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被动吸烟和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复制COPD大鼠模型,模型组不进行治疗,罗格列酮组灌胃罗格列酮,对照组为正常大鼠。结果制备肺组织匀浆,用试剂盒测定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含量。罗格列酮组大鼠肺组织中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SOD、NO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激活的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明显减轻COPD大鼠肺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血浆置换,分析其置换前后临床表现、血肝功能、血浆氨、凝血酶原时间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浆氨、凝血酶原时间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之一,且可以为等待肝脏移植的患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对人肝癌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热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学的一个热点[1] 。为了从基因水平上深入研究热杀灭细胞机制 ,本文应用基因点数为 12 5 5 0的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 ,筛查经热处理的人肝癌细胞HepG2 出现表达变化的基因 ,探索这些基因的变化与热杀伤肿瘤细胞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为肿瘤的热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主要试剂及设备 :Trizol试剂盒、T7 (T) 2 4引物、SuperScriptⅡReverseTranscriptase、DNAligase、DNA多聚酶Ⅰ、RNA酶H(Gibco) ;MEGAscriptT7InV…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N-甲基-D-门冬氯酸受体(NMDAR,NR)主亚基(NR1)M3M4环重组肽自身抗血清对不同浓度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NR1 M3M4环重组肽免疫Balh/C(H-2^d)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锥虫蓝染色法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抗血清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兴奋毒性坏死和凋亡的保护效应。结果 在高浓度谷氨酸(500μmoL/L)条件下,阳性抗血清可以使神经元坏死减少16%;在低浓度谷氨酸(50μmol/L)作用下,阳性抗血清保护可使神经元凋亡率减少13%。结论 NMDAR重组肽自身免疫抗血清具有抗兴奋毒性作用,这一结论为免疫防治兴奋毒性脑损伤策略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体外基础。  相似文献   
5.
细胞受各种理化、生物性因素(应激原)刺激时的共同反应是诱导热休克蛋白(HSP)的合成.HSP具有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细微的环境变化即可快速诱导HSP的合成,但HSP的合成在体内、外或在不同种属和不同组织的细胞中的调控机制并不相同.近年来发现HSP还与细胞凋亡有关.本文观察了K562,Hela,HCa-F细胞在热休克、榄香烯、新城鸡瘟病毒处理下的凋亡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SP-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在榄香烯瘤苗抗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榄香烯复合瘤苗对小鼠乳腺癌、肝癌的治疗作用和机制.主要方法和结果如下:1动物:615近交小鼠(H-2~k)和 Balb/c近交系小鼠(H-2~d),于本室饲养繁殖,随机分组.2瘤株:615系乳腺癌 Ca761(H-2~k);小鼠腹水型肝癌 H22(H-2~-)高淋巴道转移亚系 HCa-F;1929(H-2~k),小鼠成纤维细胞瘤、YAC-1(H-2~a),小鼠白血病细胞系,均由本实验室传代保种.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在榄香烯复合瘤苗主动免疫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虹  郭连英  施广霞  李丹  朴花  沈洁  钱振超 《现代免疫学》2003,23(4):225-227,231
本实验以HCa F或L6 1 5榄香烯复合瘤苗 (H TCV或L TCV )、H TCV溶解物 (TH )、短小棒状菌 (CP )免疫小鼠 ,分离制备其脾脏DC ,在体外分别用相应瘤细胞溶解物 (H或L )和瘤苗溶解物 (TH或TL )冲激后 ,以MTT法检测其诱导同系小鼠脾不粘附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表明用榄香烯复合瘤苗或其溶解物免疫DC供鼠和体外冲激DC ,可增强其诱导同系小鼠脾不粘附细胞增殖的作用 ,给DC供鼠注射CP可进一步增强DC的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exudative macrophage,PEMψ)在榄香烯复合瘤苗免疫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血红蛋白释放法,硝酸还原法,MTT法等检测榄香烯及榄香烯复合瘤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一氧化氮的产生,杀瘤以及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粗提淋巴因子刺激的反应等功能的影响。结果;低浓度(5,0.5μg/ml)的榄香烯和榄香烯复合瘤苗在体外可以增强PEMψ的活性,但瘤苗及其HSP70-肿瘤肽免疫后其PEMψ的上述功能未见变化。结论:榄香烯复合瘤苗的免疫保护效应并非通过PEMψ而实现,而短小棒状杆菌作为榄香烯复合瘤苗的佐剂,则可以明显增强PEM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倒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激活的细胞分类器(FACS)分析了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的人CD3AK的免疫生物学特征。经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的变化,细胞异型性明显,有些体积增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往往形成集落;有些细胞体积变小,有些死亡崩解成颗粒状。超微结构观察显示CD3AK表面无微绒毛,仅有少数突起,细胞器发达,含有电子致密颗粒。CD3AK°细胞为正常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6,核型46XX或46YY取培养11天的CD3AK细胞,用相应的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染色后进行FACS分析,结果表明CD3AK是一个异质性细胞群,同时个体差异也较明显,其中CD3T淋巴细胞含量最多,其次是CD_(56)~ (NKH_1~ )的NK表型细胞或CD_(57)~ (HNK_1~ )细胞。在随机选取的两个供血者标本的代表性检测中,CD_3~ 细胞分别为59.5%和82.4%,NKH_1~ 细胞或HNK_1~ 细胞分别为24.1%和19.0%,而CD_4~ 和CD_8~ 比例不固定,IL-2受体阳性细胞(72.1%或18.3%)和Ia~ (HB55-Ia)细胞(78.0%或33.9%)的百分数也高低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