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蒋羽  李伟  范蒙光 《疾病监测》2015,30(8):679-682
细菌与噬菌体间是一种寄生关系,一方面细菌抵抗噬菌体感染,另一方面噬菌体也产生抗宿主菌防御的改变。本文从细菌的被动免疫、主动防御方面综述了多种细菌抵抗噬菌体的分子机制。这其中既包括细菌生物膜的物理阻隔作用,也包括吸附抑制、注入阻滞、限制修饰系统、流产感染等机制,还包括新近发现的细菌的适应性免疫-CRISPR-Cas系统以及噬菌体排除系统。细菌与噬菌体间的竞争,不仅是自身选择压力的结果,也是彼此共进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2003-2012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内蚤类的监测结果,为分析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特点及有效地开展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 在内蒙古24个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内以旗(县)为单位开展监测,按不同生境分层进行抽样,将捕获的各种鼠类体外寄生蚤全部在低倍镜下进行不透明标本分类鉴定,用探蚤棒对长爪沙鼠洞干进行蚤类采集和鉴定,挖掘代表性的鼠巢收集蚤类;对获取的蚤类,按照《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GB 16883-1997和GB 16883-1997附录B),采用鼠疫细菌学培养方法进行检验.应用Excel2003软件分别对蚤种类、数量及其感染鼠疫情况按不同年代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在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共获蚤类3总科5科14属37种(亚种)82 410匹,各年度获蚤种类波动在26~32种之间,各年度蚤数量波动在6375~9891匹之间,平均每年捕获8241匹.共从14种(亚种)930匹蚤类中检出鼠疫菌;各年度从蚤类中检出鼠疫菌的种类波动在0~9种之间;各年度检出鼠疫菌的蚤数量波动在0~278匹之间,平均每年为93匹.在该疫源地首次发现短距狭蚤.结论 由于近年来该疫源地区生态环境受到自然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寄生蚤种类、数量及染疫情况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作为传播鼠疫的媒介蚤类,今后应进一步对其加强监测和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河北五省区长爪沙鼠鼠疫研讨会,于1999年7月5日至7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计49人。各省区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各省区1998年鼠疫监测及鼠防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沙鼠鼠疫疫情进行了分析。从会议代表发言情况来看,各省区的领导和专业单位对今年的鼠防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加大投入、增加设备、制订了预案、组织应急队伍等措施,加大了鼠防工作力度。会上,代表们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疫情信息交流,更加深入的开展鼠防科研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与会代表认为,五省区沙鼠鼠疫研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阿巴嘎旗牧民对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的知晓程度,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入户调查方式对牧民进行感染布病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牧民对"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能感染布病的知晓率最高(88.9%),对"与布病患者握手不会感染布病"的知晓率最低(47.7%)。结论牧民对布病的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不一,尚存在一定误区,对当地牧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应的防护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胶体金法在内蒙古布鲁氏菌病监测地区的现场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内蒙古布鲁氏菌病监测地区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并对血清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测1088份疑似布病患者血清,在RBPT、SAT检测均为阳性的645例中胶体金法检测为阳性的483例、阴性162例,吻合率为74。8%;在RBPT、SAT检测均为阴性或达不到布病诊断标准的443例中胶体金法检测为阳性的11例,假阳性率为2.5%。结论布鲁氏菌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检测布鲁氏菌病与RBPT和SAT检出的阳性布病患者的吻合率不高,该试剂的推广使用价值还需更多实验数据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近年来(2004-2008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流行特点。方法按《内蒙古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结果调查发现2004-2008年发现1例人间鼠疫;连续5年均有动物鼠疫流行,涉及14个旗(县),占沙鼠疫源旗(县)的60.9%;染疫动物4种,染疫媒介7种;发现新的长爪沙鼠鼠疫流行旗(县)4个。