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余甘子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及肝组织LXRα/FAS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余甘子处理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给予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处理,另给予不同剂量的余甘子灌胃处理,连续给药6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7和IL-10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CD4+IL-17+和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采用WB法检测肝组织LXRα和FAS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大剂量余甘子提取物处理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显著改善,血清ALT、AST、TC、TG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TNF-α和IL-17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34.7±0.9)pg/ml和(3.2±0.2)pg/mL,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为(4.8±0.2)pg/mL(P<0.05);大剂量余甘子处理组CD4+IL-17+百分比为(1.1±0.6)%,显著低于模型组[(1.9±0.4)%,P<0.05],CD4+CD25+Treg百分比为(1.5±0.6)%,显著高于模型组[(0.9±0.2)%,P<0.05];小、中、大剂量余甘子提取物处理组肝组织LXRα和FAS蛋白表达显著减弱[分别为(1.8±0.1)和(2.0±0.2),P<0.05]。结论 余甘子提取物可改善NAFLD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可能与其对炎性细胞因子、Th17/Treg细胞和LXRα/FAS通路因子的表达产生了某种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0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行肝穿刺活检术诊断的1362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不同的指数得分。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各指数的准确性,采用DeLong法对各指数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资料显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的AUROC依次为:S指数(0.745)、GPRI (0.736)和APRI (0.681);诊断肝硬化(S4)的AUROC依次为:S指数(0.716)、FIB-4(0.708)和GPRI (0.707);S指数诊断肝硬化时,其截断点为0.03,敏感度为98.8%,阴性预测值为97.0%,阴性似然比为0.14;截断点为1.5的特异度为99.5%,阳性预测值为70.0%,阳性似然比为10.1;S指数诊断显著肝纤维化时,其截断点为0.89,特异度为99.5%,阳性预测值为98.5%,阳性似然比为11.5;截断点为0.02的敏感度为97.7%,阴性预测值为40.0%,阴性似然比为0.26。结论在10个无创诊断指数中,S指数的诊断性能相对最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血糖、尿酸代谢异常发生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120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常规检测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和肝活检。结果 在59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449例中度和164例重度肝炎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发生率分别为22.88%、27.84%和35.37%,载脂蛋白AⅠ降低发生率分别为7.8%、12.47%和14.02%,血糖升高发生率分别为2.37%、4.68%和6.1%,总胆固醇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8.64%、13.14%和12.2%。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容易合并代谢紊乱,出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水平的改变,应注意监测,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分类树模型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和高危人群进行研究,建立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风险的分类树模型和简易风险评估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8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江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和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分类树模型探索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和高危人群。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回归系数=0.035,P=0.001,OR=1.036)、肝肾综合征(回归系数=1.295,P=0.023,OR=3.650)和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回归系数=0.750,P=0.003,OR=2.117)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分类树模型提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和MELD评分、年龄有关。通过MELD评分和年龄可建立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风险的简易风险评估表。结论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类树模型发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和MELD评分、年龄关系密切,根据这2个指标建立的分类树模型和简单风险评估表可用于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张志侨  练声榜 《人民军医》2006,49(9):557-557
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1周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侧肋间隙稍变窄;右侧呼吸动度及语颤减弱;右下肺叩诊呈实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胸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浑浊性胸腔积液约450ml,李凡他试验阳性,蛋白22·0g/L,氯化物95·1mmol/L,糖3·2mmol/L,白细  相似文献   
6.
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优缺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秒钟负压抽吸法和Bard Magnum切割针自动切割法经皮穿刺肝活检的优缺点。方法在3322例次住院肝病患者肝活检中,分别采用抽吸法3059例次和切割法263例次。对抽吸法获取的标本长度小于1.5cm或为碎片组织的病例行2次或3次肝穿刺;切割法为经皮肤上同一针孔、肝内不同部位连续2次以上肝穿刺,即"一孔多点切割法"。结果抽吸法和切割法肝活检第一针穿刺标本平均长度分别为2.06±0.62cm和1.29±0.50cm(t=17.089,P=0.000);在221例抽吸法获得碎片组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者184例(83.26%),对不能诊断为肝硬化的37例患者再行"一孔多点切割法"肝活检,结果35例(94.6%)为肝硬化。结论抽吸法较切割法获取的肝组织多,应作为肝活检的首选方式,肝组织呈碎片标本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多是肝硬化,"一孔多点切割法"几乎能检出所有的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PDCA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在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6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9例和观察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微信平台PDCA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脂肪肝治愈率。结果:观察组脂肪肝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PDCA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脂肪肝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分类树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高危人群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一种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风险的简单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利用分类树模型分析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因素,采用索引值曲线、错分矩阵和估计误差对分类树模型分类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结果 CHB患者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因素有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BMI。该分类树模型的敏感性为84.3%,特异性为81.5%,准确率为82.9%,模型估计误差为0.17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分类树模型发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和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3个影响因素关系密切,根据这3个指标可以建立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来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风险,有必要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臭氧盐水灌肠治疗乙型肝炎高氨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42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血氨升高的患者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加用臭氧盐水灌肠治疗。结果臭氧治疗组在降低血氨和肝性脑病分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臭氧盐水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高氨血症及肝性脑病的患者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分类树模型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和高危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江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和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分类树模型探索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和高危人群。结果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的MELD评分(31.6±9.0)和年龄(51.0±14.3)岁显著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的MELD评分(21.5±6.1)和年龄(44.1±13.0)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ELD评分(OR=1.209,95%CI:1.141~1.281)和年龄(OR=1.042,95%CI:1.012~1.072)可能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分类树模型提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有MELD评分和年龄。基于MELD评分和年龄而建立的分类树模型的估计误差为0.127,提示该分类树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分类树模型发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和MELD评分、年龄关系密切,根据这2个指标建立的简单风险评估方法可用于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急性肾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