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歇性鼻饲法联合分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分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歇性鼻饲法治疗。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护理依从性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鼻饲法联合分组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增强康复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FSS评分为(8.96±1.67)分,高于对照组的(5.63±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WAL-QOL评分为(189.96±10.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8.52±2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时间康复护理方案在促进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采用时间康复护理方案,比较2组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分别为9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藤氏吞咽障评分高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康复护理方案能够促进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并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吞咽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SSA、FOIS、A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SA、FOIS、ASWAL-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同时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为期4周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入院3d内及康复治疗4周后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判定患者吞咽障碍状况,康复训练4周后判定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吞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10.00%、对照组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以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冰棉签刺激和维生素C刺激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冰棉签刺激训练,观察组采取维生素C刺激训练。治疗1周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价吞咽功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呛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C刺激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895-3897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低于观察组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科室68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指导饮食,并进行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摄食情况以及VSD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OIS分级高于对照组,VS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的正常饮食的摄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各5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组还实施电刺激治疗。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价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生存质量,治疗后用PBP石氏记分法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4%,电刺激组总有效率为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8.13,P0.05)。电刺激组治疗后在吞咽障碍改善、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吞咽障碍护理流程进行护理。2组患者在治疗后,分别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法进行康复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流程管理的早期干预后,摄食-吞咽障碍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吞咽障碍患者无论是经口进食还是经胃管喂饲,吸人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流程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还可以预防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吞咽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用于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障碍及抑郁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3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8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还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前2组吞咽功能评分、MMSE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MMSE评分提高(P0.05),HAMD评分下降(P0.05),联合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地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障碍及抑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屏气-发声运动、低频电刺激、心理治疗等,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6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和针灸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发生吸入性肺炎10例,发生率为12.5%,研究组发生吸入性肺炎2例,发生率为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从中医理论基础上以整体观念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预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内容包括吞咽功能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摄食训练、基础训练、康复训练、试食、出院指导、电话跟踪随访服务1周。住院第15天采用自行设计的有关吞咽障碍的知识问卷、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掌握吞咽障碍知识的程度和吞咽障碍程度改善的情况,并记录上述时间内患者并发症(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有关吞咽障碍的知识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显著降低吞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表面肌电图(sEMG)、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两组sEMG最大波幅值均大于治疗前,吞咽时程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波幅值大于对照组,吞咽时程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SSA评分、WS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SSA评分、WS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部肌肉运动和吞咽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关利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效果。方法选取某院85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进行吞咽障碍治疗仪干预,观察组43例实施通关利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37/43),高于对照组的64.29%(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个疗程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法(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通关利窍针刺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干预30d后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吞咽功能和满意度。[结果]干预30d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70%);观察组满意率(93.3%)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2.03分±0.96分)低于对照组(2.73分±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中,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39-3741
目的探析米氮平治疗伴抑郁障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伴抑郁障碍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相关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抑郁障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在梗死相关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米氮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障碍严重程度,同时可辅助提高康复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吞糊试验联合吞咽训练在老年吞咽障碍经口进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食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吞糊试验后给予喂养护理及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糊试验联合吞咽训练能够改善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经口进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