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21年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444例患者,依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结核性胸膜炎合并2型糖尿病组(合并糖尿病组;116例)和未合并糖尿病的结核性胸膜炎组(非糖尿病组;328例)。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前胸腔积液和外周血标本,进行T-SPOT.TB检测,分析两组患者T-SPOT.TB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合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外周血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6.55%(54/116)和56.10%(184/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40,P=0.076);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5.52%(76/116)和88.41%(290/328),合并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25,P<0.001)。合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45,P=0.028;χ2=12.848,P<0.001)。结论: 当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时,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阳性率降低,但仍高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建议考虑优先行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非活动性肺结核与活动性肺结核CT表现。方法: 回顾性搜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18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非活动组)和 16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活动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 非活动组病变累及1叶者[19.9%(36/181)]和2叶者[25.4%(46/181)]均明显多于活动组[分别为10.8%(18/166)和13.3%(22/166)](χ2值分别为5.392、8.128,P值分别为0.020、0.004),而5叶均受累者[21.5%(39/181)]明显低于活动组[48.2%(80/166)](χ2=27.283,P=0.000);病变在右肺中叶、下叶及左肺下叶者[分别为38.7%(70/181)、45.3%(82/181)、46.4%(84/181)]均明显少于活动组[69.9%(116/166)、77.1%(128/166)、68.7%(114/166)](χ2值分别为33.903、36.657、17.520,P值均为0.000)。非活动组中小片状实变影、干酪性病变、空洞、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树芽征等CT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22.1%(40/181)、0.6%(1/181)、16.6%(30/181)、0.6%(1/181)、18.8%(34/181)、18.2%(33/181)]均明显低于活动组[分别为80.1%(133/166)、7.2%(12/166)、27.1%(45/166)、31.9%(53/166)、53.6%(89/166)、66.9%(111/166)](χ2值分别为116.598、10.703、5.671、64.868、45.906、84.365,P值分别为0.000、0.001、0.017、0.000、0.000、0.000),但边缘清楚的支气管扩张、薄壁空洞、胸膜钙化、钙化结节、硬结性病变、纤维条索影的发生率[分别为61.3%(111/181)、12.2%(22/181)、10.5%(19/181)、34.8%(63/181)、37.0%(67/181)、91.7%(166/181)]均明显高于活动组[分别为44.0%(73/166)、4.2%(7/166)、3.6%(6/166)、16.9%(28/166)、0.6%(1/166)、27.7%(46/166)](χ2值分别为10.464、7.124、6.135、14.403、70.576、149.222,P值分别为0.001、0.008、0.013、0.000、0.000、0.000)。结论: 非活动性肺结核病变分布较少累及下叶,CT表现以纤维条索影、边缘清楚的支气管扩张、硬结性病变、结节和胸膜钙化更常见。CT检查对肺结核活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游离核酸检测技术(cell-fre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NA test,CF.TB)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住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初诊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216例。所有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胸腔穿刺术或置管术留取胸腔积液,并同时进行胸腔积液CF.TB、SAT-PCR、GeneXpert MTB/RIF及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检测和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以临床复合标准(composite reference standard,CRS)为参考标准,评价胸腔积液CF.TB、SAT-PCR、GeneXpert MTB/RIF、ADA及血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胸腔积液CF.TB方法单独或与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216例患者中,165例患者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51例患者确诊为其他病因胸腔积液。以CRS为参考标准,CF.TB、SAT-PCR、GeneXpert MTB/RIF、ADA及T-SPOT.TB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0.30%(116/165)、7.88%(13/165)、12.12%(20/165)、67.27%(111/165)和87.27%(144/165),特异度分别为100.00%(51/51)、100.00%(51/51)、100.00%(51/51)、92.16%(47/51)和62.75%(32/5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116/116)、100.00%(13/13)、100.00%(20/20)、96.52%(111/115)和88.34%(144/16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00%(51/100)、25.12%(51/203)、26.02%(51/196)、46.53%(47/101)和60.38%(32/53)。CF.TB检测胸腔积液MTB的敏感度(70.30%)明显高于SAT-PCR(7.88%)、 GeneXpert MTB/RIF(12.12%)和ADA(67.27%)(χ2=1.350、1.153、1.025,P值均=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CF.TB与ADA联合检测(88.48%, 146/165)可明显提高CF.TB(70.30%, 116/165)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0,P=0.000)。