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预处理通过抑瘤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远交群(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丹参饮组、加味丹参饮+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294002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制备IRI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表达;取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Akt、PTEN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 Tn I水平显著升高,大鼠心肌凋亡指数增加,PTEN、Akt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丹参饮组c Tn I水平均显著降低,Akt表达升高,心肌凋亡指数和PETN表达降低(P<0.05);与加味丹参饮组比较,加入抑制剂后,c Tn I水平均明显降低,Akt表达降低,PTEN表达升高(P<0.05)。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加味丹参饮可以通过降低PTEN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IMT)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小儿IMT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4例均有较长时间的发热史,3例有反复腹痛发作史;年龄<7岁;肿瘤部位均位于腹腔大网膜及肠系膜;3例伴有贫血,血红蛋白(Hb)为101~105g/L;4例成肌纤维细胞瘤均为致密的梭形细胞型;免疫组化检查显示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肌特异性蛋白阳性;肿瘤完整切除,随访4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小儿IM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由增生的成肌纤维细胞和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组成。因其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复发倾向的生物学特性,易与炎症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混淆,基质有黏液要与结节性筋膜炎鉴别,少细胞性纤维型与腹膜后纤维化和硬化性肠系膜炎等鉴别。IMT大多数发生在14岁以下。免疫组化和电镜对鉴别诊断十分重要。IMT预后良好,适当手术切除为宜,避免过度手术、放射治疗和强烈化疗。  相似文献   
3.
4.
此文结合疫情期间,伤寒论线上教学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应用智慧树平台的优势与不足,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累了经验,也带了很多思考。智慧树线上教学的优势包括可以促进师生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巩固重点,方便抽背条文,促进互动与答疑,课堂报告简洁明了、利于学情分析,可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环节。但平台也有稳定性不够、直播不能回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三种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8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华  吴湘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135-1137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CO2激光切割术不同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级的效果。[方法]对183例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检为CINⅡ级的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切除组织全部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CKC组(55例)取材满意率100%,治愈52例(治愈率94.5%),术后复发3例(5.5%);LEEP组(71例)取材满意率97.2%,治愈66例(治愈率93.0%),术后复发5例(7.0%);激光切割组(57例)治愈37例(治愈率64.9%),术后复发20例(35.1%)。CKC组与LEEP组比较治愈率及取材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激光切割组与CKC组及LEEP组之间比较治愈率和取材满意率均具显著差异(P〈0.05)。LEEP组和激光切割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CKC组(P〈0.05),LEEP组与激光切割组相比,激光切割组术后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LEEP组(P〈0.05)。[结论]三种诊治方法中,LEEP效果可靠且具许多优点,为临床CINⅡ级患者的首选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皮内注射卡介苗干预哮喘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皮内注射灭活卡介苗对毛细支气管炎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对病愈后哮喘发作、喘息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 干预组18例在毛细支气管炎愈后1~3d皮内注射灭活卡介苗0.1ml,于干预前、后分别取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48h。EILSA测定上清液的IFN-γ(Th1)及IL-4(Th2)水平,并对患儿追踪观察。结果 干预后IFN-γ增高,IL-4降低,哮喘发作次数减少,且发作后症状较轻。结论 皮内注射灭活卡介苗可有效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20余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入的资料完整并有治疗转归结果的92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排除219例耐多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排除非利福平和非异烟肼耐药的100例患者,共入选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03例。复治肺结核敏感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复治标准化方案,耐异烟肼或耐利福平治疗方案采用个体化方案,对其中药物敏感的485例患者(简称“敏感组”)、耐异烟肼(包含异烟肼单耐药和多耐药)的73例患者(简称“耐异烟肼组”)和耐利福平(包含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的45例患者(简称“耐利福平组”)的治疗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2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63.6%,42/66)和痰培养阴转率(63.6%,35/55)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4.6%(33/39)和70.6%(24/34)]和敏感组[84.2%(388/461)和80.0%(343/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7,P<0.001;χ2=8.500,P=0.014);在治疗6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79.7%,47/59)和痰培养阴转率(76.5%,39/51)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9.2%(33/37)和93.5%(29/31)]和敏感组[91.5%(398/435)和90.8%(367/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27,P=0.017;χ2=10.533,P=0.005)。耐异烟肼组治愈率(53.4%,39/73)低于耐利福平组(60.0%,27/45)和敏感组(69.5%,337/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15);耐异烟肼组治疗成功率(64.4%,47/73)低于耐利福平组(75.6%,34/45)和敏感组(82.1%,39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7,P=0.002)。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中,耐异烟肼患者痰菌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低于耐利福平患者和敏感患者;应重视每一种药品的耐药情况,特别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药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儿童CCSK进行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儿中男童4例,女童2例,其中5例为1~3岁,1例为7岁,影像学检查显示肾上极或下极肿块,考虑肾母细胞瘤。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核及细胞质均为透明空泡样。肿瘤细胞由纤维组织分割,其内含多量毛细血管。结论儿童肾脏CCSK比较少见,恶性程度高,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为肾母细胞瘤,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正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开始吞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促使患者尽早开始吞咽。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生后8d,因鼻塞伴奶量减少1d入院。患儿系第6胎第2产,胎龄41周,顺产,出生体重3000g,无窒息史,母乳喂养,吸吮有力。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母亲曾人工流产4次,患儿胞兄生后7d因抽搐、昏迷在当地医院死亡,当时诊断VitK缺乏颅内出血。患儿无发热,无咳嗽、气促,无呕吐、腹泻,无尖叫、抽搐等。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反应可,全身轻度汗脚臭味,原始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入院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静脉输注6%小儿氨基酸30ml+5%葡萄糖。治疗5h,患儿突然出现双上肢抽动,持续3min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神志由淡漠到浅昏迷,无大汗、发热等。查体:P136次/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