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5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手术治疗的成人CSCIWOFD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X线或CT检查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2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2例,第2、3颈椎阻滞椎1例,颈椎退行性改变15例。颈椎MRI示脊髓水肿15例,脊髓出血或血肿7例,脊髓软化或空洞6例;颈椎间盘损伤突出26例,其中单节段9例,两节段12例,多节段5例;前纵韧带损伤4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18例,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联合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入院时和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28例随访时间6~87个月,平均34.4个月。患者脊髓功能ASIA分级:入院时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16例,E级0例;末次随访时A级2例,B级0例,C级2例,D级20例,E级4例,其神经系统症状较入院时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对于成人CSCIWOFAD,根据其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成骨细胞对载荷的反应在骨细胞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不同载荷作用下成骨细胞的力学反应,可从细胞学水平了解骨重建的机制。目的:分析低频振动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基质分泌的影响。设计:对比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2-01/12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实验室完成。取成人的髂骨松质骨,获得人成骨细胞。方法:将获得的人成骨细胞在培养48h后,施加0.1,0.2,0.5,2和5Hz的低频微振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状况,通过化学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低频振动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分泌的影响。②流式细胞仪检测低频振动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加载0.2和0.5Hz振动可使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P<0.01),5Hz振动则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0.1和2Hz振动后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加载0.2和0.5Hz振动的成骨细胞,S期细胞从10.40%增加至12.45%和16.12%,增殖指数从20.14%增加到26.21%和28.75%;5Hz使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至13.22%(P<0.05);0.1和2Hz低频振动则显示对细胞增殖指数无明显影响(P>0.05)。③加载0.2和0.5Hz振动可明显增加成骨细胞骨钙素分泌量至1.87μg/L和2.47μg/L(P<0.05),加载2和5Hz振动相应降低骨钙素分泌量(P<0.05)。而加载0.1Hz对骨钙素分泌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0.2~0.5Hz的低频振动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活性物质分泌,对低频振动应用于骨折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应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获随访15~52个月,平均35个月。ODI术前评分为(24.00±10.52)分,末次随访时为(6.94±5.53)分(P<0.001);VAS评分术前为(7.89±0.90)分,末次随访时为(1.11±1.08)分(P<0.001);JOA评分术前为(7.33±5.18)分,末次随访时为(23.17±3.15)分(P<0.001)。动态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前为(11.48±1.70)mm,末次随访时为(10.85±1.32)mm(P>0.05);椎间孔高度术前为(20.95±3.12)mm,末次随访时为(21.86±2.23)mm(P>0.05);ROM术前为(3.71±2.24)°,末次随访时为(2.72±1.90)°(P>0.05)。结论应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融合节段均顺利获得融合,动态固定节段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急性脊髓损伤后并发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并发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间我科共收治358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其中121例(33.8%)发生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对其中8例重度低钠血症(血清钠<120mmol/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5~51岁,平均36岁,均因车祸或高处坠落致伤,7例为颈脊髓损伤,1例为胸髓损伤,均为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A级),2例合并有轻度闭合型颅脑损伤。平均出现低钠血症时间为伤后(5.7±1.8)d,最低血清钠浓度为(111.6±4.0)mmol/L,出现低钠高峰时间为伤后(8.1±2.0)d,低钠持续时间(20.9±5.9)d。8例均给予深静脉插管,行中心静脉压监测。6例经限水、补钠等治疗后低钠血症纠正,2例低钠血症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合并有肺部感染。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易并发低钠血症,由于其症状隐匿,常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重度低钠血症,治疗非常棘手,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NO)对骨关节炎(OA)滑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OA患者滑膜细胞培养,收集不同分组[空白组、脂多糖(LPS)组、氨基胍(AG)组、LPS+AG组]的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其NO、TGF-β含量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LPS诱导下.滑膜细胞增加NO的表达,而TGF-β表达下调,AG可以抑制NO的表达,提高TGF-β的表达,NO与TGF-β存在负相关.结论 NO抑制OA滑膜细胞TGF-β的表达,TGF-β可能是OA的一种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一种可局部植入的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以及成骨性能的新型材料并验证其缓释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方法使
用乳化溶媒挥发法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并将其与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结合制备成
一种新型的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分别观察微球以及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缓释性能。通过在成年雄性SD大鼠的肌袋模型中
植入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来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局部药物浓度以及血药浓度,通过血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评价复合
抗结核支架材料的体内安全性。结果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56.05±5.33)%和
(29.80±2.88)%。在第28天微球和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19±5.40)%和(82.23±6.28)%。局部植入抗结核
复合支架材料后药物缓释效果令人满意,在术后第28天局部药物浓度仍可达到(16.18±0.35)μg/g。血浆生化指标提示局部植
入抗结核复合支架材料后会出现一过性肝损伤,肝脏病理切片的结果显示在第28天肝损伤基本得到完全修复。结论利福平-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结核局部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缓释
效果以及生物相容性,能弥补传统抗结核疗法局部药物浓度过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采供血成为一个专业行业是近20年的事情,近10年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国债投资建设项目对采供血机构的支持,将其发展速度快速提升。采供血专业发展速度之快、效果之好、水平之高,是卫生系统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目前河北省采供血工作的机构设置、建筑面积、人员配置、仪器设备、管理能力、技术水准、服务水平与10年前相比,变化巨大。从河北省采供血近年的发展,可视全国采供血发展之迅速,笔者将河北省近10年来采供血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利用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外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方法 利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仪,在创缘周围探测腓动脉发出的穿支,以其中最合适的穿支为旋转点及血管蒂,沿腓浅神经轴线切取穿支蒂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外踝部伴有肌腱及骨外露的创面。 结果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0~45岁,平均32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 cm×5 cm~7 cm×11 cm;皮瓣切取面积为4 cm×6 cm~8 cm×12 cm。皮瓣存活良好,颜色正常,修复效果好。平均随访两个月,患者步态正常,无疼痛,但其中2例患者抱怨小腿外侧区及足背有麻木感。 结论 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适于修复外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一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蒂皮瓣相结合的优良皮瓣。  相似文献   
9.
退变腰椎软骨终板细胞生物学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人腰椎软骨终板细胞的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性状,探讨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因素.方法 取腰椎退变和未退变终板软骨细胞,在加10%灭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建立体外终板软骨细胞培养模型,采取HE染色、绘制细胞生长曲线、Annexin-V/PI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al-time PCR等方法,对细胞形态、活力、生长情况、凋亡、及软骨细胞基质合成进检测.结果 软骨终板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培养;终板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及细胞表型类似关节软骨,有Ⅱ型胶原表达.退变软骨终板较未退变软骨终板活性及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Ⅱ型胶原合成减少.结论 体外成功培养了人腰椎终板软骨细胞,并证明了退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增加,而活性降低,基质合成减少.该研究也为进一步研究终板软骨的生物学性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大鼠三种不同脊柱融合模型的优越性及融合率。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行椎体间(有内固定)、后外侧路(横突间)、椎体间(无内固定)三种不同术式的脊柱融合,3周、6周后进行手法触诊、X线评价、组织学观察,对三种融合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3周时椎体间(有内固定)融合组、横突间融合组和椎体间(无内固定)融合组均未出现融合;6周时椎体间(有内固定)融合率为40%、横突间融合率为40%、椎体间(无内固定)融合率为20%。 结论 椎体间(有内固定)及后外侧路(横突间)融合均有良好的植骨床,局部相对稳定,手术相对简单易行, 且术后并发症少,是骨替代材料等等具有成骨性或骨诱导性的移植物或药物能否提高脊柱融合率适用的一种动物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