结论: 胸腔积液CF.TB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优于SAT-PCR及GeneXpert MTB/RIF技术,特异度优于ADA及T-SPOT.TB方法,而且CF.TB与AD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其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建议CF.TB技术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皮下隧道长程脑室外引流术(long tunnelle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LTEVD)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EVD)治疗(传统EVD组),17例采用LTEVD治疗(LTEVD 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17例LTEVD组患者引流时间为16~67d,平均(28.12±13.86)d;其中,5例(29.4%)拔管后脑积水加重,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26例传统EVD组患者单次引流时间均未超过14d;其中,16例(61.5%)拔管后脑积水复发,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LTEVD 组患者住院时间[30.00(24.00,33.50)d]与传统EVD组[30.50(26.00,39.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7,P=0.397),但引流期间LTEVD组患者脱管频率和脑脊液漏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均为0.0%(0/17)]、置管频率和二次分流手术的实施率[分别为100.0%(17/17)和29.4%(5/17)]均低于传统EVD组[分别为30.8%(8/26)、30.8%(8/26)、26.9%(7/26)、180.8%(47/26)和61.5%(1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26,P=0.014;χ2=6.426,P=0.014;χ2=5.467,P=0.031;χ2=5.932,P=0.000;χ2=4.246,P=0.039)。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2年,其中LTEVD组总有效率为82.4%(14/17),与传统EVD组(69.2%,1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8,P=0.544)。结论: LTEVD治疗结核性脑积水较传统EVD引流时间长、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内科胸腔镜胸膜病变活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等4家临床中心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诊断试验方法,对参照入组标准顺序纳入的229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入院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并对活检留取胸膜病变组织标本行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和BACTEC MGIT 960培养(简称“MGIT 960”)及常规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229例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取胸膜活检组织行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临床不能明确诊断者23例(10.0%),确诊者为206例(90.0%),其中129例(56.3%)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77例(33.6%)诊断为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胸膜活检组织经GeneXpert或MGIT 960检测结核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7.9%(64/229)和17.0%(39/229)]与病理学检测阳性率[(23.1%,53/2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251;χ2=2.67,P=0.103);但GeneXpert+MGIT 96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32.8%(75/229)]明显高于传统病理学检测(χ2=5.25,P=0.02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镜镜下特征性表现在纤维粘连带[70.5%(91/129)]、弥漫性粟粒结节状病灶[41.1%(53/129)]、纤维素沉积[40.3%(52/129)]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分别为32.5%(25/77)、6.5%(5/77)、15.6%(12/77)],但散在多发结节状病灶[26.4%(34/129)]明显低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53.2%(41/77)](χ2=28.41、28.52、24.42、15.06,P值均=0.000)。229例患者胸腔镜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224例(97.8%)有轻中度胸痛,口服止痛药2~3 d后可缓解;134例(58.5%)活检部位有少量出血,107(46.7%)例局部皮下气肿,均未给予特殊处理,拔管后2~3 d内吸收;仅2例患者术后出现脓胸,引流管留置14 d后行胸腔镜胸膜剥离术,随访6个月后均安全拔管。结论 内科胸腔镜镜下表现、胸膜病变活检组织标本病理和病原学检测均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而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液培养分枝杆菌、胸膜活检及其联合运用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70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141例)患者分别同时行胸液培养分枝杆菌、胸膜活检术检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阳性率及其联合运用的阳性率。结果单独行胸液培养分枝杆菌检查,阳性率41.1%:单独行胸膜活检术,阳性率65.2%,2种方法联用阳性率80.0%。联用方法与单独胸液培养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76,P<0.01);与单独胸膜活检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2,P<0.01)。结论2项检查均较安全,准确,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有显著意义,联合运用能大大提高确诊率,并能知道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否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TM)。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 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性检验样本含量估计,每组达到35例患儿即停止纳入,共纳入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4~14岁(27例),15~18岁(43例)。