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SAP伴AL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大黄组和生大黄加微生态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生大黄组加用生大黄3 g·kg-1·d-1(开水200 mL煎煮30 min,分2次经鼻空肠注入,保留1h)治疗;生大黄加微生态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常乐康胶囊,每粒0.42 g,每次1粒,每日2次)经鼻空肠管注入;两组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氧合指数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30 d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胰腺假性囊肿数、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治疗后7 d、14 d血浆内毒素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氧合指数较治疗前逐渐升高,14 d生大黄加微生态组和生大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毒素(μg/L):19.16±1.90比21.20±1.05,氧合指数(mmHg,1 mmHg=0.133 kPa):369.50±5.45比341.50±7.36,APACHEⅡ评分(分):11.84±0.60比13.00±0.86,P<0.05或P<0.01〕。生大黄加微生态组治疗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生大黄组延长(d:5.63±1.75比5.02±1.54),器官损害数(个:2.08±0.74比2.70±1.11)、感染部位数(个:1.93±0.64比2.23±0.83)、胰腺假性囊肿数(个:1.22±0.34比1.63±0.11)及病死率〔10.0%(3/30)比13.3%(4/30)〕均较生大黄组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大黄加微生态组机械通气时间(d:13.40±1.76比15.60±1.28)及ICU住院时间(d:16.13±1.25比17.63±1.30)均较生大黄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SAP伴ALI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肾替代疗法(D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SAP并ALI患者随机分为DCRRT组、对照组各20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IL-8,比较其生命体征、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评分(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RRT组TNF-α、IL-6、IL-8下降,生命体征好转,氧合指数提高,APACHEⅡ评分下降,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降低(P〈0.01或〈0.05)。结论 DCRRT能促进SAP并ALI患者的肺功能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罗艳  詹亚琨  梁利民  徐昌民 《江西医药》2014,(11):1182-1184,1199
目的:分析12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前后肺淤血X线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62例二尖瓣置换病例和64例联合瓣膜置换病例(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按术后复查的X线表现分成2组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所得χ2值为6.13, P<0.05。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肺淤血愈合率不相同,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后肺淤血愈合率高于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术后肺淤血愈合率。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半个月,单纯二尖瓣病变术后肺淤血有明显改变。部分患者肺淤血未减轻主要考虑为术前病史长,心功能差,以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还有远期遗留左心房增大、肺动脉高压、风湿活动、服药不规律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病区患者胸部CT表现及治疗后演变特点.方法 为全力支援武汉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137人于2020年2月15日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1个重症病区,从开始接管至2020年3月15日隔离病房关闭1个月内共接诊确诊84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其中转出16例,出院68例,重型患者35例,其中危重型4例,轻症病人46例,现以在此1个月内完整治疗并出院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重症病区患者胸部CT表现及治疗后演变特点.结果 影像学表现采用胸部CT平扫检查,肺外带磨玻璃影(GGO)征象为主,并夹杂小叶间隔增厚、局灶片状实变、支气管扩张、纵膈淋巴结增大及纤维条索灶及出现胸腔积液多种CT征象.结论 轻型重症患者,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及CT进展同步发展,患者出院时CT征象基本吸收消失.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CT征象有滞后,临床症状消失,核酸检测多次阴性,血清抗体提示患者核酸抗体阳性,但CT征象提示病灶大小及范围仍较明显存在,且个别多于轻型重症患者,此时为防止复阳,暂缓出院,继续观察治疗,动态复查核酸、血清抗体及胸部CT,至病灶基本吸收或明显好转后安排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早期短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SCVVH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36例合并ALI的SAP患者,分为SCVVHDF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 SCVVHDF组患者心率与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 SCVVHDF组患者体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 SCVVHDF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120 h SCVVHDF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VHDF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VVHDF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VHDF治疗能促进SAP合并ALI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减少住院病死率,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rh EPO干预组(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改良过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头部来建立创伤性大鼠模型,sham组大鼠不撞击脑部。造模结束后,治疗组每日定时以5000 IU/kg剂量rh EPO进行腹腔注射,sham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后处死大鼠。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 123)染色检测脑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脑组织中线粒体动力学有关蛋白(动力相关蛋白1(Drp-1)、分裂蛋白1(Fis-1)、融合蛋白2(Mfn 2)、视神经萎缩蛋白1 (Opa 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Rh123荧光强度明显减弱,IL-1β、IL-6、TNF-α、Drp-1、Fis-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Mfn 2、Opa 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脑组织Rh12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IL-1β、IL-6、TNF-α、Drp-1、Fis-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Mfn 2、Opa 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炎性反应及线粒体损伤,从而起到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涂黄  李小珍  詹亚琨 《江西医药》2014,(11):1228-1230
目的对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进行临床分析,为I类切口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的患者621例,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27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342例患者在围手术不使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无显著差别。结论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进行临床分析,为I类切口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的患者621例,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27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342例患者在围手术不使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无显著差别。结论普外科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