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海马神经元细胞膜L型钙通道电流(Ica.L)作用和对神经细胞内钙([Ca2 ]i)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h内大鼠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MP对神经元Ica.L和[Ca2 ]i的影响.结果①膜片钳证实, 10、30、100 μmol/L的TMP组能显著抑制Ica.L峰值,分别与对照组的(454.2±31.4)pA比较降至(276.4± 17.1、209.3±14.2和(135.8±16.0 pA,P<0.05),使I-V曲线上移,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但对最大激活电位无明显影响.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发现,细胞外液有钙液时,10、30和100μmol/L TMP组能显著抑制60 mmol/L的KCL引起的细胞内钙荧光峰值(Fi)增加,与对照组的(1749.4±61.0)比较降至(1227.1±36.2、998.2±23.9和745.9±20.6,P<0.05);在细胞外液无钙时,30 μmol/L TMP组也能显著抑制60 mmol/L KCL引起的[Ca2 ]i)库释放,与对照组(965.3±82.5)比较降至(789.6±75.6,P<0.05).结论TMP具有对海马神经元钙通道Ica.L和[Ca2 ]i库释放的双重抑制作用,使[Ca2 ]i水平降低,这可能是其神经保护机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了青藏高原的野生害鼠——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Hodgson)作为包虫中间宿主的结论。采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学的方法,取得了高原鼠兔包虫囊肿的形态结构和包虫囊液特异抗原性的研究资料。初步论述了高原鼠兔在包虫病流行病学和动物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及其自然疫源性问题。为进一步开展野生动物群体的包虫病调查研究,了解与掌握人、家畜、野生动物三个生物群体间的包虫病内在规律性,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肝病[1]。而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诱发AIH国内外罕有报道。本院收治1例BMT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诱发AIH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主诉患者,男性,46岁,因"反复肝功能异常5年余"于2011年8月17日入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YMDD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的27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BV基因型和P区(YMDD)的突变位点。结果在27例HBV DNA反弹的患者中,13例(48.15%)检出YMDD变异,而对照人群无YMDD变异(P〈0.05)。YMDD变异的位点为rtM204V/I(C区)±rtL180M(B区);在治疗组YMDD变异的患者中,B、C基因型构成比(46.15%和59.26%)与对照组(53.85%和68.4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YMDD变异是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耐药导致HBV DNA反弹的主要原因;YMDD变异的常见位点依然为rtM204V/I(C区)±rtL180M(B区);YMDD变异在B、C基因型病人中无差别。  相似文献   
5.
HBV感染宿主肝细胞后,HBV基因组进入肝细胞先生产HBV cccDNA。然后以HBV cccDNA为模板转录装载成HBV rcDNA释放入血,对HBV的复制及感染状态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国内很多文献报道,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和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均与HBV DNA的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衰竭的近期预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系统对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测115例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项,计算MELD评分,并随访90d的生存率,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MELD分值,并观察分析不同预后患者入选后30d时MELD分值的动态变化。结果 115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死亡组基线MELD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且基线MELD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死亡组入选后30d的MELD分值较基线MELD分值升高,存活组入选后30d的MELD分值较基线MELD分值下降。结论 MELD评分系统可以作为预测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较客观的指标。纵向评估MELD分值的动态变化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急性肝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年龄小于40岁的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107例慢性HBV携带者接受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肝功能、HBV DNA检测。结果在107例患者,发现G2-4S2-467例(62.6%);在年龄〈20岁者中,G2-4者与G0-1比例相当,但在20-39岁组达到G2-4者是G0-1的2倍,说明随着年龄增长肝内炎症程度逐渐加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岁组与20-39岁组比,S〈2与S≥2的比例相当(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的慢性HBV携带者并不一定处于免疫耐受期,尤其是年龄在20-39岁和HBV DNA阳性者,需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从而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13日至2012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76±22)min,术中出血量为(156±16)mL,住院时间(11.2±2.3)d;治愈27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8%。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不仅操作简单,具备较好的固定效果,而且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腰骶移行椎在临床上较多见,掌握其与腰腿疼痛存在的关系以利临床诊治。方法:自2003年1月到2009年6月我们对436例腰腿疼痛病人中的242例有腰骶移行椎病例临床诊治过程中得到体会。结果:242例腰腿疼痛伴有腰骶移行椎的诊治过程得出其两者的关系。结论:腰骶移行椎潜在很多因素致腰腿疼痛。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9岁,因妊娠期腰及双下肢疼痛5个月,于产后半月二便失禁,双下肢无力,无潮热盗汗,在当地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并在1个月后行L5S1全椎板髓核摘除术,术后疼痛稍减.20余天后,腰骶部疼痛剧烈,给予抗感染治疗,疗效不显.于2个月后,我院以"骶尾部肿瘤待排"收入院,查:骶部膨大,向后凸起,肿块约25cm×25cm,边界不清,质地中等,压痛,无波动感,二便失禁,双下肢肌力Ⅲ级,皮肤痛、温、触觉消失,膝跟腱反射消失、骨盆分离挤压试验(+),肛门指检:扩约肌松弛,骶骨前缘无肿块.X片提示:骶椎明显膨大近一倍,双骶髂关节处呈溶骨性破坏,尾椎后缘骨膜隆起.术前胸部X线片有散在结核钙化点,术前CT示:L5S1椎间盘突出,余(-).细阅该片可见骶椎稍膨大.ESR:76mm/h,ASO≥500u,CRP(+),ALP44u/L,WBC18.5×109/L,RBC3.3×1012/L,Hb95g/L,N83%,L17%,骶椎组织活检:肉眼见组织有一层包膜,包膜下呈白色半透明胶冻样物质,易出血.镜下见:切面灰白实性分叶状,瘤细胞索状排列,可见囊泡状细胞.结果:脊索瘤(低度恶化),最后确诊为:巨大脊索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