结论在生态系面貌没有大的改观之前,长爪沙鼠疫源地的动物鼠疫将长期存在下去,并具备发生人间鼠疫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拟通过实验室检测,探究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长爪沙鼠成批死亡的原因。  方法   将所有自毙鼠解剖后,取其脏器接种到赫氏培养基和半胱氨酸心琼脂血培养基上。 对于分离菌株先排除鼠疫菌后,再接种到含有抗生素的半胱氨酸心琼脂血培养基上,同时进行土拉弗朗西斯菌(土拉菌)特异抗原乳胶凝集检测。 其次,对于所有分离菌株提取核酸后,采用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扩增、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并与网上已公布的琥珀葡萄球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另外,用琥珀葡萄球菌悬液感染实验小鼠,在14 d内观察实验小鼠的精神和身体状况。  结果   分离的所有菌株在土拉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均不生长,土拉菌特异抗原乳胶凝集检测均为阴性,由此可以排除土拉菌。 经过16S rRNA基因测序和比对,所有分离菌株鉴定为4株琥珀葡萄球菌、1株罗伊乳杆菌、1株阴道乳杆菌和1株粪肠球菌。 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3株琥珀葡萄球菌,与9株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琥珀葡萄球菌聚在主要谱系分支上。 另外1株琥珀葡萄球菌和来自新疆的琥珀葡萄球菌聚在一个分支上。 实验小鼠感染模型得出,琥珀葡萄球菌的最小致死量为5×108 CFU/mL,亚致死量为108 CFU/mL。   结论   首次发现苏尼特左旗自毙长爪沙鼠体内含有琥珀葡萄球菌,推测琥珀葡萄球菌感染可能是当地长爪沙鼠成批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近年(1991-2000年)来内蒙古达乌尔黄鼠鼠疫的流行特点。方法 按“内蒙古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1991-2000年10年间,除1993年外,其余9个年度均有达乌尔黄鼠鼠疫流行;涉及的旗县数共7个,占黄鼠总疫源旗县数的28%;染疫动物1种为达乌尔黄鼠,染疫媒介为2种;发现新的疫源县1个。结论 低山丘陵区动物鼠疫呈连续流行状态。察哈尔丘陵区的流行时断时续,松辽平原区已达稳控标准的翁牛特旗和乌兰浩特市重又出现流行,其余地区未发现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18—2022年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用发病数、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指标对2003—2022年间阿荣旗人间布病地区、时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该地区人间布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种型鉴定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结果 2018—2022年间,阿荣旗报告本地布病病例1 5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5.13/10万,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波动,2019年布病发病人数最多(466例);春夏季为报告病例高峰期;全旗12个乡镇均有布病病例报告,多分布在六合镇(281例);男女性别比为2.12∶1;病例主要集中在年龄为30~55岁(占比67.8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比86.81%)。分析数据表明,该地区人间布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30~55岁农民多发,应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干预。2022年从9例患者中分离获得布鲁氏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9株菌均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中2株羊1型、4株羊2型、2株羊3型、1株变异株;MLST分型显示7株MLST 8型、1株MLST 12型、1株由于g...  相似文献   
10.
塔娜  张文强  米景川  范蒙光 《疾病监测》2021,36(12):1261-1264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一起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的原因,并提出防控措施。  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于2020年4月对达拉特旗一自然村的一起布病暴发疫情进行传染源追踪调查和传染途径分析。  结果   2020年2月28日至3月5日张大圪堵自然村短期内报告3例布病病例,4月在该区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时,又发现4例确诊和3例隐性感染病例,并检出羊1型和羊3型布鲁氏菌。 卫生部门对患者进行建档跟踪治疗,开展了重点人群监测,对人、畜居住环境进行了一次终末喷雾消毒,并对全村居民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发放防护物品;畜牧部门严格执行检疫、淘汰病畜的防治措施,并进行动物疫情监测。  结论   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是未经检疫的羊随意贩卖流动,致使病畜流入,感染养殖人员造成疫情暴发。 应加强羊群疾病监测、管理和病畜淘汰机制,防止传染源的流动;加强医疗卫生和畜牧兽医部门的联防联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