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0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上海市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腹泻病例病原学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3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从3 467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者1 561例,阳性率为45.02%。检出细菌6种、病毒5种。细菌阳性率为13.46%,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172例)、沙门菌(143例);病毒阳性率为27.75%,主要为诺如病毒(471例)、轮状病毒(312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秋冬季病毒阳性率高于细菌,夏季细菌阳性率高于病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病毒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11月至次年2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但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6-9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且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比例细菌阳性组(19.06%)高于病毒阳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明显,应针对重点人群在不同季节对病原体加强相应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上海市卡介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特征,为制定本市卡介苗接种策略和预防卡介苗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4个区中抽取接种了卡介苗的1月龄新生儿,在其3、6、9、18月龄时各随访检查1次,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疑似卡介苗不良反应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疾病发生特征。【结果】2 411例新生儿完成随访观察,其中2例发生卡介苗不良反应,均为卡介苗淋巴结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0/万(1.39/万~27.41/万)。2例患者分别于接种卡介苗26 d和91 d后发现症状,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主动监测的卡介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被动监测报告的发生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上海市卡介苗接种安全性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3.
黎健  肖文佳  胡家瑜  吴寰宇  薛莹  潘浩  何懿 《疾病监测》2014,29(11):880-883
目的了解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抽取6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从1001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465例,检出率为46.45%。检出细菌7种、病毒5种。细菌检出率为12.09%,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61例)、沙门菌(35例)。病毒检出率为32.07%,主要为诺如病毒(262例)、轮状病毒(40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465例阳性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4.20±17.56)岁,病原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有腹痛和发热症状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有呕吐和恶心症状的构成比均低于病毒阳性组;细菌阳性组发病前5天有聚餐史和外出史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二组有宠物接触史的比例均高于阴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较为明显,应针对各病原检出率的差异在不同季节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立克次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革兰阴性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统称立克次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在历史上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灾难,目前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疾病[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腮)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上海市流腮发病的预测模型,预测2017年上海市流腮发病趋势。【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上海市2005年1月—2016年12月流腮月报告发病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建模,考虑季节因素建立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乘积季节预测模型,并用所建模型预测上海市2017年流腮发病趋势。【结果】ARIMA(1,0,0)(1,1,0)12可较好地拟合流腮发病的时间序列趋势,对2005—2016年流腮发病数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高,平均相对误差为8.79%,2017年流腮预测病例数为2 656例。【结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可较好地拟合流腮发病的时间序列趋势;与2016年相比,预测2017年流腮报告发病数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6.
养犬者3个行为准则 在决定饲养犬只之前,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完全履行一个养犬者应尽的义务。如果有顾虑,可以暂时推迟养犬计划。而一旦决定养犬,就要严格执行养犬者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6——2012年上海市克雅氏病(CJD)监测病例的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分析上海市CJD监测网络中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采集病例脑脊液及血液标本检测14-3-3蛋白和129位氨基酸多态性及PRNP基因突变。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2006-2012年上海市发现散发型CJD确诊病例1例,临床诊断病例56例,疑似病例17例;家族遗传型CJD确诊病例l例,临床诊断1例,均为E200K突变。病例分布无季节聚集性,历年报告病例数保持稳定。CJD病例居住地散在分布,但2例家 族遗传型CJD患者住址相近。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的平均年龄为62岁,大于疑似病例的年龄(5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06-2012年上海市CJD历年发病例数稳定,均以散发型为主,职业分布广泛,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的平均年龄大于疑似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气象因素的上海市感染性腹泻逐H发病例数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上海市2005-2008年感染性腹泻逐日发病例数与同期气象资料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气压、日照时数、风速,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选出与感染性腹泻相关的气象因素,用主成分分析(PCA)去除气象因素间的共线性影响。利用MatLabR2012b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感染性腹泻日发病例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拟合效果、外推预测能力和等级预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日感染性腹泻与前两天的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低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P<0.01)。输入PCA提取的4个气象主成分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训练和预测样本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分别为4.7811、6.8921、0.7918、0.8418和5.8163、7.8062、0。7202、0.8180。模型预测值对2008年实际发病数的年平均误差率为5,30%,对感染性腹泻的等级预报正确率为95.63%+H26。结论 温度和气压对感染性腹泻日发病例数影响较大。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及预测误差较小,预报正确率较高,预报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长期变异的生态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上海市乙脑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分析上海市历年来的生态因素,如气象条件、水田种植面积、猪饲养数,猪饲养数,蚊虫密度、猪群和人群的抗体水平等与近50年来乙醇.脑发病率长期变异关系。结果:水田种植面积和猪饲养数的增多可能是1965-1967年乙脑流行的原因,但对1968年以后乙脑发病率下降影响不大。1968年以后乙脑发病率的大幅度下降可能与乙脑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有关。结论: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乙脑起重要作用,乙脑疫苗接种仍需持续。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1950~1995年控制狂犬病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人狂犬病的报告发病率:以1950年198/10万为最高;1958~1988年无本地感染病人,仅有2例外地感染者;1989~1995年发病率波动于0~003/10万。对咬人的可疑犬进行狂犬病病毒分离:1958~1988年本地犬未发现携带病毒,1989~1995年检出带病毒犬波动于1~25只/年。1985~1995年外地和本地狂犬病病人共计12例,其中9例未经伤口处理,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1984~1994年检出外来和本地带狂犬病病毒犬55只,咬伤194人,经过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无一例发病。对控制狂犬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