均在标准抗结核药品方案(2H-R-Z-E/10H-R-Z)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置管胸腔积液引流方案,观察组采用置管胸腔积液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胸膜肥厚及粘连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需进行手术情况,以及胸腔积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Ⅲ)的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12周时,观察组胸膜肥厚,粘连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28.6%(10/35),8.6%(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9%(22/35)、31.4% (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5.714,P=0.004、0.017)。观察组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1(14,32)d,置管引流时间[M(Q1,Q3)]为20(13,30)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M(Q1,Q3)]为19(12,2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18,39)d,29(16,36)d,28(14,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75、2.382、2.164,P=0.013、0.017、0.030)。观察组需进行手术者占比为2.9%(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 t-PA/PAI-1的比值[M(Q1,Q3)]为0.43(0.38,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9,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33,P=0.000);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PcⅢ浓度(35.09±6.26)μg/L低于对照组(51.73±1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8,P=0.000)。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增高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活性、降低PcⅢ浓度,有助于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和粘连。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技术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955例患者,其中1232例(63.02%)有肺部实质病变,723例(36.98%)无肺部实质病变,通过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法”)、改良固体培养法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技术(简称“Xpert法”)单独及联合检测患者痰液和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肺部实质病变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19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同时采用涂片法进行痰液和胸腔积液检测者中有535例(27.37%)患者、353例(18.06%)采用培养法、294例(15.04%)采用Xpert 法,188例(9.62%)患者同时进行了涂片法+培养法+Xpert法检查。涂片法、培养法和Xpert法单独检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3.18%(17/535)、15.30%(54/353)、19.05%(56/294)]明显低于3种方法联合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阳性率[21.87%(117/535)、43.63%(154/353)、47.62%(140/294)](χ 2值分别为85.31、68.16、54.00,P值均<0.01)。在有肺部实质病变的患者中,涂片法、培养法、Xpert法单独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3.82% (13/340)、16.30% (37/227)和23.91% (44/184)]明显低于3种方法单独检测痰液的阳性率[30.29% (103/340)、51.10% (116/227)、60.33% (111/184)](χ 2值分别为84.19、61.53、50.04,P值均<0.01)和联合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阳性率[分别为32.06% (109/340)、55.95% (127/227)、67.93% (125/184)](χ 2值分别为92.06、77.32、71.79,P值均<0.01)。以培养为金标准,涂片法、培养法和Xpert法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敏感度[48.36%(59/122)、79.38%(77/97)、80.49%(66/82)]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胸腔积液的敏感度[8.20%(10/122)、26.80%(26/97)、26.83%(22/82)](χ 2值分别为48.52、53.84、47.47,P值均<0.01);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特异度较单独检测胸腔积液有所下降,其中涂片法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65,P=0.056);而Xpert法和涂片法+Xpert法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71,P=0.030;χ 2=5.67,P=0.017)。 结论 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测,对于疑似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应尽量进行痰液标本的检测,以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部登记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特征,为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将2014—2021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部登记治疗的26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同期1839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治疗分类、发现方式、病原学阳性率、涂阳率、培阳率、利福平耐药率、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治疗成功率、就诊及确诊延迟率、就诊及确诊时间间隔。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复治比例[16.48%(43/261)]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8.70%(160/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2,P<0.001),主动发现比例[7.28%(19/261)]明显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13.05%(240/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0,P<0.0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原学阳性率[65.90%(172/261)]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35.07%(64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81,P<0.001),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84.62%(110/130)和80.46%(210/261)]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91.15%(412/452)和87.71%(1613/1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1;χ2=10.495,P=0.00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福平耐药率[3.07%(8/261)]与单纯肺结核患者[1.41%(26/183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5,P=0.086)。