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7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心外膜脂肪分泌的脂联素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观察人脂联素基因apM1转染至兔心外膜脂肪组织对高脂喂食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向兔心包腔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pEGFP-apM1重组质粒50μL,分别于注射后2,7,28d观察转染效率。采用高脂喂食方法制备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按上述方法转染apM1基因,于转染后4周取材。结果与结论:心包腔内转染apM1基因2d后即可检测到兔心外膜脂肪组织apM1基因高表达,并可持续至28d。心外膜脂肪转染apM1基因对高脂喂食引起的外周血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可使心包腔液中脂联素水平显著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P<0.01),冠状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减小40.66%。说明经心包腔注射可将apM1基因有效转染入心外膜脂肪组织,并可在局部通过抑制高脂诱导的炎性因子释放而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输出量减低的预测因子。方法 选取在该院行CABG 的159 例患者,自术前跟踪随访至术后完成心输出量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各影响因素与术后心输出量减低的相关性;采用ROC 曲线分析预测因素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年龄[O^R=3.317(95%CI :1.432,7.685)]、术前心室射血分数[O^R=1.043(95%CI :1.003,1.085)] 和未使用桡动脉[O^R=11.057(95%CI :1.063,14.978)] 是预测CABG 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COS)的独立预测因子。预测的准确率为0.815(95%CI :0.541,1.089),特异性为0.872(95%CI :0.602,1.127),敏感性为0.629(95%CI :0.427,0.786)。结论 年龄、术前心室射血分数及桡动脉使用与否在预测CABG 术后LCOS 的预测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脂肪因子chemerin在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degenerative aortic valve disease,DAVD)瓣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因DAVD行手术切除的主动脉瓣标本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5±6)岁;夹层动脉瘤行Bentall手术切除正常三叶式主动脉瓣标本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1±8)岁.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退行性主动脉瓣的病理组织学改变;IHC染色观察脂肪因子chemer in的表达特点;IPP(Image-Pro Plus)软件测量钙化面积和钙化周围(钙化灶周围2 mm区域)chemerin蛋白的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单元线性回归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瓣膜相比较,肉眼可见DAVD主动脉瓣增厚,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组织和钙化结节;HE染色可见DAVD损伤部位有泡沫细胞、脂肪细胞、炎症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和钙化灶.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观察,脂肪因子chemerin在正常主动脉瓣膜无阳性表达,而在DAVD中阳性表达;单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hemerin蛋白的IOD与钙化面积呈正相关(r=0.985,P<0.05).结论 DAVD瓣膜中脂肪因子chemerin阳性表达,chemerin表达强度与钙化面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hemerin是否调节胆固醇流出和巨噬泡沫细胞脂滴蓄积,以及对巨噬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和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随后加入胆固醇和ox-LDL培养促进巨噬细胞转化为巨噬泡沫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68的表达,油红O染色后观察泡沫细胞形态,脂肪因子Chemerin干预巨噬泡沫细胞,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胆固醇流出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BCA1及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andwich ELISA法检测巨噬泡沫细胞NF-κB活化情况。实时PCR检测NF-κB抑制剂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预处理后,Chemerin再干预时ABCA1表达的变化。结果 Chemerin抑制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促进脂滴蓄积,下调ABCA1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NF-κB活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BCA1mRNA表达与Chemerin浓度呈负相关,r=-0.936(P<0.05),NF-κB活化程度与ABCA1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17(P<0.05),但Chemerin对ACAT1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DTC预处理能够逆转ABCA1mRNA表达抑制。结论 Chemerin下调ABCA1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THP-1巨噬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增加细胞内脂滴蓄积,NF-κB活化可能是Chemerin抑制ABCA1mRNA表达的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5.
