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长节段血栓及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评价下腔静脉多支架顺序置入固定血栓+下腔静脉成形术+肝静脉成形术的治疗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6例BCS合并下腔静脉长节段血栓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控制稳定1周后,均以如下介入方法治疗:下腔静脉多支架顺序置入固定血栓+下腔静脉成形术+必要时肝静脉成形术。术后予以抗凝并随访。结果 6例患者以下腔静脉多支架顺序置入压迫血栓+下腔静脉成形术+必要时肝静脉成形术治疗,均获成功。近中期临床疗效明显。主要并发症为无症状性肺栓塞,共2例。无手术致死病例。结论下腔静脉多支架顺序置入固定血栓+下腔静脉成形术+肝静脉成形术,对治疗BCS合并下腔静脉长节段血栓及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BCS伴下腔静脉长节段血栓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式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PTBIED)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3年之间连续就诊的,经影像检查(部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胆道梗阻部位在肝门部至胆总管近段,残留的胆总管长度>3 cm,血清总胆红素(TBIL)≥70μmol/L的患者,纳入试验组,行改良式PTBIED;符合前述条件但不愿行改良式PTBIED的患者和低位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按常规行传统式PTBIED.试验组患者根据术中造影,对胆道外引流管增加侧孔改造,将改造后的引流管头端置入残留的肝总管或胆总管,同时将增加的侧孔置于梗阻近侧扩张的胆管内.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常规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至患者死亡.本研究中,2组患者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时间的比较采用生存分析.结果 46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21例行改良式PTBIED,25例行传统PTBIED,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手术相关死亡.2组患者在皮肤瘙痒、纳差、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相似,术后胆汁日平均引流量[试验组(521±136) ml/d,对照组(606±159) ml/d(t=1.930,P>0.05)]、血清TBIL下降水平[试验组(87±51)mol/L,对照组(105±66) μmol/L(t=1.061,P>0.05)]、中位生存期[试验组7.7个月,对照组6.9个月(x2=0.610,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为(10.9±5.2)×109/L,较术前的(7.8±2.9)×109/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06,P<0.05);试验组术前为(8.2±3.4)×109/L,较术后的(7.4±2.6)×109/L明显降低(t =2.649,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未出现十二指肠液反流现象,1例发生胆道感染;对照组11例患者发生十二指肠液反流,其中8例发生胆道感染.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x2 =5.381,P<0.05).结论 改良式PTBIED方便、可行,相对传统PTBIED,可减少胆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介入放射术中,通常使用RH型、双螺旋型或双弯型导管行腹腔动脉插管。如欲将导管尖端超选择性插入肝固有动脉乃至肝右动脉,则需在超滑导丝导引下完成。这种超选择性插管方法有操作麻烦、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弊端。为此,我们对RH导管进行了改良(附图),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经过10o例临床实践证实,这种新型肝动脉导管具有使用方便、易超选(不用导丝,超选择性插管一次成功率达90%以上)和导管改良方法简单等特点。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导管改良方法:取RH型肝管一根,采用加热塑形法增加导管前部弓的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纳米微粒与普通剂型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抑制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差别。方法 对照组为不加药物的细胞,实验组为3μmol/L纳米微粒和普通剂型的As2O3,干预体外培养的兔VSMC细胞72h,进行四唑氮盐(MTT)染色测定细胞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提取细胞DNA,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将3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μmol/L纳米剂型的As2O3,干预细胞,细胞数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而普通剂型干预细胞,生长受抑制程度较纳米剂型弱。24h时,对照组、3μmol/L普通剂型组与纳米组,A值分别为0.68±0.10、0.58±0.12、0.33±0.12,48h时分别为0.79±0.11、0.48±0.14、0.28±0.11,72h时分别为0.96±0.13、0.34±0.15、0.20士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Ⅳ值分别为10.934、15.039、15.539,P值均〈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剂型As2O3、普通剂型As2O3干预及对照组的细胞干预48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4.97%、58.54%、74.02%,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6.89%、11.27%、11.20%,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6.56%、23.60%、12.46%,坏死细胞分别为11.58%、6.59%、2.32%。DNA电泳,As2O3干预细胞,可见凋亡梯形条带,部分细胞坏死,呈模糊的无间隔片状条带。纳米剂型药物作用的细胞DNA条带,梯形条带更多、更模糊。