就诊延迟率、就诊时间[52.87%(138/261)和16(2,53)d]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42.09%(774/1839)和9(0,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2,P=0.001;U=2.775,P=0.006)。确诊延迟率、确诊时间[32.57%(85/261)和7(0,24)d]与单纯肺结核患者[31.92%(587/1839)和7(1,20)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0.834;U=0.167,P=0.867)。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病原学阳性率高、复治比例高、就诊延迟率高、就诊时间间隔长、主动发现率低、痰涂片阴转率低和治疗成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肺结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sIL-2R)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对抗结核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67例新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抗结核治疗1~2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外周血血清TNF-α、IL-4、sIL-2R和IFN-γ水平,对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确定其最佳临界值,并以此为界值预测肺结核的活动性和治疗进展。结果:治疗1~2个月的sIL-2R水平[14.1(11.2,19.1)pg/ml]、治疗6个月的TNF-α水平[686.6(226.9,1030.5)pg/ml]和治疗1~2个月的IFN-γ水平[357.0(273.4,431.0)pg/m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6.7(12.9,23.9)、848.3(345.2,1201.6)、490.0(303.6,607.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6,P=0.036;χ2=33.421,P=0.002;χ2=31.11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当血清TNF-α水平为845.2pg/ml时,治疗有效性的曲线下最大面积(AUC)为0.594(P=0.013);当血清IFN-γ水平为393.3pg/ml时,治疗有效性的AUC为0.651(P=0.017)。以最佳临界值为参照标准,发现治疗前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高于其最佳临界值者(阳性者)分别为43例(64.2%)和34例(50.7%),明显高于治疗1~2个月的IFN-γ[14例(20.9%)]和治疗6个月的TNF-α阳性者[19例(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634,P=0.000;χ2=53.181,P=0.013)。结论: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作为监测抗结核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MTB分泌蛋白抗原85B(Ag85B)-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融合蛋白在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组)患者4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非结核组)患者26例,以及体检健康人群(健康组)25名。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前后结核组、非结核组外周血、胸腔积液及健康组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患者组织(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得的胸膜组织)中CD4 +和CD8 +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前后,结核组外周血中IFN-γ的含量分别为(42.63±10.51)pg/ml和(401.90±72.54)pg/ml;非结核组分别为(38.97±7.08)pg/ml和(40.04±6.80)pg/ml;健康组分别为(39.61±7.28)pg/ml和(39.86±6.97)pg/ml。结核组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分别为(411.91±41.56)pg/ml和(1342.67±167.96)pg/ml;非结核组分别为(47.99±11.49)pg/ml和(48.76±11.25)pg/ml。刺激前结核组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94,P=0.000);刺激后结核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IFN-γ含量相对于刺激前及刺激后的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79、33.211和33.204,P值均为0.000);刺激后结核组与刺激前及非结核组刺激前后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085、51.478和51.499,P值均为0.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患者胸膜组织中的CD4 +和CD8 +积累光密度值(结核组:16349.91±2376.36和10525.77±1164.86;非结核组:1853.64±670.40和1327.15±175.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81和19.127,P值均为0.00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外周血和胸腔积液后均明显提高结核特异性IFN-γ的含量,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内科胸腔镜胸膜病变活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等4家临床中心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诊断试验方法,对参照入组标准顺序纳入的229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入院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并对活检留取胸膜病变组织标本行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和BACTEC MGIT 960培养(简称“MGIT 960”)及常规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229例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取胸膜活检组织行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临床不能明确诊断者23例(10.0%),确诊者为206例(90.0%),其中129例(56.3%)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77例(33.6%)诊断为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胸膜活检组织经GeneXpert或MGIT 