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7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黎健  肖文佳  胡家瑜  吴寰宇  薛莹  潘浩  何懿 《疾病监测》2014,29(11):880-883
目的了解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抽取6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从1001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465例,检出率为46.45%。检出细菌7种、病毒5种。细菌检出率为12.09%,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61例)、沙门菌(35例)。病毒检出率为32.07%,主要为诺如病毒(262例)、轮状病毒(40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465例阳性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4.20±17.56)岁,病原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有腹痛和发热症状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有呕吐和恶心症状的构成比均低于病毒阳性组;细菌阳性组发病前5天有聚餐史和外出史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二组有宠物接触史的比例均高于阴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较为明显,应针对各病原检出率的差异在不同季节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对于高转运性肾性骨病及心血管异位钙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伴有肾性骨病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活性维生素D3口服治疗,实验组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基础上联合降钙素肌注,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2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治疗前后治疗前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Ⅰ型胶原N-端前肽、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胎球蛋白A值。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钙化评分、Ⅰ型胶原N-端前肽、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股骨头骨密度显著提高(P0.05);2组治疗后血钙、血磷、胎球蛋白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肾性骨病患者骨质代谢,对转移性钙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腹泻病例病原学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3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从3 467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者1 561例,阳性率为45.02%。检出细菌6种、病毒5种。细菌阳性率为13.46%,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172例)、沙门菌(143例);病毒阳性率为27.75%,主要为诺如病毒(471例)、轮状病毒(312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秋冬季病毒阳性率高于细菌,夏季细菌阳性率高于病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病毒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11月至次年2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但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6-9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且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比例细菌阳性组(19.06%)高于病毒阳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明显,应针对重点人群在不同季节对病原体加强相应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基于气象因素的上海市感染性腹泻逐H发病例数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上海市2005-2008年感染性腹泻逐日发病例数与同期气象资料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气压、日照时数、风速,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选出与感染性腹泻相关的气象因素,用主成分分析(PCA)去除气象因素间的共线性影响。利用MatLabR2012b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感染性腹泻日发病例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拟合效果、外推预测能力和等级预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日感染性腹泻与前两天的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低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P<0.01)。输入PCA提取的4个气象主成分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训练和预测样本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分别为4.7811、6.8921、0.7918、0.8418和5.8163、7.8062、0。7202、0.8180。模型预测值对2008年实际发病数的年平均误差率为5,30%,对感染性腹泻的等级预报正确率为95.63%+H26。结论 温度和气压对感染性腹泻日发病例数影响较大。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及预测误差较小,预报正确率较高,预报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院为病人服务的水平。方法采用帕累托法分析2012年某院出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8种疾病为A类疾病,即多发病种;B类疾病包括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3种疾病;C类疾病为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等9种疾病。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8种疾病为医院主要疾病,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血清(浆)TG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血脂指标。多年来习惯在禁食过夜后清晨采血(空腹8~12 h)测定TG,原因有二,一是饮食对TG水平的影响很大,而空腹TG相对稳定;二是在直接法检测LDL-C前,间接估算LDL-C的Friedewald公式需要空腹TG测定结果。实际上机体一天中只在清晨处  相似文献   
8.
应用EXCEL实现上海市乙肝发病灰色模型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健  吴寰宇  李燕婷 《中国卫生资源》2011,14(2):109-110,118
目的:探讨应用EXCEL表格实现上海市乙肝发病灰色模型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基于上海市2003年-2009年乙肝发病数,应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上海市乙肝发病数的灰色模型GM(11,),采用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判定模型预测精度,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并进行2010年-2012年乙肝发病数的外推预测。结果:GM(1,1)模型的后验差比值C=0.243 7,小误差概率p=1,模型预测精度为优秀。2003年-2009年各年份乙肝发病实际数与预测数的相对误差均小于8%,模型预测上海市2010年-2012年乙肝发病数分别1 921例1、745例和1 585例。结论:EXCEL表格可以实现灰色模型GM(1,1)的建模与预测,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交界区完全不能传导而导致的一类严重性心律失常.由于心率过缓引起心排量下降,导致重要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的早期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是目前最佳治疗方式.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需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亦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刘阳  胡梅  喻红波  黎健 《检验医学》2013,(12):1088-1091
目的了解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38例HCC患者、25例肝硬化患者和40名健康查体者的PBMC,分别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HLA—GmRNA和HLA—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C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HLA—GmRNA表达率分别为94.7%、84.0%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HCC组HLA—G蛋白表达率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CC组PBMCHLA—G蛋白主要表达于CD4^+细胞上。结论HCC患者PBMCHLA—G蛋白表达率升高,其机制与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