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解毒散结法联合辅以疏肝健脾汤治疗肝脾失调、痰瘀互结证甲亢突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合并突眼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使用祛痰化瘀解毒散结法辅以疏肝健脾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突眼度变化及抗体水平中TGAb、TPOAb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上睑下垂、眼球肿胀、神疲乏力、舌淡红、脉滑、胸闷纳呆等中医症状积分、突眼度、TGAb、TPOAb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解毒散结法辅以疏肝健脾汤治疗肝脾失调、痰瘀互结证甲亢突眼症临床疗效好,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科护工手卫生知识掌握状况及洗手依从性。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老年科工作的56名护工进行手卫生知识及洗手依从性调查。结果多数护工对手卫生知识缺乏,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洗手技术执行率低。结论护工的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者应加强护工手卫生监督管理,重视护工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强化护工洗手意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3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病人36个月的基线和随访资料,统计分析病人抗病毒治疗3年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3年后全部发生免疫重建。100个/μL≤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第1年CD4细胞数平均增长167个/μL,高于第2年增长数(增长80个/μL)(t=2.941,P<0.05)。CD4细胞数<50个/μL的病人,治疗2年较1年免疫重建率高(χ2=12.056,P<0.05);治疗3年较2年免疫重建率高(χ2=11.867,P<0.05)。50个/μL≤CD4细胞数<1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与2年、2年与3年免疫重建率的比较,以及治疗第1年与第2年CD4细胞增长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人经HAART后,大部分病人可发生免疫重建,但50个/μL≤基线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如未发生免疫重建,建议更换含蛋白酶抑制剂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年龄、病程、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PE治疗的次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系数依次为1.805、1.997、2.319和4.047.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6.078、7.367、10.168和57.206.结论 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是影响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正性危险因素,其中以肝肾综合征影响最大,其次是凝血酶原活动度、病程和年龄.  相似文献   
6.
AAR和API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比值(AAR)和年龄-血小板指数(API)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17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用ROC曲线评价AAR和API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能力。结果肝纤维化S0、S1、S2、S3和S4的AAR无显著差异(P〉0.05),肝纤维化分期与AAR的相关系数(rs)=0.10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AR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均〈0.7;肝纤维化S4的API高于S0、S1、S2和s3(P〈0.01),肝纤维化分期与API的rs=0.314(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PI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C〈0.7(P〉0.05),但诊断肝硬化的AUC达到0.773(P〈0.01),敏感度(SN)达到70.83%,特异度(sP)达到72.18%。结论AAR对于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不大;API与肝纤维化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肝纤维化S4的诊断,但对肝纤维化s1、s2和s3的区分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年龄小于40岁的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107例慢性HBV携带者接受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肝功能、HBV DNA检测。结果在107例患者,发现G2-4S2-467例(62.6%);在年龄〈20岁者中,G2-4者与G0-1比例相当,但在20-39岁组达到G2-4者是G0-1的2倍,说明随着年龄增长肝内炎症程度逐渐加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岁组与20-39岁组比,S〈2与S≥2的比例相当(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的慢性HBV携带者并不一定处于免疫耐受期,尤其是年龄在20-39岁和HBV DNA阳性者,需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从而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与其基线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复制水平(HBV DNA)的关系。方法对准备开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HBV合并感染患者69例进行基线CD_4^+T淋巴细胞、HBV DNA和肝功能检测。结果1.CD_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 DNA显著高于CD_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P<0.05);CD_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低于CD_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P<0.05);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血清直接胆红素(DBI)、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球蛋白(Gl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与AST,HBV DNA,Alb,PT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4,-0.344,-0.35,0.333,P<0.05)。结论随着患者AIDS病情进展,HIV/HBV合并感染者的HBV DNA复制水平增高,肝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9.
由于HBV和HI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有5%-20%的HBV和HIV双重感染者。HAART是治疗艾滋病最重要的措施,而我国目前的HAART方案中均包含有拉米夫定,由于拉米夫定的耐药屏障低,长期使用可能出现YMDD变异。目前国内对单纯HBV感染者的YMDD变异研究很多,但关于HBV和HIV双重感染者YMDD变异的相关研究较少,此文就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小凤 《微创医学》2000,19(6):966-967
拉米夫定(贺普丁)是近年来治疗乙肝新一代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是当前国内外用于治疗乙肝研究的热点.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2′,3′-双脱氧-3-硫嘧啶,它可以竞争性抑制HBV DNA聚合酶[1]和反转录酶,参与新合成的HBV DNA合成过程而终止新链的合成[2,3],从而抑制HBV DNA的合成,因此它对HBV有特异的抗病毒活性,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超螺旋型cccDNA,一但停药,病毒可能再复制,因此要长期用药,才获得持久疗效.1998年底我国药品监督局及美国FDA已批准拉米夫定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国内外用其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推荐剂量成人每天100mg[4],儿童2~12岁为3mg/kg,每天1次口服[5],疗程暂定1年,并进行观察和随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