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脊索瘤患者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从SEER数据库(2004~2015年)中鉴定和收集597例脊索瘤患者。Nomogram是基于建模组420例拥有完整数据的患者建立的。C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确定Nomogram的预测精度和判别能力。结果建立了基于年龄、种族、原发部位及数量、肿瘤分期(TNM)、手术方式、是否放疗、肿瘤转移和肿瘤大小等预后因素的预测模型,C指数为0.778。确定生存概率的校准曲线表明,Nomogram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较好。年龄>60岁(P<0.001,HR 5.723,95%CI 1.988~16.474)、M1(P<0.001,HR 4.121,95%CI 1.834~9.257)、手术方式(全切除,P<0.01,HR0.416,95%CI 0.236~0.732;根治性扩大切除,P<0.0001,HR 0.251,95%CI 0.143~0.442)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omogram为脊柱脊索瘤患者提供了更准确的预后预测。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肿瘤分期M1和不进行手术是显著缩短脊索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外伤后睡眠障碍的成本和效果。方法对该院近2年适合研究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经济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和效果。结果右佐匹克隆组的成本‐效果比为0.75元/百分点,佐匹克隆组的成本‐效果比为0.83元/百分点。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轻中度脑外伤后睡眠障碍比佐匹克隆的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3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病人36个月的基线和随访资料,统计分析病人抗病毒治疗3年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3年后全部发生免疫重建。100个/μL≤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第1年CD4细胞数平均增长167个/μL,高于第2年增长数(增长80个/μL)(t=2.941,P<0.05)。CD4细胞数<50个/μL的病人,治疗2年较1年免疫重建率高(χ2=12.056,P<0.05);治疗3年较2年免疫重建率高(χ2=11.867,P<0.05)。50个/μL≤CD4细胞数<1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与2年、2年与3年免疫重建率的比较,以及治疗第1年与第2年CD4细胞增长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人经HAART后,大部分病人可发生免疫重建,但50个/μL≤基线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如未发生免疫重建,建议更换含蛋白酶抑制剂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年龄、病程、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PE治疗的次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系数依次为1.805、1.997、2.319和4.047.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6.078、7.367、10.168和57.206.结论 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是影响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正性危险因素,其中以肝肾综合征影响最大,其次是凝血酶原活动度、病程和年龄.  相似文献   
6.
AAR和API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比值(AAR)和年龄-血小板指数(API)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17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用ROC曲线评价AAR和API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能力。结果肝纤维化S0、S1、S2、S3和S4的AAR无显著差异(P〉0.05),肝纤维化分期与AAR的相关系数(rs)=0.10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AR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均〈0.7;肝纤维化S4的API高于S0、S1、S2和s3(P〈0.01),肝纤维化分期与API的rs=0.314(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PI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0.7(P〉0.05),但诊断肝硬化的AUC达到0.773(P〈0.01),敏感度(SN)达到70.83%,特异度(sP)达到72.18%。结论AAR对于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不大;API与肝纤维化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肝纤维化S4的诊断,但对肝纤维化s1、s2和s3的区分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年龄小于40岁的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107例慢性HBV携带者接受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肝功能、HBV DNA检测。结果在107例患者,发现G2-4S2-467例(62.6%);在年龄〈20岁者中,G2-4者与G0-1比例相当,但在20-39岁组达到G2-4者是G0-1的2倍,说明随着年龄增长肝内炎症程度逐渐加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岁组与20-39岁组比,S〈2与S≥2的比例相当(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的慢性HBV携带者并不一定处于免疫耐受期,尤其是年龄在20-39岁和HBV DNA阳性者,需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从而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技术(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在不同时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不同时期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1.5T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检查,以双盲法对比分析发现病例的敏感度和病灶面积。结果::DWI、FLAIR发现病例的敏感度:在超急性期内,分别为100%和26.67%(P<0.05);在急性期内,均为100%;在亚急性期内,分别为80%和86.67%(P>0.05);在慢性期内,分别为11.11%和94.44%(P<0.05)。梗塞灶面积显示,在72 h内DWI大于FLAIR(P<0.05),亚急性期间基本相当(P>0.05),慢性期FLAIR大于DWI(P<0.05)。结论:联合应用DWI和FLAIR能准确诊断不同时期脑梗死,并有助对脑梗死进行分期和新旧病灶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免疫增强型复合肠内营养制剂对脓毒血症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重庆 市大足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合并脓毒血症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 常规营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富含免疫增强型复合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并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0周、 1周、2周)白蛋白(ALB)、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 和细菌内毒素的情况,监测两组发生肠功能障碍(腹泻、腹胀、胃潴留)的例数、肺部感染、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及死亡例数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的ALB、PCT、CRP、SOFA评分、肺部感染发生的例数、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及死亡例数、两组生存曲线之间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监测指标(DAO、D‐Lac、内毒素)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肠功能障碍(腹泻、腹胀、胃潴留)发生的例数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均能改善 引起脓毒血症的肿瘤患者的营养及炎症反应状态,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其中免疫增强型复合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在改善肿 瘤患者的肠功能检测指标方面较显著,并一定程度减少了肠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温小凤  蒋忠胜  柯柳  覃川  李敏基  陈念 《临床荟萃》2009,24(21):1889-1890
肝组织病理检查是目前确诊肝脏疾病的“金标准”,我科于2004年开展肝穿刺活检,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存在明显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