半结肠息肉明显增多,横结肠、升结肠检出率分别为11.2%、10.8%,而中青年人分别为6.6%、6.9%(P<0.05);老年人中多发性息肉占72.7%,明显高于中青年人的43.9%(P<0.05);老年组息肉最大直径≥2 cm的息肉及分叶状息肉比例相对增多分别为(6.6%vs 3.6%及8.4%vs 4.9%,P<0.05);病理结果显示老年人与中青年人腺瘤性息肉所占比例分别为63.0%及46.2%(P<0.01);老年人及中青年组息肉伴癌变率分别为4.4%及2.0%(P<0.05)。老年组941枚息肉中,活检钳除662枚,高频电切223枚,因癌变或息肉较大需外科手术治疗56枚;内镜下均成功切除息肉,无治疗相关肠穿孔及死亡病例。老年组内镜治疗后,有7例并发出血,均为套圈电切术后出血,活检钳除者未见出血并发症。其中,早发性出血(EPPB)2例,迟发性出血(DPPB)5例,均内科及急诊肠镜处理后止血。结论老年人大肠息肉处理应根据大小、部位、形态、病理采用不同的策略,内镜下摘除老年人大肠息肉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老年大肠肿瘤患者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亮  罗庆锋  王秀娣  石蕾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8):846-847,850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老年大肠扁平及广基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老年患者,年龄平均71岁,通过结肠镜检查,非抬举征(non-lifting sign)阳性入选为EMR适应证。46例病变〈2cm行一次性切除;14例病变〉2cm行分次切除(EPMR),创面用夹子缝合,回收后做连续病理切片,证明肿瘤全部切除。结果 60例病变病理学检查结果:腺瘤55例,早期大肠癌5例均为黏膜层癌(m1-m3)。腺瘤55例中,管状腺瘤33例、腺管绒毛腺瘤14、绒毛腺瘤8例。结论 EMR作为内镜下治疗老年人大肠肿瘤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特别适合高龄、不愿或不宜行外科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CYP2C9新变异体A149V的药物代谢活性。方法 随机采集2018年北京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血样并采用磁珠法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CYP2C9基因启动子区及9个外显子区用于基因分型。体外构建双表达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OR-CYP2C9,转染DH10Bac大肠杆菌获得杆粒,使用昆虫系统表达CYP2C9及CYPOR,并进行Western blot法验证。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CYP2C9微粒体,使用3种探针药物进行体外酶活性研究。结果 513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的CYP2C9突变446C>T,可导致CYP2C9第149位氨基酸由丙氨酸被缬氨酸替换(A149V)。利用昆虫表达系统成功获得了新变异体A149V及典型CYP2C9变异体的微粒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A149V的氨基酸替换并不会影响CYP2C9酶的表达水平。体外药物代谢活性数据显示,新变异体A149V对3种探针药物甲苯磺丁脲、双氯芬酸和氯沙坦的清除率分别是野生型的17.90%、24.73%和5.54%。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CYP2C9新变异体A149V为慢代谢类型。  相似文献   
5.
背景:肝窦内皮细胞(SEC)凋亡是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胆汁淤积症中,疏水性胆汁酸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直接诱发肝细胞凋亡,而亲水性胆汁酸熊去氧胆酸(UDCA)能防止诱发肝细胞凋亡。目的:研究GCDC引起原代培养大鼠SEC损害和凋亡、UDCA对GCDC诱导凋亡的抑制作用以及涉及caspase-8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A原位灌注和Pevcoll分离液(25%和50%)梯度离心法分离Wistar大鼠SEC,SEC于添加了EGM-2因子的EBM-2培养基中培养(5%CO2,37℃)3d,然后在含有GCDC和(或)UDCA的新鲜培养液中继续培养4h。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SEC凋亡情况。以FLICE/caspase-8比色蛋向酶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8的表达情况。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培养3d时的SEC星纺锤状并基本融合。而在与GCDC孵育的过程中SEC趋于皱缩,孵育4h时最终从培养皿脱落。SEC与不同浓度的GCDC(50—250μmol/L)孵育1h后,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开始增加,4h后儿乎所有细胞呈TUNEL染色阳性(P〈0.05);对照组SEC仅少数呈TUNEL染色阳性。在原代培养SEC与终浓度100μmol/L GCDC培养液中加入UDCA(50~200μmol/L)可明显减少TUNEL染色阳性的SEC,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200μmol/LUDCA存在时.GCDC引起SEC凋亡的水平是GCDC单独孵育4h时的20%。SEC与250μmol/LGCDC孵育2h,SEC中caspase-8表达明显增加.而加入200μmol/LUDCA则几乎可完全阻止caspase-8表达增加。结论:UDCA能阻止GCDC诱发的原代培养SEC凋亡,此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GCDC上调SEC中caspase-8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ABO系与其产生免疫抗体阳性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预防和监控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ABO系血型鉴定后,孕妇与丈夫血型不相容者,滴定孕妇血清免疫抗体效价,观察其阳性发生率。结果:孕妇ABO系免疫抗体阳性发生频率高低依次为“O”、“A”、“B”。结论:免疫抗体阳性主要为“O”型孕妇,其次为“A”、“B”型。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abnormality of colon and anorectum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 Methods Forty-two elderly patients with CFC and twenty elderly healthy controls were selected. Total and segmental colonic transit time(CTT) were assessed radiographically by using oral radiopaque markers. Eight-lead water perfusion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balloon were used to test the pressure and the perception threshold values of anus and rectum. Results (1) Total colonic transit time (TCTT) and sigmoid-rectum transit time (SRTT) were (49.0±16.4) h and (20.1±13.5) h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FC,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25.2±7.7) h and (7.8±4.1) h, t=6.16 and 3.97,both P<0.05]. (2) The pressure of anal canal during defecation was (39.6±15.7) mmH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FC and (17.6±9.3) mm Hg in controls (t=5.79, P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致病作用,诊断HP感染是众多胃肠道疾病诊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临床中有多种方法诊断HP感染,但缺乏统一金标准。随着胃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通过传统胃镜、窄带成像和高分辨率内镜检查技术对胃粘膜形态的分析,能够有效诊断HP感染。本文就传统胃镜下HP感染的一些特征表现及根除治疗后表现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诊断HP感染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酒精性肝硬化(ALC)老年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T2DM)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783例A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207例ALC合并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207例年龄相符的ALC非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每位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人体测量学数据、生活习惯以及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在教育水平,吸烟史,高血压,ALC持续时间,ALC家族史以及T2DM家族史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比较,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肌酐(CREA)、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空腹血浆胰岛素(FPI)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ALC病程长(≥15年)、T2DM家族史、受教育程度低、高TG水平、高γ-GT水平是ALC患者发生T2DM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对于具有ALC病程长、T2DM家族史、受教育程度低、TG水平高、γ-GT水平高等危险因素的ALC患者应该加强检测血糖水平,并积极控制TG、γ-GT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菱形结构域蛋白1(RHBDD1)、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以及癌胚抗原(CEA)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中的作用,评价其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医院接受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的患者共78例。根据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LGIN)10例、早期胃癌(EGC)23例、进展期胃癌(AGC)16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CEA、胃蛋白酶原、RHBDD1,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GⅠ/Ⅱ在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两比较中,CSG-EGC、CSG-AGC、CAG-AGC和LGIN-AGC组间差异明显(P0.05)。以胃炎-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分组,CEA及PGⅠ/Ⅱ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HBDD1呈上升趋势。结论 PGⅠ/Ⅱ水平减低对早期胃癌具有诊断价值,可用于胃癌高危患者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