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比较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学因素间的差异.方法 以在5家医院急诊室诊治的232例自杀未遂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有精神障碍组(105例)和无精神障碍组(127例),比较两组间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应付方式和行为的冲动攻击性等.结果 有精神障碍组平均年龄大于无精神障碍组[(37.9±l4.5)岁,(32.9±13.3)岁,t=2.710,P=0.007];女性所占比例较低(65.7%,81.1%,x2=7.099,P=0.008);自杀意向强度较高[(7.1±2.8)分,(4.8±2.3)分,t=6.498,P=0.000].有精神障碍组健康状况、抑郁、焦虑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健康量表、冲动性及各因子的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付方式因子评分低于无精神障碍组,自责的应付方式因子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均P<0.05).结论 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具有不同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学特征,精神疾病在自杀行为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更大,自杀强度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予以扎来普隆5~10mg/d,对照组予以佐匹克隆7.5~15mg/d,两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S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研究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81.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分析显示扎来普隆较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头昏、口苦、恶心、头痛等,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其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应付方式问卷(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8例失眠症患者和75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测评.结果 (1)失眠症组SCL-90总均分(失眠组1.72±0.56,对照组1.41±0.37)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阳性项目数及阳性项目均分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失眠组35.67±5.14,对照组37.53±4.62)、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应付方式中的自责、幻想和退避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失眠症组EPQ的神经质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为不稳定个性,缺乏社会支持,面对压力情景时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5.
全程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各58例,其中脱落7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全程综合干预措施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所有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结束时,干预组的BPRS、NOSIE-30中的总消极因素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而NOSIE-30总分、总积极因素及G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结论:全程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其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AS)、应付方式问卷 (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78例失眠症患者和 75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测评。结果 ( 1)失眠症组SCL 90总均分 (失眠组 1.72± 0 .5 6,对照组 1.41± 0 .3 7)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阳性项目数及阳性项目均分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2 )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 (失眠组 3 5 .67± 5 .14 ,对照组 3 7.5 3± 4.62 )、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应付方式中的自责、幻想和退避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3 )失眠症组EPQ的神经质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多为不稳定个性 ,缺乏社会支持 ,面对压力情景时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自杀未遂患者自杀行为中的作用,为制订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WHO健康问卷、生命质量、Beck抑郁和焦虑问卷、Braatte冲动问卷和Buss攻击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应付方式等问卷对在急诊室留观诊治的132例自杀未遂患者和按1:1匹配筛选的躯体疾病对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杀未遂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差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17.07±3.07)分和(9.76±7.11)分;对照组(13.42±3.31)分和(17.08±3.81)分,均P<0.05],Beck抑郁和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15.22±11.22)分和(27.87±7.24)分;对照组(6.87±6.36)分和(26.22±5.44)分,均P<0.05];自杀未遂患者的冲动性和攻击性高于对照组[自杀未遂组( 87.67±20.08)分和(73.74±19.61)分;对照组(73.34±14.54)分和(63.78±16.44)分,均P<0.05];社会支持利用评分低于对照组[(6.53±1.84)分和(7.78±1.72)分,P<0.05];自杀未遂组患者自责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3.42±2.44)分和(2.35±2.04)分,P<0.05],而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等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受教育年限、生命质量、健康状况、Beck抑郁评分、冲动性评分、合理化、支持利用度、计划性评分、躯体冲动、愤怒等11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自杀未遂者的健康状况、生命质量、焦虑抑郁、冲动和攻击性人格特征,以及不同的应对方式在自杀行为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lt;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验证MRSS在国内使用的可行性。 方法 使用MRSS、SDSS、SRCP和QOL问卷同时测定623名社区中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分别于首次评定1、2个月后各重测一次;计算量表总分、各分量表分及平均减分率;对照SDSS精神残疾分级评定结果,确定残疾分级界限分范围,并作相关性分析。同时对MRSS的同质信度、重测信度和评定员一致性予以统计分析。 结果 MRSS各项品质功能良好。 结论 MRSS作  相似文献   
10.
隐匿性抑郁症58例误诊分析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72151]柳群方,王健,陈洪,王培胜隐匿性抑郁症自1972年瑞士国际会议统一命名以来,受到了精神科医生普遍的重视。但由于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其他科就诊[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