结论 As2O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增殖,且纳米剂型As2O3较普通剂型的As2O3,对细胞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将90例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于TACE治疗后第3天开始口服小剂量(每日250 mg)阿帕替尼;对照组52例接受单纯TACE治疗。术后随访,比较2组间治疗前后甲胎蛋白水平及生存期的差异,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TACE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2组间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5,P=0.08),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甲胎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术后1、3、6、12、24个月肿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7%(34/38)、84.21%(32/38)、78.95%(30/38)、34.21%(13/38)和10.53%(4/38);对照组分别为75.00%(39/52)、67.31%(35/52)、25.00%(13/52)、3.85%(2/52)和19.23%(10/52)。治疗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17.12±1.55)个月vs (14.21±2.13)个月,P=0.01]。虽然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皮疹、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蛋白尿、血尿、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眩晕、头痛、高血压、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水平减低、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但其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常见毒性反应事件评价标准3级以上者较少。结论 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HCC在控制肿瘤及其合并癌栓进展方面优于单纯TACE,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7.
8.
兔VX2肝种植肿瘤模型制作的完善及综合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进一步完善兔VX2肝种植肿瘤模型的制作,比较种植肿瘤的CT、MRI及DSA影像表现,评价各影像检查对瘤体显示的优越性.方法 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前期实验12只,后期实验24只),采用动物后肢皮下注射接种传代保存瘤种.模型前期制作采用包埋法接种,后期采用针头注入法接种于兔肝左叶,并于术前1 d及术后1、3 d、1、2周检查肝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接种2周后行CT、MR成像,随后行经股动脉肝动脉超选择DSA及纳米磁性粒子介入治疗.结果 前期实验肿瘤种植成功率66.7%,后期实验种植成功率100%.术后ALT、AST有一过性增高,无统计学意义;BUN、Cr无明显变化.术后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强化不明显,境界清晰;MR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EPI序列T2WI呈略高信号影;DWI成像见高亮信号影,显示清晰;介入术中DSA造影可见肝左叶孤立的丰富血管肿瘤,供血动脉增粗,经超选择注入纳米磁性粒子,肿瘤内密度明显增高.结论 兔VX2肝种植肿瘤模型是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VX2瘤粒针头注入法较包埋法成功率更高,其建立过程对兔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CT平扫增强,MR平扫,EPI序列及DWI成像对于肿瘤的影像评价互有优势,EPI及DWI成像可更灵敏地显示肿瘤,DSA可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供血及肝内有无转移.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C)患者门静脉血栓(PVT)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 性分析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且完成随访的 HBC 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 符合条件的 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 PVT 分为发生 PVT 组和未发生 PVT 组,分析 HBC 患者 PVT 发生的影 响因素及抗凝治疗的效果。结果:86 例 HBC 患者中,有 17 例发生 PVT,占比 19.77 %;17 例 PVT 患者均行抗凝治疗,其 中 6 例血栓部位完全再通,占 35.29 %,8 例血栓部位部分再通,占 47.06 %,3 例治疗无效,占 17.65 %;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两组脾脏切除史、血小板(PLT)计数、上消化道出血史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脾脏切除史、上消化道出血史、PLT 计数较高是 HBC 患者 PVT 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脾脏切除史、上消化道出血史、PLT 计数较高是 HBC 患者 PVT 发生的影响因素,抗凝治疗可能有助于促进并发 PVT 患者血栓溶解,促进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后残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4例单纯手术切除组(对照组)的肿瘤组织和22例TACE术后Ⅱ期手术切除组(TACE组)残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第Ⅷ因子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MVD。结果TACE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90.9%,对照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66.7%,二者间统计学检验显著性差异。TACE组微血管密度(MVD)大于30为90.9%,对照组MVD值大于30为50.0%,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颈癌TACE后残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升高,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TACE可能促进了残癌组织中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