脂肪因子chemerin促进巨噬泡沫细胞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hemerin是否调节巨噬泡沫细胞形成,以及对巨噬泡沫细胞CD36、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100nmol/L佛波酯(phorbol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随机分组,Chemerin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联合相同浓度(5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THP-1源性巨噬细胞共孵育。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Western blot和实时PCR检测CD36、ABCA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浓度,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Chemerin诱导巨噬细胞内脂滴蓄积,下调CD36和ABCA1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培养液中促炎因子TNF-α的释放而降低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提高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且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Chemerin通过下调CD36和ABCA1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诱导THP-1巨噬细胞内脂滴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ABCA1表达下调可能与促炎因子TNF-α释放增加和抗炎因子IL-10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D-脯氨酸-赖氨酸短肽(Cyclo-RGDfK)能否提高去细胞瓣对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的黏附性能,以及RGD肽对Integrin αVβ3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 组织块培养法获取大鼠主动脉壁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分子在培养myofibroblast中的表达.将去细胞瓣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A组:去细胞瓣未接受任何处理;B组:去细胞瓣与交联剂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反应36h;实验组:去细胞瓣与EDC反应36h后,再与Cyclo-RGDfK反应24h,使RGD肽共价结合于去细胞瓣.将第5代myofibroblast分别接种至各组瓣膜上.HE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增殖状况,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ntegrin αVβ3基因在各组的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原代培养的myofibroblast生长良好,高表达Vimentin和α-SMA分子.HE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myofibroblast在实验组的生长好于A组和B组,半定量PCR示Integrin αVβ3 mRNA在实验组的表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结论 Cyclo-RGDfK促进myofibroblast在去细胞瓣上黏附,此效应可能与RGD肽上调Integrin αVβ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死亡4例,存活76例,发生并发症58例。术后2周,患者LVEDD、LAD、LVEF均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NYHAⅢ级或Ⅳ级、术前非窦性心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体外循环时间108 min、LVEDD80 mm、LAD60 mm、LVEF50%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YHAⅢ级或Ⅳ级、术前非窦性心律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有效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NYHAⅢ级或Ⅳ级、术前非窦性心律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超声微泡载基因传输技术是一种新兴起的定向传输基因技术。 目的:构建含人脂联素基因脂联素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六氟化硫微泡介导脂联素基因进行兔主动脉转染及表达,为脂联素用于体内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人心外膜脂肪组织提取总RNA构建pcDNA3.1-脂联素重组体,通过瞬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验证载体构建是否成功。21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6)和脂联素转基因组(n=15),脂联素转基因组经兔耳缘静脉注射pcDNA3.1-脂联素与六氟化硫微泡的混合物,诊断超声仪照射兔胸腹主动脉区域,于照射后2,7,14 d取兔主动脉血管及血清,检测主动脉血管壁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及血清中脂联素蛋白水平。 结果与结论:pcDNA3.1-脂联素瞬时转染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有效表达。六氟化硫微泡传输脂联素基因2 d后即可检测到兔主动脉血管壁脂联素基因高表达,持续至14 d,且兔血清脂联素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 < 0.01)。说明pcDNA3.1-脂联素重组体构建成功,六氟化硫微泡可在快速血流状态下,安全、高效传输脂联素基因入兔主动脉血管壁并有效表达与分泌至血浆。关键词:六氟化硫微泡;脂联素;动脉粥样硬化;基因;重组质粒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5.010  相似文献   
9.
10.
陈集敏  谢霆  陈新忠 《海南医学》2014,(16):2455-2457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在退行性主动脉瓣的组织表达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因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行手术切除的主动脉瓣标本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5±6)岁],因夹层动脉瘤行Bentall手术切除正常主动脉瓣标本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1±8)岁]。经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退行性主动脉瓣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了解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在退行性主动脉瓣的表达特点。结果 HE染色显示,与正常瓣膜比较,损伤的主动脉层内皮下可见大量炎症细胞聚集、纤维组织增生和结节性钙化灶形成,退行性主动脉瓣的厚度不同程度增加[重度(2.80±1.18)mm、中度(2.10±0.09)mm、轻度(0.92±0.13)mm、正常(0.75±0.07)mm],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胶原层增厚明显,松质层厚度降低,而心室层无明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脂联素在正常瓣膜和退行性主动脉瓣中无表达;瘦素在正常瓣膜无表达,而在退行性主动脉瓣见新生血管以及血管周围有表达。结论 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中瘦素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