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内/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47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7(4~9)岁;体质量22(14~38)kg。经心脏超声心动图及心脏造影明确诊断,需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TCPC)手术。结果全组无早期死亡。术后平均肺动脉压16(12~20)mm Hg,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4(7~97)h。主要并发症为顽固性胸腔渗出7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反复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前末梢经皮血氧饱和度85%~96%(92.6%±3.3%),心脏彩超显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压差为0~2 mm Hg。患者随访1~7年,失访3例,1例肠道营养丢失、反复胸膜腔积液,治疗无效,术后4年死亡;4例反复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者,术后1年内反复发作,长期服用可达龙,目前已经停药28个月,未复发。生存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活动耐量良好。结论改良的心内/心外管道TCPC兼容了心内隧道、心外管道TCPC两者的优点,手术操作简便,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生理性矫治,近期、中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心房收缩功能对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57例孤立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是否缺失,分为A峰缺失组(A组,20例)和A峰存在组(B组,37例)。其中A组年龄(56.32±17.18)岁,女5例;B组年龄(60.33±11.22)岁,女17例。两组均行胸腔镜辅助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记录术前、术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变化。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26(24.3±8.8)个月。A组术后房颤复发率高于B组(20.0%vs.2.7%,P0.05)。全组术后6个月LAD及LVEF较术前改善(P0.05),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房机械收缩功能受损与孤立性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有关,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缺失可能是孤立性房颤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多学科联合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提高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救治成功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通过胸腹联合切口阻断瘤体近远端和自体血回输等技术,救治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12例。结果术后存活8例,手术成功率为67%。2例在术中因休克时间过长而死亡。另2例在术后两周内因并发肾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结论 对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及早诊断并手术、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尽量回输自体内、减少异体血输注量,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新型矫形钢板治疗成人漏斗胸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矫形钢板治疗190例成人漏斗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39例,年龄18~45(21.80±3.96)岁,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对术前术后的Haller指数及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0例患者矫形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其中12例因凹陷范围大,置入2根钢板。术后气胸7例,其中2例经胸腔穿刺抽气一次后痊愈,5例为少量气胸,无需特殊处理。5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予清创后痊愈。术后2例因局部应力过大出现钢板移位,再次手术后效果良好。手术时间36~65 min,术中失血量5~20 ml。术后住院时间4~7 d。Haller指数及肺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结论应用新型矫形钢板治疗成人漏斗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正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相关死亡率中居首位,其中8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尽管近年来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NSCLC的5年生存率仍然只有10%~15%[1]。自上个世纪90年代,肺癌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研究不断发展,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18号、19号以及21号外显子敏感突变)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与治疗结果进行总结,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5.4±8.7)岁。瘘口起始于左前降支7例,右冠状动脉13例,双侧冠状动脉1例,左主干1例,钝缘支1例;瘘入肺动脉16例,右心室5例,右心房2例。12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1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手术方法包括:心外带垫片缝扎、心内褥式缝扎、心内垫片修补瘘口、心内缝扎+心外修补等。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CPB时间(78.6±7.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9.0±5.9)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自觉症状消失,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良好,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异常。无远期死亡,无心肌缺血及残余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I生冠状动脉瘘一旦明确诊断均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病理特点、有无心内畸形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骨骼化或带蒂游离乳内动脉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心胸外科采用骨骼化(n=77)或带蒂(n=85)游离技术获取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LIMA均端侧吻合到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分析两组患者的LIMA获取时间、术中LIMA桥血流量、术中LIMA桥搏动指数PI、术后前3天每日胸腔引流量及术后随访1年时的LIMA桥通畅率。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LIMA至LAD 的冠脉旁路移植手术。骨骼化组获取LIMA的时间略长于带蒂组(33.8±4.7 min vs 26.6±4.1 min,P<0.05);但骨骼化组术中LIMA桥血流量明显优于带蒂组(36.9±20.1 ml/min vs 28.6±17.2 ml/min,P<0.05)而两组术中LIMA桥搏动指数无明显差异(3.1±1.2 vs 2.9±0.8,P>0.05)。骨骼化组术后前三天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带蒂组(P<0.05)。术后随访到1年时的LIMA桥血管通畅率为100%。 结论:骨骼化游离乳内动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近中期效果满意。与带蒂游离乳内动脉相比,骨骼化组术中LIMA桥血流量更好,术后早期胸腔引流量也更少,但骨骼化组获取LIMA的时间略长。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早期心房颤动 (AF)的易患危险因素 ,回顾分析 81例单纯CABG病人的年龄、合并症、左房和左室大小、术前心功能、手术方式、血管桥数目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术后AF发生的关系 ,并总结药物及电复律转复AF的效果。结果 :术后早期AF发生率为 2 3.5 % ,AF病人术后ICU监护时间延长 ;单因素分析表明高龄 (≥ 6 5岁 )、移植血管桥数目及术后并发症与AF发生密切相关 (P =0 .0 1,0 .0 0 2 ,0 .0 0 1)。Logistic回归表明术后并发症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0 9,B =1.73,OR值为 5 .6 5 )AF总转复率为 81.3% ,电转复 2例 ,药物转复 11例 (78.6 % )。结论 :增龄、移植血管桥数目增多及出现术后并发症是CABG术后早期AF的易患危险因素 ,药物及电复律能有效转复术后AF。  相似文献   
9.
基于真实心脏二尖瓣腱索结构,利用仿生学类比方法提出整体三螺旋人工腱索等效替代模型,应用ABAQUS对其进行模拟拉伸测试,并与真实拉伸试验下猪心二尖瓣腱索(边缘腱索、基底腱索与支撑腱索)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此等效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三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与实际试验中的平均最大应力一致,且相应腱索种类的拉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相符。本研究提出的三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接近于真实腱索特性,可缓解二尖瓣膜上应力集中现象,为人工腱索材料的结构改进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仿真过程对有限元模拟生物软组织拉伸性能模块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章斌  梅举  张宝仁  顾俊彦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1):1150-1152
目的 :构建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重组腺病毒粘粒载体。方法 :抽取人胎脑组织mRNA ,经RT PCR获取aFGF基因 ,测序后将其插入腺病毒粘粒载体pAxCAwt的SwaI位点。结果 :RT PCR合成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后证实为aFGF基因 ,酶切结果显示 ,aFGF腺病毒重组粘粒 (pAxCAwt aFGF)中aFGF的插入方向正确。结论 :构建的aFGF腺病毒重组粘粒 (pAxCAwt aFGF)可用于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的研究中 ,为心肌缺血区促血管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作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