960检测结核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7.9%(64/229)和17.0%(39/229)]与病理学检测阳性率[(23.1%,53/2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251;χ2=2.67,P=0.103);但GeneXpert+MGIT 96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32.8%(75/229)]明显高于传统病理学检测(χ2=5.25,P=0.02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镜镜下特征性表现在纤维粘连带[70.5%(91/129)]、弥漫性粟粒结节状病灶[41.1%(53/129)]、纤维素沉积[40.3%(52/129)]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分别为32.5%(25/77)、6.5%(5/77)、15.6%(12/77)],但散在多发结节状病灶[26.4%(34/129)]明显低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53.2%(41/77)](χ2=28.41、28.52、24.42、15.06,P值均=0.000)。229例患者胸腔镜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224例(97.8%)有轻中度胸痛,口服止痛药2~3 d后可缓解;134例(58.5%)活检部位有少量出血,107(46.7%)例局部皮下气肿,均未给予特殊处理,拔管后2~3 d内吸收;仅2例患者术后出现脓胸,引流管留置14 d后行胸腔镜胸膜剥离术,随访6个月后均安全拔管。结论 内科胸腔镜镜下表现、胸膜病变活检组织标本病理和病原学检测均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而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儿童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价值。方法 2019年1—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儿童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成组设计率的差异性检验样本含量估计,每组达到35例患儿即停止纳入,共纳入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4~14岁(27例),15~18岁(43例)。均在标准抗结核药品方案(2H-R-Z-E/10H-R-Z)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置管胸腔积液引流方案,观察组采用置管胸腔积液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胸膜肥厚及粘连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需进行手术情况,以及胸腔积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Ⅲ)的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12周时,观察组胸膜肥厚,粘连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28.6%(10/35),8.6%(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9%(22/35)、31.4% (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5.714,P=0.004、0.017)。观察组住院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1(14,32)d,置管引流时间[M(Q1,Q3)]为20(13,30)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M(Q1,Q3)]为19(12,2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18,39)d,29(16,36)d,28(14,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75、2.382、2.164,P=0.013、0.017、0.030)。观察组需进行手术者占比为2.9%(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 t-PA/PAI-1的比值[M(Q1,Q3)]为0.43(0.38,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2(0.19,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733,P=0.000);观察组尿激酶干预后胸腔积液PcⅢ浓度(35.09±6.26)μg/L低于对照组(51.73±1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8,P=0.000)。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能增高胸腔积液纤溶酶原活性、降低PcⅢ浓度,有助于预防儿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肥厚和粘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辽宁省鞍山市结核病医院内科病房初诊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留取胸腔积液并立即送检,胸腔积液分别行抗酸染色涂片法检查(简称"涂片法")、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法(简称"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检测。以临床确定诊断为参考标准,评价涂片法、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检测胸腔积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率。结果在180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162例(90.00%)患者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8例(10.00%)患者最终排除结核性胸膜炎。162例临床确诊患者中,61例(37.65%)MGIT 960培养阳性;101例(62.35%)根据临床表现、胸腔积液的生化指标、胸部影像和抗结核治疗有效等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1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包括肺癌胸膜转移9例,结节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胸膜炎1例,胸膜间皮瘤2例,肾病综合征2例,心功能不全2例和低蛋白血症1例。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考标准,涂片法、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0.00%(0/162)、37.65%(61/162)、54.94%(89/162);特异度均为100.00%(0/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00%(0/0)、100.00%(61/61)、100.00%(89/8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18/180)、15.13%(18/119)、19.78%(18/91);一致率分别为10.00%(18/180)、43.89%(79/180)、59.44%(107/180)。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涂片法和MGIT 960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2,P=0.000)。结论 GeneXpert检测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